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典籤付獄殺之。原此囚生命,其刑政如此,其下畏服, 莫敢犯禁。

《杜驥傳》:「驥為青、冀二州刺史,在任八年,惠化著於齊 土。」

《申恬傳》:「恬為青州刺史,加督冀州。齊地連歲興兵,百 姓彫弊。恬初防衛邊境,勸課農桑,二三年間,遂皆優 實。性清約,頻處州郡,妻子不免飢寒。世以此稱之。死 之日,家無餘財。」

《朱修之傳》:「修之,孝武初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在政 寬簡,士眾悅附。修之治身清約,凡所贈貺,一無所受, 唯以撫納群蠻為務。徵為左民尚書,去鎮秋毫不犯。 計在州然油及牛馬穀草,以私錢十六萬償之。」 《南齊書·王僧虔傳》:「僧虔為湘州刺史,所任以寬惠著 稱。巴峽流民多在湘土,僧虔表割益陽、羅湘西三縣 緣江」民立《湘陰縣》,從之。

《王琨傳》:琨出為廣州刺史,南土沃實,在任者常致巨 富。世云:廣州刺史但經城門一過,便得三千萬也。琨 無所取納,表獻祿俸之半。州鎮舊有鼓吹,又啟輸還。 及罷任,孝武知其清,問還資多少。琨曰:「臣買宅百三 十萬,餘物稱之。」帝悅其對。

《豫章王嶷傳》:「嶷為荊州刺史,時太祖輔政,務在約省, 停府州儀迎物。初,沈攸之欲聚眾,開民相告,士庶坐 執役者甚眾。嶷至鎮,一日遣三千餘人,見囚五歲刑 以下不連臺者,皆原遣。以市稅重濫,更定格以稅還 民。禁諸市調及苗籍,二千石官長不得與人為市,諸 曹聽分番假。百姓甚悅。」

《安陸王緬傳》:「緬為雍州刺史,留心辭訟,親自隱卹,劫 抄度口,皆赦遣,許以自新,再犯乃加誅,為百姓所畏 愛。」

《陳顯達傳》:顯達為益州刺史,世祖即位,進號鎮西。益 部山險,多不賓服,大度村獠,前後刺史不能制,顯達 遣使責其租賧。獠帥曰:「兩眼刺史,尚不敢調我。」遂殺 其使。顯達分部將吏,聲將出獵,夜往襲之,男女無少 長皆斬之。自此山夷震服。

《戴僧靜傳》:「僧靜為北徐州刺史,買牛給貧民,令耕種, 甚得荒情。」

《劉悛傳》:「悛為司州刺史,于州治下立學校,得古禮器 銅罍、銅甑豳山銅罍樽、銅豆鍾各二口,獻之。」

《梁書劉季連傳》:「季連為益州刺史。永元二年,巴西人 雍道晞率群賊萬餘逼巴西,去郡數里,道晞稱鎮西 將軍,號建義。巴西太守魯休烈與涪令李膺嬰城自 守,季連遣中兵參軍李奉伯率眾五千救之。奉伯至, 與郡兵破,擒道晞,斬之涪市。」

《楊公則傳》:「公則,和帝即位,授為湘州刺史。天監元年, 州寇累年,民多流散,公則輕刑薄斂,頃之,戶口克復。 為政雖無威嚴,然勵己廉慎,為吏民所悅。」

《鄱陽忠烈王恢傳》:「恢天監十三年,遷鎮西將軍,益州 刺史,便道之鎮。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陸路往來,悉訂 私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馬千匹,以付所 訂之家,資其騎乘,有用則以次發之,民人賴焉。」 《夏侯詳傳》:「詳為湘州刺史,善吏事,在州四載,為百姓 所稱。州城南臨水,有峻峰,舊老相傳云:刺史登此山 輒被」代,因是歷政莫敢至。詳于其地起臺榭,延僚屬, 以表損挹之志。

《桂陽嗣王象傳》:「象為湘州刺史。湘州舊多虎暴,及象 在任,為之靜息,故老咸稱德政所感。」

《王茂傳》:「茂為江州刺史,時九江新罹軍寇,民思反業, 茂務農省役,百姓安之。」

《蕭景傳》:景天監十三年,知十州損益事。十七年,以安 右將軍監揚州,符教嚴整。有田舍老姥,嘗訴得符,還 至縣,縣吏未即發,姥語曰:「蕭監州符火。」「汝手何敢 留之。」其為人所畏敬如此。

《夏侯亶傳》:「亶普通七年,為豫州、南豫二州刺史。壽春 久離兵荒,百姓多流散,亶輕刑薄賦,務農省役,頃之, 戶口克復。」

《陳慶之傳》:「慶之為北兗州刺史,會有妖賊沙門僧強 自稱為帝,土豪蔡伯龍起兵應之。僧強頗知幻術,更 相扇惑,眾至三萬,攻陷北徐州,濟陰太守楊起文棄 城走,鍾離太守單希寶見害,使慶之討焉。慶之受命 而行,曾未浹辰,斬伯龍僧強,傳其首。」

《廬陵威王績傳》:「績中大通三年為雍州刺史,多聚馬 仗,蓄養驍雄,金帛內盈,倉廩外實。」

《夏侯夔傳》:大通六年,夔為豫州刺史。豫州積歲寇戎, 人頗失業,夔乃帥軍人于蒼陵立堰,溉田千餘頃,歲 收穀百餘萬石,以充儲備,兼贍貧人,境內賴之。夔兄 亶先經此任,至是夔又居焉。兄弟並有恩惠于鄉里, 百姓歌之曰:「我之有州,頻仍夏侯。前兄後弟,布政優 優。在州七年,甚有聲績,遠近多附之。」

《裴邃傳》:邃為北梁秦二州刺史,開創屯田數千頃,倉 廩盈實,省息邊運,民吏獲安。乃相率餉絹千餘匹,邃 從容曰:「汝等不應爾,吾又不可逆納。」其絹二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