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0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之,阿古自經。阿古母有寵于太后,事聞,太后怒,將殺

之。」帝度不能救,遣人訣別,問以後事,國留謝曰:「陛下 憫臣無辜,恩滿九泉,死且不朽。」既死,人多冤之。 《宋史呂祐之傳》:祐之知制誥,貢舉有《東野口宣》者,祐 之以妻族嘗薦舉之,坐鞫獄陳州不實,貶官,祐之亦 降授殿中丞。

《祖士衡傳》:「士衡字平叔,少孤,博學有文,為李宗諤所 知,妻以兄子。」

《張秉傳》:「秉遷監察御史,深為宰相趙普所器,以弟之 子妻之。」

《何中立傳》:「中立字公南,幼警邁,與狄遵度遊。遵度曰: 『美才也』。」其父棐,遂以女妻之。

《常延信傳》:「延信,建隆初,領平州。坐與妻族相訟,左授 右監門衛副率領,護滑州黃河隄。」

《錢熙傳》:「熙字大雅,父居讓,陳洪進署清溪令。熙幼穎 悟,及長,博貫群籍,善屬文。洪進嘉其才,以弟之子妻 之。將署熙府職,辭不就,著《楚鴈賦》以見志。」

《戚同文傳》:同文幼孤,聞邑人楊慤教授生徒,日過其 學舍,因授《禮記》,隨即成誦,日諷一卷,慤異而留之,不 終歲畢,誦五經。慤即妻以女弟,慤嘗勉之仕,同文曰: 「長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慤依將軍趙直家,遇疾不起, 以家事託同文,即為葬三世數喪。

《劉勉之傳》:「勉之字致中,一介不取。婦家富無子,謀盡 以貲歸於女,勉之不受,以畀族之賢者,命之奉祀。」 《劉敞傳》:「敞字原父,臨江新喻人。舉慶曆進士,廷試第 一,編排官王堯臣,其內兄也,以親嫌自列,乃以為第 二。」

《樂京傳》:「京,荊南人。為布衣時,鄉里稱其行義。事母至 孝。妻張氏家絕,挾女弟自隨,京未嘗見其面。妻死,京 寢食于外,為嫁之。」

《蘇易簡傳》:易簡知制誥貢舉,有詔,凡親屬就舉者,籍 名別試。易簡妻弟崔範匿父喪充貢,奏名在上第,坐 範罪。易簡緣是罷知制誥。

《李清臣傳》:「清臣字邦直,魏人也。七歲知讀書,日數千 言,暫經目輒誦,稍能戲為文章。客有從京師來者,與 其兄談佛寺火,清臣從傍應曰:『此所謂災也,或者其 蠹民己甚,天固儆之耶』?」因作《浮圖災解》。兄驚曰:「是必 大吾門。」韓琦聞其名,以兄之子妻之。

《魏仁浦傳》:「仁浦子咸信,咸信子昭亮,居官務皦察,多 遣人偵伺僚輩。李維即王曾妻之叔父,同在翰林,曾 受詔試舉人,以家事屬維,昭亮意曾受祈請,奏其竊 語,遣中使參問,無他狀,曾始得釋。昭亮陰險多此類, 時人惡之。」

《歐陽修傳》:「帝將追崇濮王,命有司議,惟蔣之奇之說 合修意,修薦為御史,眾皆目為姦邪。之奇患之,則思 所以自解。修婦弟薛宗孺有憾干修,造帷薄不根之 謗摧辱之,展轉達于中丞彭思永,思永以告之奇,之 奇即上章劾修。神宗初即位,欲深護修,訪故宮臣孫 思恭,思恭為辯釋,修杜門請推治。帝使詰思永,之奇」 問所從來,辭窮,皆坐黜。

《慎知禮傳》:「高清者,庫部郎中士寵之子。景德中,舉進 士。宰相寇準以弟之女妻之。寇氏卒,故相李沆家復 婿之。歷官以賄聞。頗恃姻援,驕縱被服,如公侯家。以 是欺蠹小民。」

《王鬷傳》:鬷少時,館禮部尚書王化基之門,樞密副使 宋湜見而以女妻之。宋氏親族或侮易之,化基曰:「後 三十年鬷富貴矣。」果如其言。

《朱弁傳》:「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穎悟,讀書日數千 言。既冠,入太學,晁說之見其詩,奇之,與歸新鄭,妻以 兄女。新鄭介汴洛間,多故家遺俗,弁遊其中,聞見日 廣。」

《孫栗傳》:「栗字實甫,吉州龍泉人,獻簡公抃之後,文天 祥妹婿也。天祥起兵,檄栗招忠義士,補宣教郎,帶行 監官告院,知吉州龍泉縣。天祥擁兵出贛,里人奉栗 復龍泉,拒守不下,尋為判者所陷,執至隆興殺之。」 《彭震龍傳》:「震龍字雷可,永新人,天祥次妹婿也。性跌 蕩喜事,嘗以罪墨。天祥起兵,補宣教郎,帶行大社令, 知」永新縣。會天祥出使被執,震龍遁歸。吉州已失,乃 結峒獠起兵。天祥兵出嶺,震龍接應,復永新。大兵至, 震龍為親黨所執,至帥府腰斬之,屠永新。

《澠水燕談錄》:孫明復先生退居太山之陽,枯槁憔悴, 鬢髮皓白,著《春秋尊王發微》十五篇,為《春秋》學者,未 有過之者也。故相李文定公守兗,就見之,嘆曰:「『先生 年五十,一室獨居,誰侍左右?不幸風雨食飲生疾,奈 何?吾弟之女賢,可以奉箕箒』。先生固辭,文定曰:『吾女 不妻先生,不過為一小官人妻。先生德高天下,幸婿』」 李氏,榮貴莫大于此。先生曰:「宰相女不以妻公侯貴 戚,而因以嫁山谷衰老藜藿之人。相國之賢,古無有 也,不可不成相國之賢。」遂妻之。其女亦甘淡薄,盡婦 道,士大夫莫不賢之。

《齊東野語》:「滄洲先生程公許字季與,眉山人。仕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