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6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侑歡。諸王日朝側門,既歸,即具樂縱飲,擊毬鬥雞,馳 鷹犬為樂,如是歲月不絕,所至,輒中使勞賜相踵。世 謂天子友悌,古無有者。帝於敦睦蓋天性,然雖讒邪 亂其間,而卒無以搖。時有鶺鴒千數,集麟德殿廷樹, 翔棲浹日,左清道率府長史魏光乘作頌,以為天子 友悌之祥。帝喜,亦為作頌。憲尤謹畏,未嘗干政而與 人交,帝亦信重,嘗以書賜憲等曰:「魏文帝詩:『西山一 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賜我一 丸藥,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體生羽翼』。」朕每言 服藥而求羽翼,寧如兄弟天生之羽翼乎?陳思王之 才,足以經國,絕其朝謁,卒使憂死。魏祚未終,司馬氏 奪之,豈神丸效耶?虞舜至聖,捨象傲以親九族,九族 既睦,平章百姓,今數千載,天下歸善焉,此朕廢寢忘 餐所慕歎也。頃因餘暇,選「《仙錄》得神方,云餌之必壽。 今持此藥,願與兄弟共之,偕至長齡,永永無極也。」後 申王等相繼薨,唯憲在,帝親待愈益厚,每生日,必幸 其第為壽,往往留宿,居常無日不賜遺。尚食總監及 四方所獻酒酪異饌,皆分餉之。憲嘗請歲盡錄賜目 付史官,必數百紙。後有疾,護醫將膳,騎相望也。僧崇 一者療之少損。帝喜甚,賜緋袍、銀魚。已而疾寖劇,薨, 年六十三。帝失聲號慟,左右皆泣下。帝以憲實推天 下,有高世之行,非大號不稱,乃追諡讓皇帝。

《鬱林王恪傳》:恪子琨。琨子褘,少有志尚,撫異母弟祗, 以友稱,當襲封,固讓祗。中宗嘉其意,特封嗣江王,以 繼囂後。

《張知謇傳》:「知謇字匪躬,幽州方城人,徙家岐。兄弟五 人,知元、知晦、知泰、知默,皆明經高第,曉吏治,清介有 守,公卿爭為引重。調露時,知謇監察御史裏行,知默 左臺侍御史。知謇歷十一州刺史,所蒞有威嚴,武后 降璽書存問。萬歲通天中,自德州刺史入計,后奇其 貌,詔工圖之,稱其兄弟容而才,謂之兩絕。又門皆列 戟,白雀巢其庭。」后數寵賜,知謇封范陽郡公,知泰封 漁陽郡公。伯仲華首同貴,時以為榮。

《白敏中傳》:武宗雅聞居易名,欲召用之。是時居易足 病廢,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苶不任事,即薦敏中文詞 類其兄而有器識。即日知制誥,召入翰林為學士,進 承旨。宣宗立,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賀德仁傳》:「德仁,越州山陰人。父朗,終陳散騎常侍。德 仁與從兄德基師事周弘正,以文辭稱。人為語曰:『學 行可師賀德基,文質彬彬賀德仁』。」兄弟八人,時比漢 荀氏。太守鄱陽王伯山,改所居甘滂里為高陽云。 《薛收傳》:收字伯褒,蒲州汾陰人,隋內史侍郎道衡子 也。元敬,隋選部郎邁之子,與收及族兄德音齊名,世 稱河東三鳳。

《屈突通傳》:通擢左武衛將軍,蒞官勁正,有犯法者,雖 親無所回縱。其弟蓋為長安令,亦以方嚴顯。時為語 曰:「寧食三斗艾,不見屈突蓋;寧食三斗蔥,不逢屈突 通。」

《竇群傳》:「群兄常、牟,弟庠、鞏,皆為郎,工詞章,為《聯珠集》 行於時。義取昆弟若五星然。」

《陳集原傳》:「集原,瀧州開陽人。世為酋長。父龍樹為欽 州刺史,有疾,即集原輒不食。及亡,嘔血數升,即塋作 廬,盡,以田貲讓兄弟,里人高之。武后時,歷右豹韜衛 大將軍。」

《韋嗣立傳》:嗣立字延構,與承慶異母,少友悌,母遇承 慶嚴,每笞輒解衣求代,母不聽,即遣奴自捶,母感寤, 為均愛,世比晉王覽。第進士,累調雙流令,政為二川 最。承慶解鳳閣舍人,武后召嗣立謂曰:「爾父常稱二 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稱職,如而父言,今使卿兄 弟自相代。」即拜鳳閣舍人。

《皇甫冉傳》:「冉字茂政,十歲便能屬文,張九齡歎異之。 與弟曾皆善詩。天寶中踵登進士,授無錫尉。王縉為 河南元帥,表掌書記,遷累右補闕,卒。曾字孝常,歷監 察御史。其名與冉相上下,當時比張氏景陽。」孟陽云: 《竇威傳》:「威字文蔚,岐州平陸人。父熾,在周為上柱國, 入隋為太傅。太穆皇后,其從兄弟女也。威沈邃有器」 局,貫覽群言。家世貴子弟皆喜武力,獨威尚文,諸兄 詆為書癡。內史令李德林舉秀異,授祕書郎,當遷,不 肯調者十年,故其學益博,而諸兄以軍功位通顯矣。 薄威職閑冗,更謂曰:「昔仲尼積學成聖,猶棲遲不偶, 汝尚何求耶?」威笑不答。

《吳通元傳》:「通元,海州人,與弟通微皆博學善文章。父 道瓘以道士詔授太子諸王經,故通元等皆得侍太 子遊,太子待之甚善。始,通元舉神童,補祕書正字,又 擢文辭清麗科,調同州司戶參軍。德宗立,弟兄踵召 為翰林學士。頃之,通微遷職方郎中,通元起居舍人, 並知制誥。」

《韓王元嘉傳》:「元嘉與弟靈夔友愛,燕終日如布衣禮, 當時稱之。」

《濮王泰傳》:「泰始王宜都,改王魏,時皇太子承乾病蹇, 泰以計傾之,乃引駙馬都尉柴令武、房遺愛等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