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3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如是,則又孰不怡然相體,能與縣家同休戚乎?令 始至之日,必延見僚寀,歷述弊端,悃愊無華,肝膽相 照。職事關繫,彼此明言,毋懷忍以含怒。廳吏間諜,彼 此斥絕,毋嗜聽以相猜。心同一人,事同一體,則政和 而民受其福矣。豈惟民之幸,亦令之幸也。雖然,同官 皆忠良之士,固自悉無可慮。彼有沈鷙狠戾者,或挾 才以相陵,或侵權以相撓,或陰摘長官之短,或樂受 讒者之言,則將奈何哉!令豈無假故疾病,勢必委佐 官暫攝,而攝者輒變亂其統紀。縣道庫眼亦有屬佐 廳司掌,及有財賦合屬佐廳催督者,而佐官輒視為 己物,不與縣道通融,則又將奈何哉!吁!此當以誠感, 不當以勢爭。以誠感則禮意必周,懇白必豫。使之自 有所不敢為。以勢爭則意義日暌。讎隙日甚。或相訐 或互申。弊有不可勝救者。此令所當深戒而早圖者 也。

僚屬部藝文一

《報曹操書》
漢·孔融

猥惠書教,告所不逮。融與鴻、豫,州里比鄰,知之最早, 雖嘗陳其功美,欲以厚於見私,信於為國,不求其覆 過掩惡,有罪望不坐也。前者黜退,歡欣受之。昔趙宣 子朝登韓厥,夕被其戮,喜而求賀,況無彼人之功,而 敢枉當官之平哉!忠非三閭,智非晁錯,竊位為過,免 罪為幸,乃使餘論遠聞,所以慚懼也。朱彭、寇賈,為世 壯士,愛惡相攻,能為國憂。至於輕弱薄劣,猶昆蟲之 相嚼,適足還害其身,誠無所至也。晉侯嘉其臣所爭 者大,而師曠以為不如。心競性既遲緩,與人無傷,雖 出跨下之負,榆次之辱,不知貶毀之於己,猶蚊虻之 過也。子產謂人心不相似,或矜執者欲以取勝為榮, 不念宋人待四海之客,大壚不欲令酒酸也。至於屈 穀巨瓠,堅而無竅,當以無用罪之耳。他者奉尊嚴教, 不敢失墜。郗為故吏,融所推進,趙衰之拔郤穀,不輕 公叔之升臣也。知同其愛,訓誨發中,雖懿伯之忌,猶 不得念,況恃舊交,而欲自外於賢吏哉?輒布腹心,修 好如初,苦言至意,終身誦之。

《求直言令》
曹操

夫治世御眾,建立輔弼,誡在面從《詩穪》,聽用我謀,庶 無大悔,斯實君臣懇懇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懼失中, 頻年以來,不聞嘉謀,豈吾開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 後,諸掾屬治中、別駕,常以月旦各名其失,吾將覽焉。

《辟王必令》
前人

領長史王必是吾披荊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 石,國之良吏也。蹉跌久未辟之,捨騏驥而弗乘焉,遑 遑而更求哉?故教辟之,已署所宜,便以領長史統事 如故。

《拜高柔為理曹掾令》
前人

夫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是以舜 流四凶族,皋陶作士,漢祖除秦苛法,蕭何定律。掾清 識平,當明於憲典,勉恤之哉。

《與群下教》
諸葛亮

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 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蹻而獲珠玉。然人心苦 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 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反、幼 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

又             前人

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軍 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 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 不疑於直言也。

《黜來敏教》
前人

將軍來敏對上官顯言:「新人有何功德,而奪我榮資 與之邪?諸人共憎我,何故如是?」敏年老狂悖,生此怨 言。昔成都初定,議者以為來敏亂群,先帝以新定之 際故遂含容無所禮用。後劉子初選,以為太子家令, 先帝不悅而不忍拒也。今上即位,吾闇於知人,遂復 擢為將軍祭酒。違議者之審,見用先帝所疏外,自謂 能以「敦厲薄俗」,帥之以義。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 思愆。」

《與張裔教》
前人

「去婦不顧門,萎韭不入園。」以婦人之性,草萊之情,猶 有所恥,想忠壯者意何所之。

《稱姚伷》
前人

忠益者莫大於進人,進人者各務其所尚。今姚掾並 存剛柔,以廣文武之用,可謂博雅矣。願諸掾各希此 事,以屬其望。

《與參軍掾屬教》
前人

任重才輕,故多闕漏。前參軍董幼宰每言輒盡,數有 諫云:「雖性鄙薄,不能悉納。」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