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3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如。舉纖繳以下冥鴻,執定鏡而求西子,唯所指命,便 為丹青。若某者,又安可炫露短材,叨塵記室?鹽車款 段,徒逢伯樂而鳴;土鼓迂疏,恐致文侯之臥。承命知 沗,撫懷自驚。終無喻蜀之能,但誓依劉之願。未獲謁 謝,下情無任感激攀戀之至。謹啟。

《正長各舉屬官詔》
宋·曾鞏

蓋聞堯之治曰「百姓昭明」,舜之治曰「四門穆穆」,然則 當是之時,在位皆君子,其是非不惑可知也。故堯欲 釐百工,舜欲熙帝載,求可任者,皆訪諸四岳。因四岳 以命禹,又因禹以命稷、契;皋陶因群臣之僉曰,以命 垂、益;伯夷因伯夷以命夔、龍。其審官用賢,不自任其 聰明,而稽之於眾如此。然存於《書》,二帝所命者,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長也。至於屬官,則未有二帝 嘗命之者。其遺法之可考,則周穆王命伯囧為太僕 正,戒之曰:「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媚。其惟 吉士,則自擇其官之屬者,官之正長之事。」此先王之 成法也。漢魏以來,公府郡國亦皆自辟其屬,而唐陸 贄請使臺省長官自擇僚屬,蓋上下之體,相承如此, 以周天下之務,此古今之通理也。今朕董正治官,始 自三省,至於百工,皆正其名。夫使在位皆君子,而是 非不惑,此朕素所以厲士大夫也。故凡官之長貳,朕 既考擇而任之。尚書,政本也,自郎已下,用吏甚眾。其 令僕射左右丞尚書侍郎,各於其所部,員有未備,皆 舉二人以聞,朕將擇「而用之;其未用者,亦識其名以 待用。朕稽于古以正百官,稽於眾以求天下之士,其 勤可謂至矣。惟官之長貳之臣,皆朕所屬,以共成天 下之治,其尚體朕意。所舉惟公,以應朕之求;所陳惟 實,以嚴朕之詔。其得材失士,有司其各以等差,具為 賞罰之格,朕將舉而行之。賞吾不吝,罰亦無捨,非獨 搜揚」幽滯,庶幾為官得人,亦將以觀吾大臣之能,使 朕得與眾士大夫合志同心,以進天下之材,作則垂 法,行之於今,以詒後世,追於先王之成憲,無令唐虞、 有周專美於古,不其美歟?咨爾庶位,其諭朕意。

《潭州諭同官咨目》
真德秀

「某猥以庸虛,謬當閫寄,朝夕怵惕,思所以仰答朝廷 之恩,俯慰士民之望,惟賴官僚協心同力,庶克有濟。」 區區輒有所懷,敢以布於左右。蓋聞為政之本,風化 是先。潭之為俗,素以淳古稱。比者經其田里,見其民 樸且愿,猶有近古氣象,則知昔人所稱,良不為過。今 欲因其本俗,迪之於善,已為文諭告。俾興孝悌之行, 「而厚宗族鄰里之恩。不幸有過,許之自新,而毋狃於 故習。若夫推此意而達之民,則令佐之責也。繼今邑 民以事至官者,願不憚其煩而諄曉之,感之以至誠, 持之以悠久,必有油然而興起者。」若民間有孝行純 至,友愛著聞,與夫協和親族,賙濟鄉閭,為眾所推者, 請采訪其實,以上於州,當與優加褒勸。至於聽訟之 際,尢當以正名分、厚風俗為主。昔陳公襄為僊居宰, 教民以父義母慈、兄友弟恭,而人化服焉。古今之民, 同一天性,豈有可行於昔而不可行於今?惟毋以薄 待其民,民將不忍以薄自待矣。此某之所望於同僚 者也。然而正己之道未至,愛人之意不孚,則雖有教 告,而民未必從。故某願與同僚各以四事自勉,而為 民去其十害。何謂四事?曰「律己以廉,撫民以仁,存心 以公,涖事以勤」是也。何謂十害?曰斷獄不公,聽訟不 審,淹延囚繫,慘酷用刑,汎濫追呼,招引告訐,重疊催 稅,科罰取財,縱吏下鄉,低價買物是也。某之區區,其 於四事,敢不加勉!同僚之賢,固有不竢丁寧而素知 自勉者矣。然亦豈無當勉而未能者乎?《傳》曰:「過而不 改,是謂過矣。」又曰:「誰謂德難厲其庶。」而賢不肖之分, 在乎勉與不勉而已。異時舉刺之行,當以是為準。至 若十害有無,所未詳知,萬一有之,當如拯溺救焚,不 竢終日,毋狃於因循之習,毋牽於利害之私,或事關 州郡,當見告而商搉焉,必期於去民之瘼而後已。此 又某之所望於同僚者也。抑又有欲言者。夫州之與 縣,本同一家,長吏僚屬,亦均一體。若長吏偃然自尊, 不以情通於下;僚屬退然自默,不以情達乎上,則上 下痞塞,是非莫聞,政疵民隱,何從而理乎?昔諸葛武 侯開府作牧,首以集眾思廣忠益為先。某之視侯,無 能為役,然虛心無我,樂於聞善。蓋平日之素志,自今 一道之利病,某之所當知者,願以告焉;某之所為有 不合於理,有不便於俗者,亦願以告焉。告而適當,敢 不敬從!如其未然,不厭反復,則湖湘九郡之民,庶乎 蒙賜,而某也亦庶乎其寡過矣。敢以誠告,尚其亮之, 幸甚!

《諭州縣官僚》
前人

某昨者叨帥長沙,嘗以四事諭勉同僚曰:「律己以廉, 撫民以仁,存心以公,蒞事以勤。而某區區實身率之, 以是二年之間,為潭人興利除患者,粗有可紀。」今者 蒙恩起廢,再撫是邦。竊伏惟念,所以答上恩而慰民 望者,亦無出前之四事而已。故願與同僚勉之。蓋泉 之為州,蠻舶萃焉。犀珠寶貨,見者興羨,而豪民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