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7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范質傳》:「質字文素,為宰相從子。校書郎杲求奏遷秩, 質作詩曉之,時人傳誦,以為勸戒。杲字師回,少孤,質 視如己子。」

《石守信傳》:「守信子保,興世豪貴,累財鉅萬,悉為季弟 保從之子所廢。」

《仁宗張貴妃傳》:妃父堯封為石州推官,卒時,堯封兄 堯佐補蜀官,堯封妻錢氏求挈孤幼隨之官,堯佐不 收恤,以道遠辭。妃幼無依,錢氏遂納於章惠皇后,宮 寢。長得幸,有盛寵,而堯佐因緣僥倖,致位通顯云。 《康延澤傳》:延澤為供奉官,遷左藏庫副使,坐與諸姪 爭家財失官,居西洛卒。

《李濤傳》:「濤孫仲容,字儀父。三弟早卒,字其諸孤十餘 人如己子,當世稱其長者。」

《曹光實傳》:「光實從子克明,字堯卿。既生,會敵攻百丈 縣,父光遠遇害,姆抱克明,匿葦蒲中得免。既長,喜兵 法,善騎射,從父光實奇之,補為衙內都虞候。光實擊 敵於葭蘆川,戰沒。克明時護輜重在後,聞光實死,懼 軍亂,祕不發喪,陽令人西來,傳光實,令還軍銀州,而 潛與僕張貴入敵中,獲光實尸以還,葬京師。繇是顯」 名。

《陳希亮傳》:「希亮幼孤好學,年十六,將從師,其兄難之, 使治錢,息三十餘萬。希亮悉召取錢者,焚其券而去。 業成,乃召兄子庸諭使學,遂俱中天聖八年進士第。 里人表其閭曰『二儁』。」 《張去華傳》:「去華父誼,字希賈,好學不事產業。既孤,諸 父使督耕隴上,他日往視之,見閱書于樹下,怒其不 親穡事,詬辱之。誼謂其兄曰:若不就學于外,素志無 成矣。」遂潛詣洛陽龍門書院,與宗人沆、鑾、湜結友,故 名聞都下。

《李若拙傳》:若拙子繹知華州。蒲城民李蘊,訴人盜其 從子亡去,繹問曰:「若有仇邪?」曰:「無有。」曰:「有失亡邪?」曰: 「無有。」繹揮蘊去,因密刺蘊,蘊有陰罪。姪覺之,懼事暴, 殺之以滅口,遂收蘊致法。

《王珪傳》:「珪季父罕,字師言。珪少孤,罕教養有恩。後珪 貴,每予書,必以盛滿為戒云。」

《杜純傳》:「純字孝錫,少有成人之操,伯父沒官南海上, 其孤弱,柩不能還。純白父請往,如期而喪至。」

《曲珍傳》:「珍字君玉,好馳馬試劍。嘗與叔父出塞游獵, 猝遇夏人陷其圍中,馳擊大呼,眾披靡得出,顧叔不 至,復持短兵還決鬥,遂俱脫。」

《崔遵度傳》:遵度字堅白,純介好學。始七歲,受經于叔 父憲,嘗以《春秋》編年,《史》《漢》紀傳之例問于憲,憲曰:「此 兒他日成令名矣。」

《馬仁瑀傳》:仁瑀遷瀛州防禦使。兄子嘗因醉誤殺平 民,繫獄當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恨,但過誤爾,願以過 失殺傷論。仁瑀曰:「我為長吏,而兄子殺人,此怙勢爾, 非過失也。豈敢以私親而亂國法哉。」遂論如律,給民 間布帛,為棺斂具。

《宋湜傳》:「湜字持正,父溫故弟溫舒,兄弟皆有時名。湜 幼警悟,早孤,勵志篤學。溫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牋 奏,詞斂而麗。溫舒拊背曰:『此兒真國器,恨吾兄不及 見也』。」

《王嗣忠傳》:「嗣忠尤睦宗族,撫諸姪如己子,著遺戒以 訓子孫,勿得析居。」

《王博文傳》:博文子疇,為開封府推官。宦者李允良訴 其叔父死,疑為仇家所毒,請發棺驗視。眾欲許之,疇 獨不可曰:「苟無實,是無故而暴屍,且安知非允良有 姦?」窮治,果與其叔父家有怨。

《李庭芝傳》:庭芝字祥甫,少穎異,日能誦數千言,而智 識恆出長老之上。王旻守隨,庭芝年十八,告其諸父 曰:「王公貪而不恤下,下多怨之,隨必亂,請徙家德安 以避。」諸父勉強從之。未浹旬,旻果為部曲挾之以叛, 隨民死者甚眾。

《胡安國傳》:寅字明仲,安國弟之子也。寅將生,弟婦以 多男,欲不舉。安國妻夢大魚躍盆水中,急往取而子 之,少桀黠難制,父閉之空閣,其上有雜木,寅盡刻為 人形,安國曰:「當有以移其心。」別置書數千卷于其上, 年餘寅悉成誦,不遺一卷。

《吳曦傳》:「曦僭王位于興州,使人告其伯母趙氏,趙怒 絕之。叔母劉日夜號泣,罵不絕口,曦扶出之。族子𠊨 為興元統制,見偽檄,色甚不平。」

《陳文龍傳》:「文龍字君貴。益王稱制于福州,文龍參知 政事。已而大軍入廣,建寧、泉、福皆降。王剛中徇興化, 文龍乃使其將林華偵伺境上,華即降,且導兵至城 下。通判曹澄孫開門降,執文龍與其家人至軍中,欲 降之,不屈。左右陵挫之,文龍指其腹曰:『此皆節義文 章也,可相逼邪』?強之,卒不屈,乃械繫送杭州。文龍去」 興化,即不食,至杭餓死。大兵既歸,文龍之姪瓚復舉 兵殺林華,據興化。未幾復破,瓚死之。

《鄭興裔傳》:「興裔父蕃,和州防禦使。興裔早孤,叔父藻 以子字之,分以餘貲,興裔不受,請立義莊贍宗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