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7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氏滅矣!自太公以來,積德累仁,何以遇此?」密與二兄 謀,豫藏匿燮,託言還京師,人咸信之。有頃難作,下郡 收固,三子,二兄受害。文姬乃告父門生王成曰:「君執 義先公,有古人之節,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滅, 其在君矣。」成感其義,乃將燮乘江東下,入徐州界內, 令變名姓為酒家傭。而成賣卜於市,各為異人,陰相 往來。燮從受學,酒家異之,意非恆人,以女妻燮。燮專 精經學,十餘年間,梁冀既誅,而災眚屢見。明年,史官 上言,宜有赦令,又當存錄大臣冤死者子孫。於是大 赦天下,并求固後嗣。燮乃以本末告酒家,酒家具車 重厚遣之,皆不受。遂還鄉里,追服姊弟相見,悲感傍 人。既而戒燮曰:「先公正直,為漢忠臣,而遇朝廷傾亂, 梁冀肆虐,令吾宗祀血食將絕。今弟幸而得濟,豈非 天邪!宜杜絕眾人,勿妄往來,慎無一言加於梁氏。加 梁氏則連主上,禍重至矣。唯引咎而已。」燮謹從其誨。 後王成卒,燮以禮葬之。感傷舊恩,每四節為設上賓 之位而祠焉。

《陳重傳》:「重當遷為會稽太守,遭姊憂去官。」

《虞延傳》:「延字子大。王莽末,天下大亂,延嘗嬰甲胄,擁 衛親族,扞禦鈔盜,賴其全者甚眾。延從女弟年在孩 乳,其母不能活之,棄於溝中。延聞其號聲,哀而收之, 養至成人。」

《孔融傳》:「融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初,女年七 歲,男年九歲,以其幼弱得全,寄他舍。二子方奕棋,融 被收而不動。左右曰:『父執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 毀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遺肉汁,男渴而飲之,女曰:『今 日之禍,豈得久活,何賴知肉味乎』!兄號泣而止。或言 於操,遂盡殺之。及收至,謂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見父 母,豈非至願』』?」乃延頸就刑,顏色不變,莫不傷之。 《東觀漢記》:「秦彭,字伯平,為山陽太守。欲嫁寡妹,妹不 嫁,乃引鐮自害。」

《拾遺記》:賈逵年五歲,明慧過人,其姊韓瑤之婦,嫁瑤 無嗣而歸,亦以貞明見稱。聞鄰中讀書,旦夕抱逵隔 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至年十歲,乃暗誦 六經。姊謂逵曰:「吾家貧困,未嘗有教者入門,汝安知 天下有三墳五典,而誦無遺句耶?」逵曰:「憶昔姊抱逵 於籬間,聽鄰家讀書,今萬不遺一。」乃剝庭中桑皮以 為牒,或題於扉屏,且誦且記。及期年,經文通遍於閭 里,每有觀者,稱云「振古無倫」,門徒來學,不遠萬里。或 襁負子孫,舍於門側,皆口授經文,贈獻者積粟盈倉。 或云:「賈逵非力耕所得,誦經口倦,世所謂舌耕也。」 《楚國先賢傳》:「孫㩦字文英,與李元禮俱娶太尉桓焉 女,時人謂桓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 《三國志常林傳》註:「沐並,字德信,有志介。嘗過姊,姊為 殺雞炊黍而不留也。」

《駱統傳》:統字公緒,時饑荒,鄉里及遠方客多有困乏, 統為之飲食衰少。其姊仁愛有行,寡居無子,見統甚 哀之,數問其故,統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獨飽?」 姊曰:「誠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與 統,又以告母,母亦賢之,遂使分施,由是顯名。

《魏志》:「甄逸娶常山張氏,生三男五女,長男豫,早終;次 儼,舉孝廉,大將軍掾曲梁長。次堯,舉孝廉。長女姜。次 脫,次道,次榮,次即后。后自少至長,不好戲弄。年八歲, 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后獨不行, 諸姊怪問之,后答言:『此豈女人之所觀耶』?」年九歲喜 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后言:「汝當習女工, 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耶?」后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 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

《水經注》:蜀郡太守王子雅,南陽西鄂人。有三女,無男, 而家累千金。父沒當葬,三女自相謂曰:「先君生吾姊 妹,無男兄弟。今當安神元宅,翳靈后土,冥冥絕後,何 以彰吾父之德?」各出錢五百萬,一女築墓,二女各建 石樓,以表孝思。樓可高丈七八尺有餘,石質青綠,光 可以鍳。窮工綺刻,妙絕人工。 《小名錄》:「吳步夫人生二」女,長曰「魯班」,字虎;少曰「魯育」, 字「小虎。」

《文士傳》:「張溫為孫權所斥,其姊妹三人皆有節行,已 嫁者皆見錄奪。其中妺先適顧承官,以許嫁丁氏,成 婚有日,遂飲藥而死,吳朝嘉歎,鄉人圖畫,為之讚頌 云。」

《誠齋雜記》:「先主入蜀,權遣船迎妺,妺回至焦磯,溺水 而死。今俗呼為焦磯娘娘。」

《晉書郭奕傳》:奕遷雍州刺史,有寡姊,隨奕之官。姊下 僮僕多有姦犯,而為人所糾。奕省按畢,曰:「大丈夫豈 當以老姊求名?」遂遣而不問。

《左貴嬪傳》:「貴嬪名芬,兄思芬,少好學,善綴文,名亞於 思。武帝聞而納之。」

《苻堅載記》:「堅之滅燕,慕容沖姊為清河公主,年十四, 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後庭。沖年十二,亦有龍陽之姿, 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長安歌之曰:『一雌復 一雄,雙飛入紫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