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2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從之。」

《竟陵王子良傳》:子良,武帝第二子也。幼聰敏,武帝為 贛縣時,與裴后不諧,遣船送后還都,已登路。子良時 幼,少在庭前憂愁獨步。帝見之曰:「汝何不讀書?」子良 曰:「母不得見,讀書何為。」帝異之,即召后還。

《何求傳》:「求字子有,廬江灊人也。初,求母王氏為父所 害,求兄弟以此無宦情。」

《梁書劉苞傳》:「苞字孝雲,彭城人也。父愃,齊太子中庶 子。苞四歲而父終,及年六七歲,見諸父常泣。時伯叔 父悛、繪等並顯貴,苞母謂其畏憚,怒之。苞對曰:『早孤 不及有識,聞諸父多相似,故心中欲悲,無有他意。因 而歔欷,母亦慟甚。初,苞父母及兩兄相繼亡沒,悉假 瘞焉。苞年十六,始移墓所,經營改葬,不資諸父。未幾』」 皆畢,繪常嘆服之。

《甄恬傳》:「恬字彥約,中山無極人。世居江陵,父摽之州 從事。恬數月喪父,哀感有若成人。家人矜其小,以肉 汁和飯飼之,恬不肯食。年八歲,問其母,恨生不識父, 遂悲泣累日,忽若有見,言其形貌,則其父也。時以為 孝感。家貧,養母常得珍羞。及居喪,廬於墓側,恆有鳥 元黃雜色,集于廬樹,恬哭則鳴,哭止則止。又有白雀」 栖宿其廬。州將始興王憺表其行狀。詔曰:「朕虛己欽 賢,寤寐盈想,詔彼群岳,務盡搜揚。恬既孝行殊異,聲 著邦壤,敦風厲俗,弘益茲多。牧守騰聞,義同親覽。可 旌表室閭,加以爵位。」恬官至安南行參軍。

《謝藺傳》:藺字希如,陳郡陽夏人也。五歲,每父母未飯, 乳媼欲令藺先飯,藺曰:「既不覺饑,強食終不進。」 《何點傳》:點祖尚之,父鑠,宜郡太守。素有風疾,無故害 其妻,坐法死。點年十一,幾至滅性。及長,感家禍,欲絕 婚宦,尚之強為之娶瑯邪王氏,禮畢將親迎,點累涕 泣求執本志,遂得罷。

《庾沙彌傳》:沙彌,潁陰人也,晉司空冰六世孫。父佩玉, 輔國長史,長沙內史,宋昇明中,坐沈攸之事誅,沙彌 時始生。年至五歲,所生母為製采衣,輒不肯服。母問 其故,流涕對曰:「家門禍酷,用是何為。」既長,終身布衣 蔬食。

《陳書蔡徵傳》:「徵字希祥,侍中中撫軍將軍景歷子也。 幼聰敏,精識強記。年六歲,詣梁吏部尚書河南褚翔, 翔字仲舉,嗟其穎悟。七歲丁母憂,居喪如成人禮。繼 母劉氏性悍忌,視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謹,初無怨色。 徵本名覽,景歷以為有王祥之性,更名徵,字希祥。」 《司馬暠傳》:「暠字文昇,河內溫人也。父子產,梁尚書水 部」侍郎、岳陽太守,即梁武帝之外兄也。暠幼聰警,有 至性。年十二,丁內艱,孺慕過禮,水漿不入口,殆經二 旬。每至號慟,必致悶絕,內外親戚,皆懼其不勝。喪父, 子產每曉諭之,逼進饘粥,然毀瘠骨立。服闋,以姻戚 子弟預入問訊,梁武帝見暠羸瘦,嘆息良久,謂其父 子產曰:「昨見羅兒,面顏憔悴,使人惻然,便是不墜家 風,為有子矣。」羅兒,即暠小字也。釋褐太學博士,累遷 正員郎。丁父憂,哀毀逾甚,廬于墓側,一日之內,惟進 薄麥粥一升。墓在新林,連接山阜,舊多猛獸。暠結廬 數載,犲狼絕跡。常有兩鳩居宿廬所,馴狎異常,新林 至今猶傳之。

《南史袁粲傳》:初,粲忤于孝武,其母候乘輿出,負磚叩 頭流血,磚碎傷目。自此後,粲與人語,有誤道眇目者, 輒涕泣彌日。嘗疾,母憂念,晝寢,夢見父容色如平生, 與母語曰:「愍孫無憂,將為國家器,不患沉沒,但恐富 貴終當傾滅耳。」母未嘗言及。粲貴重,恆懼傾滅,乃以 告之,粲故自挹損。

《魏書長孫慮傳》:「慮,代人也。母因飲酒,其父真呵叱之, 誤以杖擊,便即致死。真為縣囚執,處以重坐。慮列辭 尚書,云:父母忿爭,本無餘惡,直以謬誤,一朝橫禍。今 母喪未殯,父命旦夕。慮兄弟五人,並各幼稚。慮身居 長,今年十五,有一女弟,始向四歲,更相鞠養,不能保 全。父若就刑,交墜溝壑。乞以身代老父命,使嬰弱眾」 孤,得蒙存立。《尚書》奏云:「慮於父為孝子,於弟為仁兄。」 尋究情狀,特可矜感。高祖特詔恕其父死罪,以從遠 流。

《崔元伯傳》:「崔僧淵入國,坐兄弟徙於薄骨律鎮。僧淵 元妻房氏生二子伯驎、伯驥,後薄房氏,更納平原杜 氏。僧淵之徙也,與杜俱去,生四子,伯鳳、祖龍、祖螭、祖 虯。得還之後,棄絕房氏,遂與杜氏及四子家於青州。 伯驥與母房氏居於冀州,雖往來父間,而心存母氏, 孝慈之道,頓阻一門。僧淵卒,年七十餘。伯驎雖往奔」 赴,不敢入家,哭沙門寺。

《隋書令狐熙傳》:熙以母憂,殆不勝喪,其父戒之曰:「大 孝在於安親,義不絕嗣。吾今見存,汝又隻立,何得過 爾毀頓,貽吾憂也。」熙自是稍加饘粥,服闋,除小駕郎, 復丁父憂,非杖不起。人有聞其哭聲者,莫不為之下 泣。

《徐孝肅傳》:「孝肅,汲郡人也。事親以孝聞。早孤,不識父, 及長問其母父狀,因求畫工圖其形像,構廟置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