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1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從益請於大司農,為減一萬,民甚賴之,流亡歸者四 千餘家。未幾被召,百姓詣尚書省乞留,不聽。入授應」 奉翰林文字。踰月,以疾卒,年四十四。《葉人》聞之,以「端 午罷酒」,為位而哭,且立石頌德,以致哀思。

王浩

按《金史循吏傳》:「浩由吏起身,初辟涇陽令,廉白為關 輔第一。時西臺檄州縣增植棗果,督責嚴急,民甚被 擾,浩獨無所問。主司將坐之,浩曰:『是縣所植已滿其 數,若欲增植,必盜他人所有,取彼置此,未見其利』。其 愛民多此類。所在有善政,民絲毫無所犯。秦人為立 生祠,歲時思之。南遷後,為扶溝令。開興元年正月,民」 錢大亨等執縣官送款於北。大亨以浩有恩於民,不 忍加刃,日遣所知勸之降,浩終不聽,於是殺之無血。 主簿劉坦、尉宋乙並見害,棄屍道路,自春徂夏,獨浩 屍儼然如生,目且不瞑,烏犬莫敢近,殆若有神護者。

譚澄

按《元史良吏傳》:「澄字彥清,德興懷來人。幼敏穎,為交 城令,時年十九。有文谷水分溉交城田,文陽郭帥專 其利而堰之,訟者累歲莫能直,澄折以理,令決水均 其利於民。豪民有持吏短長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 以法治之。歲乙未,籍民戶,有司多以浮客占籍,及征 賦逃竄殆盡,官為稱貸,積息數倍,民無以償。澄入覲」, 因中書耶律楚材面陳其害,太宗惻然,為免其逋。其 私負者,年雖多,息取倍而止,亡民能歸者復三年。詔 下,公私便之。壬子,復大籍其民,澄盡削交城之不土 著者,賦以時集。甲寅,世祖還自大理,澄進見,留藩府。 凡遣使必以澄偕,而以其弟山代為交城令。

耶律伯堅

按《元史良吏傳》:「伯堅,字壽之,桓州人。氣豪俠,喜與名 士游,用薦舉入官,為工部主事。至元九年,轉保定路 清苑縣尹。初,安肅州苦徐水之害,訴於大司農司。大 司農司欲奪水故道,導水使東,東則清苑境也。地勢 不利,果導之,則清苑被其害,而水亦必反故道為災。 伯堅陳其形勢,圖其利害,要大司農司官及都守行」 視可否,事遂得已。縣西有塘水,溉民田甚廣,勢家據 以為磑,民以失利來訴,伯堅命毀磑,決其水而注之 田,許以溉田之餘月,乃得堰水置磑,仍以其事聞於 省部,著為定制。縣居南北之衝,歲為親王大官治供 帳於縣西,限以十月成。至明年,復撤而新之,吏得並 緣侵漁,其費不貲。伯堅命築公館以代供帳,其弊遂 絕。凡郡府賦役於縣,有重於他縣者,輒曰:「寧得罪於 上,不可得罪於下。」必詣府力爭之。在清苑四年,民親 戴之如父母。比去而猶思之,立石頌其德焉。擢為恩 州同知。

李有

按《岳州府志》有字仲芳,山西平陽人。泰定時宰華容, 嘗書「廉勤公慎恕」五字於壁以自儆。後遷臨湘,三年 政如華容。又遷高安、金谿,視華容、臨湘政如一日。在 金谿六年遷去,民咸為詩歌紀頌之,為立生祠。華容 孫宜有五字賦。

許義夫

按《元史良吏傳》:「『義夫,碭山人,為夏邑縣尹。每親詣鄉 社,教民稼穡,見民勤謹者,出己俸賞之,怠惰者罰之, 三年之間,境內豐足。後為封丘縣尹,值至正四年大 饑,盜賊群起,抄掠州縣。義夫聞賊至近境,乃單馬出 郊十里外迎之,見賊數百人,義夫力言:封丘縣小民 貧,皆已驚惶逃竄,幸無入吾境也』。言辭愿款,賊遂他」 往,封丘之民得免於難。

盧琦

按《元史良吏傳》:「琦字希韓,惠安人,登至正二年進士 第。十二年,稍遷至永春縣尹。始至,賑饑饉,止橫斂,均 賦役,減口鹽一百餘引,蠲包銀榷鐵之無徵者。已而 訟息民安。乃新學宮,延師儒課子弟,月書季考,文風 翕然。鄰邑仙遊盜發,琦適在邑境,盜遙見之,迎拜曰: 『此永春大夫也。為大夫百姓者,何幸之大乎?吾邑長 乃以暴毒驅我,故至此耳』。」琦因立馬喻以禍福,眾皆 投刃槊,請縛其酋以自新,琦許之。酋至,琦械送帥府, 自是威惠行於境外。十三年,泉郡大饑,死者相枕藉, 其能行者皆老幼扶攜就食。永春琦命分諸浮屠及 大家使食之,所存活不可勝計。十四年,安溪寇數萬 人來襲永春,琦聞,召邑民喻之曰:「汝等能戰則與之 戰,不能則我當獨死之爾!」眾皆感憤曰:「使君何言也! 使君父母,我民赤子,其忍以父母畀賊耶!且彼寇方 將擄掠我妻子,焚毀我室盧,乃一邑深仇也,今日之 事,有進無退,使君其勿以為憂。」因踴躍爭奮。琦率以 攻賊,大敗之。明日,賊復傾巢而至,又破之。大小三十 餘戰,斬獲一千二百餘人,而邑民無死傷者。賊大衂, 遂遁去。時兵革四起,列郡皆洶洶不寧,獨永春晏然, 無異承平時。十六年改調寧德縣尹而去。

文殊海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