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0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波澗濬廣,根柢深長。沃日淮海,捎雲豫章。氣韻孤高,

鴛鴻翱翔。高行端簡,秉心直方。在天寶中,族大且光。 一門六姻,鳴玉琅琅。作宰藍田,政聳民康。棲遲半刺, 亦振芬芳。才盛位卑,屈聲昭彰。遂登侯牧,答時之望。 雨洩雲蒸,虯螭騰驤。路方騁,羽鱗摧傷。嗚呼!昔公 典郡,歸江之涘。小子旋蜀,道途舍此,扁舟旋泊。弱植 殘鄙。公辱車馬,晤言則喜。與能獎善,感慨知己。意敵 周親,禮成半子。迫切寧覲,不遑留止。爰方浹旬,遽征 千里。縈紆岩嶂,浩蕩雲水。惠愛𦆑綿,𥳑書填委。食貧 多故,淹歷周祀。遠侍板輿,敬符深旨。嗚呼哀哉!歲暮 胊䏰,積雪皚皚。旅館蕭條,凶訃亦來。望風一號,使人 甚哀。心腸結塞,彌旬不開。公嘗好古,服膺儒藝。擅美 素琴,騰芳草隸。洎拜靈座,清塵四蔽。札蠹徽銷,空知 灑涕。嗚呼!公用中孚,納人於誠。人負長者,薄塵頌聲。 道孤無鄰,怨抑不平。逝景潛晦,崇山忽傾。孀稚冤號, 自硤徂荊。霜降露濡,毒漬中情。今則虔恭,歸厝先塋。 靈有安宅,道無弛程。泬寥之晨,萬象凄清,野曠鴻斷, 天色光明。煌煌素車翩翩,銘旌出祖荒逵惋慟交并, 聞諸格言,黍稷非馨。意有所欽,生芻豈輕?湛彼樽罍, 冀降明靈,儻精爽之如在,庶哀詞之是聽。

《劉相請女婿潘炎罷元帥判官陳情表》

王諫

臣晏言:「臣實凡淺,謬典樞衡,元元未安,庶政多闕。涓 塵罕錄,尸素空慚。臣女婿元帥判官駕部員外郎知 制誥潘炎,入侍幃幄,又司戎政,嫌疑之地,顛沛是憂。 頃者累表陳聞,冀炎得歸省闥。不謂天聽未達,尚阻 愚誠,內懷冰炭,若墜泉谷。臣某誠惶誠恐。臣聞統天 下者,以天下舉直錯枉,不私其親,故能啟至公之門, 塞群邪之路?」伏惟元聖文武皇帝陛下紹休聖緒,惟 新寶曆,內釐百揆,外清四海,鵷鸞之士,充庭漸階。而 臣與潘炎,俱忝近密,兵權國政,在臣二人。是使惡炎 者易為辭,嫉臣者易為毀。倘炎獲戾,臣無以見雪;脫 臣遇謗,炎無以自明。此臣所以寤寐兢惶,罔知攸止。 昔霍光為大司馬,長女婿度遼將軍范明友,次女婿 羽林監任勝為東西宮衛尉,威勢崇重,冠於一時,不 能抑退,卒見傾覆,前史所惡,書而貶之。又劉弘為鎮 南將軍事時,朝廷以其女婿夏侯陟為襄陽太守,弘 表陟親戚,舊制不得相監,有詔聽從,竟免禍敗。先賢 所尚,美而書之。臣雖才謝古人,智不經遠,每憂覆餗, 大懼妨賢。竊惟瓜李之嫌,寧望桑藿之許。今是以瀝 肝上請,昧死聞天,必元帥藉炎諮謀,則臣甘引退。如 或廟堂留臣擇用,伏願終許罷炎,庶遂劉弘之心,無 成子孟之禍。無任懇願迫切之至。

《祭楊憑詹事文》
柳宗元

年月,子婿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於丈人之靈。卿 雲輪囷,天漢昭回。自然物外,寧雜塵埃。公稟間氣,心 靈洞開。翱翔自得,誰屑群猜。孝友忠信,聞於九垓。摛 華發藻,其動如雷。世榮甲科,亦務顯處。公之俊德,有 而不顧。御史之選,朝之所注。公勤於養,投劾引去。時 任方隅,威刑是務。公施其惠,亦莫有遻。京兆之難,下 多怨怒。或由以黜,瓦石盈路。公捍其彊,仁及童孺。左 遷而出,擁道牽慕。道峻多謗,德優見憎。煩言既詆,倚 法斯繩。南過九疑,東逾秣陵。顛沛三載,天書乃徵。入 傅王國,嘉聲聿興。詹事東宮,致政是膺。年雖始至,道 則彌勵。頡頏今古,優游德藝。實期濬發,再光文陛。誰 謂昊天,遽茲降厲。嗚呼哀哉!某以通家承德,夙奉良 姻,莫成子姓,早喪淑人。恩禮斯重,眷撫惟新。綢繆其 志,實敬實勤。迨今挈然,十有八祀。家缺主婦,身遷萬 里。謗言未明,黜伏逾紀。德輝間絕,音塵莫俟。歲首發 函,視遠如邇。雖當沉痼,心術猶治。撫膺頓首,流泣瞪 視。既斂而還,莫傳音旨。鄉風長慟,於茲已矣。嗚呼哀 哉!承訃之始,卜兆既逾。「載馳斯文,出拜路隅。哀從《海 澨》」,禮致皇都。寸誠相續,終歲不渝。天道悠遠,人世多 虞。寄心雙表,長憾囚拘。嗚呼哀哉!

《常春堂記》
明·羅倫

外父雲巖翁與其弟與言、與莊,為堂於南園曰「常春」, 命子婿羅倫記之。倫適與客過其堂焉。方嚴冬也,風 觱發而氣栗烈,冰柱挂簷,雪花如手。坐良久,足麻木, 齒牙下上指僵袖外,不得屈伸。客笑曰:「今日之春何 在乎?常如何也?」指酒壺曰:「春在此乎?非也。」巡簷索梅 花,笑曰:「五春在此乎?」非也。二物雖可名春,非春之常「也。 夫天地之化,燠而為春,熱而為夏,涼而為秋,寒而為 冬。方其至也,推之而不可拒,及其去也,執之而不可 留。雨生於雲,水生於山,雲與山不得而有也。春生於 天,天且不得而有之,而人欲有之以為常,不亦惑歟?」 倫曰:「是非客所知也。夫春在天為元,在人為仁,仁固 春之為也。《邵子》曰:『收天下春歸之肝肺』。」是春形於身 則睟面盎背,形於家則父子慈孝,兄弟友讓,夫婦唱 隨,即其人入其室,如在春風中矣。皋、夔、稷、契得之,為 唐、虞之春;伊、傅、周、召得之,為三代之春;孔子得之,為 萬世之春。當時弟子得之,浴沂詠歸,亦為聖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