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7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中有雙黃鵠,飛鳴諧匹儔。驚風揚洪波,散失焉能求。 雌雄相背飛,影響日以遒。鳧騖豈不多,嗟哉非我仇。 願言樹萱草,以解心煩憂。

煩憂動我神,悲歌仍躑躅。鬱鬱道旁柳,垂蔭昔何綠。 嚴霜日夜寒,枝葉不復屬。四時相推斥,變化一何速。 俗子騖聲華,世儒矜結束。立身多所乖,年命傷局促。 子其愛《景光》,抱道在《白屋》。

《別曹仲禮》
前人

與君一為別,晷度逝不停;奄忽二十載,親串日以零。 短者已物化,存者非壯齡。況復異鄉縣,散處如晨星; 但言長相思,豈意今合并。顏鬢各已改,不易惟茲情。 孤鴻號朔風,黃鳥聲嚶嚶;飛鳥戀儔匹,況乃稱友生。

其二

別子大河側,見子長江濱。對面但疑嘆,含意慘莫陳。 豈無親知歡,念此同袍人。扳留不須臾,羲陽忽以淪。 奮身思繫日,天路邈無因。安能附高翮,一舉摩青旻。 飽者豈念饑,貴者羞賤貧。薄終古所尢,交誼貴在伸。 故心苟不移,何必會合頻。慷慨即長路,無為兒女仁。

其三

中夜起相送,白露塗我襟。低頭惜分手,舉頭傷辰參。 斗酒良不薄,對之不能斟。唧唧草間蟲,助我揚悲吟。 為君拭綠綺,彈作清商音。物理關人情,淚下不可禁。 《谷風》刺《小怨》,孔公贊同心。延陵輕寶劍,高義垂至今。 親交信不薄,先民良可欽。

其四

泠泠山下澗,重重山上松。粼粼。澗中石瑟瑟,松上風。 波逝石不俱,颷奔松莫從。物理相倚藉,動息難可同。 與君游宛雒,矯若雙飛龍。中道悵相失,末路欣此逢。 既逢不須臾,去復當嚴冬。霜霰集衡軛,虎豹啼林叢。 子其慎桑榆,勞謙以令終。

《送友游武夷》
陸俸

「秋來天外結幽期,一月看山到武夷。」石壁負舟仙去 後,天風吹袂獨吟時。花深九曲煙霞寂,月出千峰猿 鳥悲。我亦江湖從孟浪,聞君長往不勝思。

《發茶陵別諸親舊》
張治

行行離故里,洒淚別交親。明發過湘水,應為更遠人。 雨侵山樹曉,花落暮江春。何事懷簪組,風塵白髮新。

《春夜別友人》
蔡羽

晚山橫酒馬蹄輕,寂寂都門獨聽鶯。閣上花枝驚夢 短,雨中春草伴愁生。江窮吳楚東流壯,曲盡《巴渝》雙 燭明。不是新年無柳折,長條留取繫離情。

《行至車騎關河南界盡處與親知別》

高叔嗣

山河未可盡,行處與春長。驛路沙俱白,關門柳欲黃。 親知還自反,離別各相望。且緩征車發,中心戀故鄉。

《十六夜祖董生北行》
黃甲

《江南》今夕月,清光猶似昨。君行背鴈飛,明日堪誰酌? 孤情月正中,照汝顏如削。願君霜樹年,臨風遠摧薄。

《江上留別友人》
皇甫涍

風蓬去未已,煙蔓復牽情。分鴻下林影,別鶴上琴聲。 征艫惜潮便,祖酌畏尊傾。離亭有青草,空識「《合歡》名。」

《楓橋舟中與子循別》
前人

「落日下離津,江天引望頻。黯然對尊酒,惜爾向風塵。」 白海迷來鴈,清霜畏旅人。從知比柯葉,信是共沈淪。 政理操刀暇,交情贈縞新。班荊懷雨露,投璧謝淄磷。 阮籍窮途淚,平原世網身。何能亦漂泊,谷口正逢春。

《送汪汝玉守思南》
金·大車

謫宦從吾道,高名世所傳。陰山藏癘鬼,瘴水發蠻煙。 十口天邊寄,孤帆海上懸。中原萬餘里,後會是何年。

《江上送陳元甫還江西》
金·大輿

送君江上路,心逐斷雲飛。野飯投孤館,寒霜照客衣。 鳥衝黃葉下,潮帶白蘋歸。故國方兵火,山中晝掩扉。

《舟至辰陵磯與楚百戶等言別》
曾烜

江到荊湘兩派分,客情無奈況離群。爾從三峽迎春 水,我過重湖望楚雲。白帝至今啼蜀魄,蒼梧何處弔 湘君。孤舟夜向巴陵泊,一曲商歌不忍聞。

《初春夜集王元美宅餞別吳峻伯徐汝思袁履善三比部出使得杯字》
謝榛

共餞江南客,芳筵候月來。漏催詩草就,春報燭花開。 把袂終千里,論心更一杯。風人今夜聚,星使幾時回。 官舍遙聞笛,宮庭暗落梅。相看倍惆悵,殘雪照燕臺。

《秋夜烏給事宅言別》
前人

故人同此夜,離思且銜杯。古樹當庭合,流螢到席回。 燭花留我醉,諫草識君才。異日關河隔,秋鴻幾北來。

《志別》
張元凱

祖道一尊酒,涼風江上生。楓林一葉丹,秋動千山聲。 星離越溪水,雨散吳王城。我昔遊燕趙,居人送我行。 今我亦送客,酒盡淚欲傾。乃知送我者,掩袂多至情。

《楓橋與送者別》
前人

楓橋秋水綠無涯,楓葉滿樹紅於花。萬里之行纔十 里,闔閭城頭尚堪指。遊子尊前淚濕衣,離心已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