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數,居正力言于朝,戶部督趣愈峻,居正置檄不行,語

其屬曰:『吾願身坐,不以累諸君』。呼吏為文書付之曰: 『即有譴,以此自解』。」復手疏五不可以聞,詔如建炎中 數。

《种世衡傳》:世衡子師道,知西安州。夏人侵定邊,築佛 口城,率師往夷之。始至,渴甚,師道指山之西麓曰:「是 當有水。」命工求之,果得水滿谷。

《葉夢得傳》:「夢得,紹興間,詔加觀文殿學士,移知福州, 兼福建安撫使。海寇朱明猖獗,詔夢得挾御前將士 便道之鎮,或招或捕,或誘之相戕,遂平寇五十餘。」 《李宥傳》:「宥知蘄州,歲凶人散,委嬰兒而去者,相屬於 道。宥令吏收取,計口給穀,俾營婦均養之。每旬閱視, 所活甚眾。或殺人以米十石給傭者,使就獄,曰:『我重 賄吏,爾必不死』。」宥得其情,論如法。

《薛弼傳》:「弼以左司郎官召知虔州,移黃州,時福州大 盜有號『管天下』」、「伍黑龍」、「『滿山紅』之屬,其眾甚盛,鈐轄 李貴為賊所獲,民作山砦自保。守臣莫將議委漳、泉、 汀、建,募強壯游手各千人為效用,與殿司總制張淵 同措置。未及行,詔陞弼集英殿修撰,與將兩易。弼至 郡,漕臣以游手易聚難散,恐為他日患,聞于朝。事下」 弼議,弼謂:「昔守章貢,有武夫周虎臣、陳敏者,丁壯各 數百,皆能戰,視官軍可一當十。」乃奏虎臣為副將,敏 為巡檢,選丁壯千人,號奇兵,日給糗糧,責以滅賊。自 是,歲費錢三萬六千餘緡,米九千石,凡四年賊平。 《揮麈前錄》:「張逸,字天隱,鄭州人。登進士初,嘗以樞密 直學士知益州,蜀人諳其民風。華陽縣」鄉長殺人,誣 道旁者縣吏受財,獄具,乃令殺人者守囚。逸曰:「囚色 冤,守者氣不直,豈守者殺人乎?」囚始敢言,而守者果 服,立誅之,蜀人以為神。歲飢,民多殺耕牛食之,犯者 皆配關中。逸奏:「民殺牛以活,將廢穡事。今歲小稔,請 一切放還,復其業。」報可。

《丘崇傳》:「崇知秀州華亭縣,捍海堰廢且百年,鹹潮歲 大入,壞並海田,蘇湖皆被其害。崇至海口,訪遺址已 淪沒,乃奏創築,三月堰成,三州舄鹵復為良田。」 《朱熹傳》:「熹淳熙五年,除知南康軍。至郡,興利除害,值 歲不雨,講求荒政,多所全活。訖事奏乞依格推賞。納 粟人間詣郡學引進士子與之講論,訪白鹿洞書院 遺址」,奏復其舊為《學規》,俾守之。

《倪思傳》:思知福州,彌遠拜右丞相,陳晦草制,用昆命 元龜語,思歎曰:「此禹舜揖遜也。」乃上省牘,請貼改麻 制。詔下分析,彌遠遂除晦殿中侍御史,即劾思藩臣, 僭論麻制,鐫職而罷。

《范應鈴傳》:應鈴通判蘄州時,江右峒寇為亂,吉州八 邑七被殘燬。差知吉州,應鈴慨然曰:「此豈臣子辭難 時耶。」即奉親以行。下車首以練兵足食為先務,然後 去冗吏,覈軍籍,汰老弱,以次罷行。應鈴洞究財計本 末,每鄙榷酤興利,斬五邑悉改為戶吉舟車之會,且 屯大軍六萬戶,人勸之榷,應鈴曰:「理財正辭,吾縱不 能禁,百姓群飲,其可誘之利其贏耶?」永新禾山群盜 嘯聚,數日間應者以千數。應鈴察過客趙希邵有才 略,檄之攝邑,調郡兵,結隅保,分道擣其巢穴禽之,誅 其為首者七人,一鄉以定。贛叛卒朱先,賊殺主帥,應 鈴曰:「此非小變也。」密遣諜,以厚賞捕之。部使者劾其 輕發,鐫一官。

《楊泰之傳》:泰之知果州,踦零錢病民。泰之以一年經 費儲其贏,為諸邑對減,上尚書省,按為定式。民歌之 曰:「前張後楊,惠我無疆。」張謂張義,實自發其端,而泰 之踵行之。

《徐元杰傳》:「元杰,淳祐元年,差知南劍州。會峽陽寇作, 擒渠魁八人斬之,餘釋不問。父老或相語曰:『侯不來, 我輩魚肉矣。郡有延平書院,率郡博士會諸生親為 講說。民訟,率呼至以理化誨,多感悅而去,輸苗聽其 自概,闔郡德之。丁母憂去官,眾遮道跪留』。」

《王應麟傳》:應麟知徽州,其父撝嘗守是郡,父老皆曰: 此清白太守子也。摧豪右,省租賦。民大悅。

《李芾傳》:「芾歷知永州,有惠政,永人祠之,以浙東提刑 知溫州。州瀕海多盜,芾至盜息,遂以前官移浙西。」 《金史范承吉傳》:「承吉天眷五年知絳州。先是,軍興,民 有為將士所掠而逃歸者,承吉使吏遍諭,俾其自實, 凡數千具,白元帥府,許自贖為良,或貧無貲者,以公 廚代輸。」

《毛碩傳》:碩皇統四年知曹州,有書生投書于碩,辭涉 謗訕,僚屬皆不能堪。碩延之上座,謝曰:「使碩常聞斯 言,庶乎寡過。」士論以故嘉之。

《黃久約傳》:「久約授磁州刺史。磁並山多盜,既獲而款 伏者,審錄官或不時至,繫者多以杖殺,或死獄中。久 約惻然曰:『民雖為盜而不死于法可乎』。」乃請讞之而 後行。

《郭文振傳》:「文振,承安初累官遼州刺史,深得民心。興 定中,招降太原山二百餘村,遷老幼于山寨,得壯士 七千,分駐營柵,防護秋穫。文振奏若秋高無兵,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