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恩,恤民隱,士之賢者詣門,以禮致之。朔朢會諸生學 宮講經,詢政僚屬,間有不善,反復告戒,俾之自新。民 輸租俾自概量,聞者相告,宿逋亦願償訟。至庭,溫詞 曉以理義,多退聽者,所至人繪而祠之。去之日,老穉 攀留涕泣,越境以送,思之如父母。饒久旱,入境雨至 湖積霖,入境即霽。凡禱必應。其至誠不獨感人,而亦 動天地鬼神。

單煦

按《宋史》本傳:「煦字孟陽,平原人。舉進士,知洛陽縣,轉 知昌州。時詔城蜀治,煦以蜀地負山帶水,一旦毀籬 垣而興版築,其費巨萬,非民力所堪。請但築土城,轉 運使即移諸郡。如其議。徙清平軍使,為御史臺推直 官。乞外遷,知濮、合二州。合居涪、漢間,夏秋患於淫潦, 煦築東隄以禦之。赤水縣鹽井涸,奏蠲其賦。累官光」 祿卿,卒。

趙崇憲

按《宋史趙汝愚傳》:「汝愚子崇憲,字履常,知江州。郡民 歲苦和糴,崇憲疏於朝,蠲之,且轉糴旁郡穀,別廩儲 之,以備歲儉。瑞昌民負茶引錢,新舊累積為一十七 萬有奇,皆困不能償,死則以責其子孫,猶弗貸。會新 券行,視舊價幾倍蓰,崇憲嘆曰:『負茶之民愈困矣。亟 請以新券一償舊券二』。詔從之。蓋受賜者千餘家,刻」 石以紀其事。修阪塘以廣溉灌,凡數千所。提舉江西 常平兼權隆興府及帥、漕司事。遷轉運判官,仍兼帥 事。

陳宓

按《宋史》本傳:「宓字師復,丞相俊卿之子。嘉定九年,知 南康軍。至官,歲大侵,奏蠲其賦十之九。會流民群集, 宓就役之,築江隄而給其食,時造白鹿洞,與諸生討 論。改知南劍州。時大旱疫,蠲逋賦十數萬,且弛新輸 三之一。躬率僚吏持錢粟藥餌戶給之,創延平書院, 悉倣白鹿洞之規。知漳州,未行,聞寧宗崩,嗚咽累日。」 亡何,請致仕。

趙景緯

按《宋史》本傳:「景緯,字德父,臨安府於潛人。景定元年, 知台州。至郡,以化民成俗為先務。首取陳述古諭俗 文書示諸邑,且自為之說,使其民更相告諭,諷誦服 行,期無失墜。約束官吏擾民五事。取《孝經庶人章》為 四言,詠贊其義,使朝夕歌之,至有為之感涕者。舉遺 逸車若水、林正心於朝,旌孝行,作《訓孝文》,以勵其俗。」 平重刑,懲譁訐,治豪橫。「建黃巖縣社倉六十有六,浚 河道九十里,築隄路三十里,節浮費,為下戶代輸秋 苗。」奏「蠲五邑坊河渡錢,期年之內,乞歸田里者。」再進 考功郎官。

黃震

按《宋史》本傳:「震字東發,慶元府慈溪人。撫州饑,起震 知其州,單車疾馳中道,約富人耆老集城中,毋過某 日。至則大書『閉糶者藉彊,糴者斬揭於市,坐驛舍,署 文書,不入州治,不抑米價,價日損,親煮粥食餓者,請 於朝,給爵賞旌勞者,而後入視州事。轉運司下州糴 米七萬石,震曰:『民生蹶矣,豈宜重困之,以沒官田三』』」 莊所入應之。若補刻《六經》《儀禮》,修復朱熹祠,樹晏殊 里門曰「舊學坊。」制祭社稷器,復風雷祀,勸民種麥,禁 競渡船,焚千三百餘艘,用其丁鐵創軍營五百間,皆 善政也。詔增秩,遂升提舉常平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