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1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嗣氏,《風俗通》云:「衛嗣君後,唐神策將嗣光審。」 羲氏,《風俗通》云:「堯卿羲仲之後。」 獻氏,《風俗通》云:秦大夫有獻則,見《戰國策》。

紹充符。

紹氏見《姓苑》《韓子》「宋有紹積昧。」 充氏,出《周官》充人之後。《孟子》弟子充虞,《急就篇》注,「古仙人充尚之後」 ,見《史記封禪書》。符氏,魯頃公之孫雅,仕秦為符璽令,因氏焉,瑯邪人。後漢有符融,《藝文志》符載,《唐忠義傳》符令奇。

懿閔騫。

懿氏,《左傳》「陳有懿氏」 ,衛有懿氏,因姓以名城。《秦錄》有懿橫,後秦吏部郎。閔氏。魯閔馬父。閔損,漢閔仲叔堪。林純業貢。閔鴻,後魏閔弼。閔湛,唐閔頊。騫氏,閔子騫之後。後漢騫宏,《吐谷渾》視熊博士騫包,唐相騫味道,《集賢注記》:處士騫無哲。

偉,《黔婁》。

偉氏。後漢有光祿勳偉璋。黔氏,《呂氏春秋》「黔如作慮首。」 《禮記》:「齊黔敖。」 《列女傳·藝文志》:齊隱士黔婁,齊威王臣有黔夫。後漢方與人黔陵。婁氏,邾婁國之後。又遂國有工婁氏。漢有婁敬、婁發。《唐·世系表》:出姒姓,夏少康裔孫東樓公封杞,子孫食邑於婁,因以為氏。後漢元儒先生婁壽。又後魏改伊婁、匹婁、一那婁氏為婁氏,有婁悅。北齊有婁昭定遠,唐有婁師德。《五代》婁繼英,宋婁機。

《仰閎散》。

仰氏,見《姓苑》。《呂氏春秋》:舜時仰延益瑟八絃,為二十三絃。吳越有寧國節度使仰仁詮,宋仰忻,以孝稱。閎氏,《急就篇》注云:「本周之閎人。一云周閎夭之後。」 漢佞幸有閎孺。散氏。《古今人表》:女皇,堯妃散宜氏,女複姓也。周有散宜生書。注:「散氏,宜生名。」

《欽雋疏》。

欽氏,見《姓苑》。雋氏,漢有雋不疑、雋舍。疏氏,漢有疏廣、疏受,亦作「疏。」 《後漢·黨錮傳》有疏耽,廣曾孫孟達自東漢避難元城去,疏之,足為束氏。

養吾真。

養氏,楚邑名以為氏。有養由基,鄧有養甥。《後漢·五行志》:「養奮字叔高。」 又《孝子傳》:吾氏,漢有廣陵令吾扈,吳有吾粲,晉有吾彥。真氏,漢有太尉長史真祐,太醫令真欽,《北史》:百濟大姓有真氏,宋真德秀,本慎氏,避諱改。

遂《昔初》。

遂氏,《左傳》「舜之後封遂國,在濟北。」 四族有須遂氏,漢有遂義。昔氏,漢有烏傷令昔登,唐有《登科記》昔安仁。昔豐初氏,見《姓苑》。宋有初暐,初虞世。

卑管晏。管一作筦

卑氏《風俗通》:「鄭卑諶之後。」 漢北平太守卑躬,議郎卑整。《史通》:西域人有卑氏。魏有遼東將卑衍。管氏、周文王子管叔之後。齊有管至父、管夷吾、管于奚、管修、管穆。《戰國》齊有管燕,魯有管周父。楚有筦蘇。漢有筦路,魏有管寧、管輅,後魏管恬,宋管師仁、師常。晏氏、齊公族有弱嬰、圉父、戎氂。漢有晏稱,唐晏封,宋晏殊敦復。

訾孫、吳。

訾氏。《國語》:「晉范宣子家臣訾祐,漢有樓盧侯訾順,後漢訾寶,宋有訾虎。」 《河東將。姓苑》:「齊人。本祭氏。唐有訾亮、訾嘉珍,桂州有訾家洲,見柳文。」 孫氏、「衛武公子惠孫曾耳為衛上卿,因氏焉。有良夫林父,楚有孫叔敖,齊有孫書、孫臏,吳有孫武,漢孫寶,魏孫該,晉孫楚綽,唐孫思邈、逖樵,宋孫何覺。」 洙。吳氏、周太王子太伯封吳,其後為氏。魏有吳起,漢有吳芮、吳公,漢良祐雄,晉隱之,唐兢融,宋吳育、充奎、遵路棫芾,趙孟姚吳,《廣韻》:「舜之後。」 《史記索隱》:「舜後封虞。」 虞、吳音相近,故舜後亦姓吳。

《洛中程》。

洛氏,南涼洛肱,後魏有宦官洛,齊虎賁洛子,淵中氏。《呂氏春秋》:中尚,魏公子牟之後。魏得中山以邑之。《風俗通》:漢少府中京。《戰國策》:秦有中期。《史記》:中旗。程氏,本重黎之後。周有程伯休父,因為氏。又晉程鄭,荀驩曾孫程季之子。又有程嬰。《韓詩外傳》:齊程本子。秦程邈,漢程不識,《貨殖傳》程鄭。魏程昱,後魏程駿,吳程普,唐程知節、异、務、挺、《千里晏》,宋程琳、顥、頤、迥、《大昌瑀》。

眉山蘇。

眉氏,《少儀外傳》有眉浩山氏。周有山師之官,掌山林,後以官為氏。一云烈山氏之後。晉有七輿大夫山祈。王莽封山遵,奉皋陶後。《列仙傳》:山圖,隴西人。後漢山冰、山昱,晉山濤簡遐,宋山謙之後。魏有山偉、唐山行章,又複姓大山稽,黃帝師蘇氏,己姓昆吾之後。蘇忿生為周司寇,後為氏。戰國蘇秦代厲。燕有蘇射,秦有「蘇涓,漢有蘇意、蘇建、蘇武,後漢蘇章,魏蘇則,西魏蘇綽,北齊蘇瓊」 ,《列仙傳》蘇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