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1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蔣信。」

按《名山藏臣林記》:金忠,故名也先土干,以黠桀自豪。 成祖末年,親征阿魯台。阿魯台聞大兵來,悉鳥獸散, 獨也先土干率妻子部屬來附。上得也先土干,大喜, 慰勞之,賜之酒饌。也先土干叩頭呼萬歲,退語所親 曰:「大明皇帝真吾主也,舍此何適哉!」上思所以旌異 也先土干,以風示外國,封也先土干忠勇王,賜姓名 曰《金忠》,宴坐侯之下、伯之上,御前珍羞,悉輟予之。宴 罷,復輟予御用金杯等物而遂班師。《忠》之來附也,其 甥《把台》從之來,亦封《忠勇伯》,賜姓名《蔣信》。

按《明外史金忠傳》:「忠,蒙古王子也先土干也,素桀黠, 為阿魯台所忌。永樂二十一年,成祖親征漠北,至上 莊堡,率妻子部屬來降。時六師深入,寇已遠遁。帝方 恥無功,見其來歸,大喜,賜姓名,封忠順王。」

英宗正統十年賜哈喇姓名為毛忠

按《明外史毛忠傳》:「忠字允誠,初名哈喇,西陲人。膂力 絕人,善騎射。正統三年,從都督蔣貴征朵兒只伯,先 登陷陣,大獲,擢都指揮僉事。十年,以守邊勞,進同知, 賜今姓。」

天順元年賜脫脫孛羅姓名為和勇克羅俄領占姓名為羅秉忠

按《明外史和勇傳》:「勇初名脫脫孛羅,和寧王阿魯台 孫也。阿魯台既為瓦剌脫歡所殺,子阿卜只奄窮蹙, 款塞來歸,宣宗授以左都督,賜第京師。卒,勇襲指揮 使,帶俸錦衣衛,積功至都督僉事。天順元年,詔加同 知,賜姓名。」按《羅秉忠傳》,「秉忠初名克羅俄,領占沙 州衛都督僉事,困即來子也。兄喃哥既襲父職,英宗 復」命秉忠為指揮使,協理衛事。既而喃哥率千二百 人內徙,詔居之東昌、平山二衛,給田廬什器所,以撫 恤甚厚。喃哥卒,秉忠為都指揮使,代領其眾。英宗蒙 塵,塞上多警,擢秉忠都督僉事,率所部援勦。積戰功, 至左都督。天順初,始賜姓名。

武宗正德四年賜義子十五人國姓

按《名山藏典謨記》:「正德四年十一月,予冒國姓稱義 子者朱鐸等十一人為錦衣衛百戶,朱璽等四人為 所鎮。」

正德七年,賜「義子」百二十七人「國姓。」

按《名山藏典謨記》:「七年九月,賜義子百二十七人,國 姓則永壽伯朱德,都督朱寧、朱安為之首,其次朱國、 朱福、朱剛,皆至都督。最下鎮撫,旗舍列籍,錦衣騰驤 諸衛,蓋皆中官廝養,市井桀黠,偶悅上心,遂蒙收賜。 而朱採、朱靜、朱滿、朱恩、朱規五人者,來自外國,得幸 於上云。」按《臣林雜記》:「錢寧者,本鎮安人。太監錢能 鎮」守雲南,寧幼鬻為家奴。能死事劉瑾專順,因得見 武宗,能左右手拓弓,武宗悅之,賜國姓為「義子。」冒功 陞錦衣正千戶,累陞後府左都督,常掌錦衣事。 按《明外史裴德傳》,德不知何許人,亦不詳其姓,初為 太監裴氏廝養,因冒姓裴。歷官錦衣指揮僉事,有寵 於武宗,賜國姓為「義子。」

按《續文獻通考》:「正德七年,都督錢寧、錢安、許國,賜朱 姓,又賜都督朱福、朱剛,都指揮朱謙、朱春、朱翥、朱增、 朱斌、朱政、朱海、朱岳、朱昇、朱晟、朱彪、朱鏞、朱鈁,指揮 千百戶、鎮撫旗舍朱欽等百二十人姓。」

正德九年,賜「義子」江彬等國姓。

按《名山藏典謨記》:九年八月,上設東西兩官廳禁中, 視團營練兵焉。以太監張忠領東,邊將許泰領西。復 設勇士營,領以神周、劉暉,皆賜國姓,為義子四鎮兵, 號「外四家。」復使江彬兼統之。上自領中官善騎射者 為一營,曰中軍按《臣林雜記》:「江彬者,宣府人,初為 蔚州衛指揮使。正德中,武宗好兵事,左右言:京營軍 多脆弱,而邊將精悍驍健,請令京邊二軍踐更出入。」 於是錢寧言彬於上,上召見彬。彬為人黠悍,狠忍談 兵,上前高自稱詡。上悅之,以為左都督,賜之國姓,留 侍豹房同臥起。彬時以武事歆上,請調遼陽、宣府、大 同、延綏四路軍入操西內教場,上戎服臨觀之,砲銃 之聲不絕。中禁或時為角觝戲,手搏虎圈,人號「邊軍」, 為「外四家。」其軍悉縱橫恣睢市井間,都人苦焉。彬言 上,請創西官廳,上以彬為提督。彬乘上喜,益言萬全 都指揮李琮、陝西都指揮神周勇略,得召入豹房,亦 賜國姓為「義兒。」

正德十二年,賜「許泰、張、洪」國姓。

按《名山藏典謨記》:「十二年六月,賜後軍左都督許泰 前軍右都督張洪國姓。」

按《明外史許泰傳》:「泰充副總兵,協守宣府。正德六年 七月,調邊兵勦賊,泰與郤永、江彬俱在行。明年九月, 賊平,進署都督同知,遂留邊兵不遣,與彬日侍上左 右,賜國姓,大得恩寵,歷遷至左都督。十三年冒應州 功,封安邊伯。」按許泰賜姓已見九年恐有一訛 正德十三年,賜「群小」「十一人國姓。」

按《名山藏典謨記》:「十三年五月戊申,賜群小賜姓者 朱山等十一人,俱為錦衣衛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