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6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作此賦以贈之

彼朋友之離別,猶求思乎白駒。況同生之義絕,重背 親而為疏。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亮根異其 何戚,痛《別榦》之傷心。

《求通親親表》
前人

臣植言:臣聞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 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 無不容。故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 之。」夫天德之于萬物,可謂弘廣矣。蓋堯之為教,先親 後疏,自近及遠。其《傳》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 睦,平章百姓。」及周之文王,亦崇厥化,其《詩》曰:「刑于寡 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以雍雍穆穆,風人詠之。 周公弔管、蔡之不咸,廣封懿親,以藩屏王室。《傳》曰:「周 之宗盟,異姓為後。」誠骨肉之恩,爽而不離,親親之義, 實在敦固。未有義而後其君,仁而遺其親者也。伏惟 陛下咨帝唐欽明之德,體文王翼翼之仁,惠洽椒房, 恩昭九族,群臣百寮,番休遞上,執政不廢于公朝,下 情得展于私室,親理之路通,慶弔之情展,誠可謂恕 己治人,推惠施恩者矣。至于臣者,人道絕緒,禁錮明 時,臣竊自傷也。不敢。乃望交氣類,修人事,敘人倫。近 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絕,吉凶之問塞,慶弔之禮廢,恩 紀之違,甚于路人;隔閡之異,殊于胡越。今臣以一切 之制,永無朝覲之望,至于注心皇極,結情紫闥,神明 知之矣。然天實為之,謂之何哉?退省諸王,常有「戚戚 具爾」之心,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得展, 以敘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義。妃妾之家,膏沐之 遺,歲得再通,齊義于貴宗,等惠于百司。如此則古人 之所歎,《風雅》之所詠,復存于聖世矣。臣伏自惟省,無 錐刀之用。及觀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為異姓,竊自 料度,不後于朝士矣。若得辭遠游,戴武弁,解朱組,偑 青紱,駙馬奉車,趣得一號,安宅京室,執鞭珥筆,出從 華蓋,入侍輦轂,承答聖問,拾遺左右,乃臣丹情之至 願,不離于夢想者也。遠慕《鹿鳴》君臣之宴,中詠《棠棣》 匪他之誡,下思《伐木》友生之義,終懷《蓼莪》罔極之哀, 每四節之會,塊然獨處,左右唯僕隸,所對唯妻子,高 談無所與陳,發義無所與展,未嘗不聞樂而拊心,臨 觴而歎息也。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譬人之 誠不能動天。崩城隕霜,臣初信之,以臣心況徒虛語 爾。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迴光,然終向之者 誠也。臣竊自比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 實在陛下。臣聞《文子》曰:「不為福始,不為禍先。」今之否 隔,友于同憂,而臣獨唱言者何也?竊不願於聖代,使 有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慘毒之懷。故《柏 舟》有天只之怨,《谷風》有「棄予」之歎。伊尹恥其君不為 堯舜,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其君者,不敬其 君者也。」臣之愚蔽,固非虞伊。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 時雍之美,宣緝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誠,竊所 獨守,實懷鶴立企佇之心,敢復陳聞者,冀陛下儻發 天聰而垂神聽也。

《與兄書》
吳陸景

向訣不知所言,追惟銜恨,恨結胸懷,懷此戀恨,何時 可言。望路則尚近,別已千里,其為思結,纏在心胸,於 是離析,路人悲之。況處至戚,兼之懿好,情之感咽,何 時可勝。念兄始出,既當勞思,嚴寒向隆,經塗轗軻,既 宜保德,為世作資,厚自珍愛。

《又與兄書》
前人

自尋外役,出入三年,緣兄之篤睦,心時存之。《實錄》兄 書,積之盈笥,不得新命,無以自慰。時輒溫故,以釋其 思,有信勿忘數字。每見手跡,如復暫會。

《又答仲兄安成王書》
前人

奉告,清言溢目,眷逮周委,炎光已盛,願此勝宜,仰承 發止,已次新林,引邁務殷,無妨怡賞。三湘奧區,九疑 形勝,浮洲動浪,聞瞑鷗之舊說;安流洞浦,憶采若之 遺風。昔景伯出蕃,高風振古;叔英之部,清約見稱。兄 政譽平宣,威和兼濟。加以夏日奇雲,秋江迥月,翰飛 紙落,理豐詞富,賞末興餘,時希逮,憶暌離方遠,川塗 修曠。炎涼方改,願加珍勖。綠字可傳,白雲終閒。心傷 淚灑,投筆無宣。

《述思賦》
晉·陸機

情易感於已攬,思難戢於未忘。嗟伊思之且爾,夫何 往而不臧。駭中心於同氣,分戚貌於異方。寒鳥悲而 饒音,衰林愁而寡色。嗟余情之屢傷,負大悲之無力。 苟彼塗之信險,恐此日之行昃。亮相見之幾何,又離 居而別域。觀尺景以傷悲,撫寸心而悽惻。

《與子儼等疏》
陶潛

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 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 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 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潁川韓元 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于沒 齒。濟北氾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