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3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更生,況叉猜忍,更居衡要。臣中宵九嘆,竊以寒心,實 願宸鑒早為之所。臣等潛伏閭閻,於茲六載,「旦號白 日,夕泣星辰,叩地寂寥,呼天無響。衛野納肝,秦庭夜 哭,千古之痛,何足相比。今幸遇陛下叡聖,親覽萬幾, 太后仁明,更撫四海,臣等敢詣闕披陳,乞赦冤毒。」書 奏,靈太后義之,乃引子熙為中書舍人。後遂剖騰棺, 賜叉死。

《北史賈思伯傳》:「思伯弟思同為青州別駕。清河崔光 韶先為中從事,自恃資地,恥居其下,聞思同還鄉,遂 便去職,州里人物為思同恨之。」

《薛辯傳》:辯五世孫端,大統十六年軍東討,相國李弼 為別道元帥,妙簡英寮,數日不定。周文謂弼曰:為公 思得一長史,無過薛端。弼對曰:「真才也。」乃遣之。 《竇熾傳》:魏廢帝元年,除原州刺史,甚有政績。州城北 有泉水,熾屢經游踐,嘗與寮吏宴於泉側,因酌水自 飲曰:吾在此州,唯當飲水而已。

《袁翻傳》:「翻弟子聿修在郎署之日,時趙彥深為水部 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彥深後重被沙汰,停秩,門 生藜藿,聿修猶以故情,音問來往。」

《北齊書王琳傳》:「琳為特進、侍中,會陳將吳明徹來寇, 帝敕領軍將軍尉破胡等出援秦州,令琳共為經略。 琳謂所親曰:『今太歲在東南,歲星居斗牛分,太白已 高,皆利為客,我將有喪』。又謂破胡曰:『吳兵甚銳,宜長 策制之,勿輕鬥。破胡不從,遂戰,軍大敗。琳單馬突圍, 僅而獲免。明徹進兵圍之,堰淝水灌城,城陷被執,明』」 徹殺之,傳首建康,懸於市。琳故吏梁驃騎府倉曹參 軍朱瑒,致書陳尚書僕射徐陵,求琳首曰:「竊以朝市 遷貿,傳骨梗之風;歷運推移,表忠貞之節。故典午將 滅,徐廣為晉家遺老;當塗已謝,馬孚稱魏室忠臣。用 能播美於前書,垂名於後世。梁故建寧公琳,洛濱餘 冑,沂州舊族,立功代邸,效績中朝。當」離亂之辰,總方 伯之任。爾乃輕躬徇主,以身許國,實追蹤於往彥,信 踵武於前修。而天厭梁德,上思匡繼,徒蘊包胥之念, 終遘《萇弘》之眚。洎王業光啟,鼎祚有歸。於是遠跡山 東,寄命河北。雖輕旅臣之嘆,猶懷客卿之禮。感茲知 己,忘此捐軀。至使身沒九泉,頭行千里。誠復馬革裹 屍,遂其生平之志;原「野暴骸,會彼人臣之節。」然身首 異處,有足悲者;封樹靡卜,良可愴焉。瑒早簉末席,降 薛君之吐握,荷魏公之知遇。是用霑巾雨袂,痛可識 之顏;回腸疾首,切猶生之面。伏惟聖恩博厚,明詔原 發,赦王經之哭,許田橫之葬。瑒雖芻賤,竊亦有心。琳 經莅壽陽,頗存遺愛;曾游江右,非無餘德。比肩東閣 之吏,繼踵西園之賓,願歸彼境,還修窀穸。庶孤墳既 築,或飛銜土之燕;豐碑式樹,時留墮淚之人。近故舊 王綰等已有論牒,仰蒙制議,不遂所陳。昔廉公告逝, 即淝川而建塋域;孫叔云亡,仍芍陂而植楸檟。由此 言之,抑有其例。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滄州 島上,獨有悲田之客。昧死陳祈,伏待刑憲。陵,嘉其志 節,又明徹亦數夢琳求首,並為啟陳主而許之。仍與 開府儀同主簿劉韶慧等持其首還於淮南,權瘞八 公山側,義故會葬者數千人。瑒等乃間道北歸,別議 迎接。尋有揚州人茅知勝等五人密送葬柩達於鄴。 贈十五州諸軍事、揚州刺史、侍中、特進、開府、錄尚書 事,諡曰「忠武王。」

《北史李義深傳》:「義深弟幼廉,累遷太僕、大司農二卿。 後主時,和士開權重,百寮盡傾,幼廉高揖而已。由是 出為南青州刺史。」

《周書趙貴傳》:「貴從賀拔岳平關中,賜爵魏平縣伯,邑 五百戶,累遷鎮北將軍、光祿大夫、都督。及岳為侯莫 陳悅所害,將吏奔散,莫有守者。貴謂其黨曰:『吾聞仁 義豈有常哉?行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朱伯厚、 王叔治感意氣微恩,尚能蹈履名節,況吾等荷賀拔 公國士之遇,寧可自同眾人乎』?涕泣歔欷,從之者五」 十人,乃詣悅詐降。悅信之,因請收葬岳,言辭慷慨,悅 壯而許之。貴乃收岳屍還,與寇洛等糾合其眾奔平 涼,共圖拒悅。貴首議迎太祖。

《蘇亮傳》:「亮少通敏,博學好屬文,善章奏。魏齊王蕭寶 夤引為參軍。後寶夤開府,復為其府主簿。從寶夤西 征,轉記室參軍。寶夤遷大將軍,仍為之掾。寶夤雅知 重亮,凡有文檄謀議,皆以委之。尋行武功郡事,甚著 聲績。」

《柳敏傳》:敏字白澤,河東解縣人。年未弱冠,起家員外 散騎侍郎,累遷河東郡丞。及文帝剋復河東,見而器 異之,乃謂之曰:「今日不喜得河東,喜得卿也。」即拜丞 相府參軍事,俄轉戶曹參軍,掌記室。

《趙善傳》:「善字僧慶,參朱天光為肆州刺史,辟為主簿, 深器重之。天光討邢杲及万俟醜奴,以善為長史。軍 中謀議,每參預之。天光為關右行臺,表善為行臺左 丞,加都督、征虜將軍。天光東拒齊神武於寒令陵,善 又以長史從。及天光敗見殺,善請收葬其屍,齊神武 義而許之。賀拔岳總關中兵,乃遣迎善,復以為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