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伍佐

按《寶慶府志》:「佐字文峰,新化人。弘治中,由鄉舉任河 南府通判。不尚威嚴,政勤撫字。四載,遷安寧知州。州 民多寄戶影射差徭,編籍申白,故弊悉除。轉贛州同 知,征屬縣龍南,連搗山巢,馘獲有功。總督潘中丞上 其績,陞思南知府。在任勸農桑,修學校,置祭器,驅虎 患,以目疾乞休。居官二十年,廉介不苟。歸家恬退自」 如,寄意詩文以自娛,郡邑守令罕見其面。著有《文峰 集》,祀鄉賢。

趙鶴

按《揚州府志》:「鶴字叔鳴,江都人。弘治丙辰進士,授戶 部主事,為尚書佀鍾所知。壬戌,天下大祲,鶴代草上 《寬恤事宜》。詔文武大臣會議,蠲諸不急,著為例。陞本 部郎中,督永平、山海、薊州糧草,兼視屯田,條上邊場 急務十六事。又以征收豆草積久腐敗,軍無實惠,奏 請折價貯庫,臨時和糴,以給軍需。其古北口等倉,儲」 不足以供游兵。請更番操練,有警調發。自是邊儲賴 焉。正德初,陞建昌知府。益府軍校有恣橫虐民者,捕 置之法,所治肅然。閹瑾以規賂不得,搜薊州耗糧事, 左遷南安同知。建昌民遮道泣留。南安所屬縣,流賊 竊發,鶴率兵往捕。渡河及半,賊要擊之,兵潰被執。鶴 呼曰:「寧殺我,勿戕百姓。」賊詢知鶴姓名,驚相謂曰:「趙 東衙好官,不可害!」翼至大宅,列几筵羅拜,擁其馬入 梅關。百姓迎歸,讙呼載道,其得人若此。庚午,擢金華 知府。在郡疏請廣折征、寬加派、備積貯諸事,人服其 敢言。歷二載,進山西提學副使,值外艱,不行。服闋,補 山東。或以其約士過嚴,為蜚語謗之,即上疏乞致仕 歸,築精舍江滸,日夕嘯詠其中。嘗編《維揚郡乘》,著《具 區文集》若干卷。

曹琚

按《廣東通志》:「琚字仲玉,郴州桂陽人。弘治丙辰進士。 正德三年知廣州,以教化為首務,作養生徒,性剛勁, 不為勢利所動。時中官有奉命覈帑者,勢灼甚,或勸 折節,琚曰:『拙禍猶淺,巧且深,吾寧拙無巧耳』。每事裁 抑之,中官不能堪,然亦畏沮,終不能加害。總督陳金 議征鴨埠以充軍餉,檄琚規畫之。琚約己便民,巡行」 七邑,覈實務舒民害。嘗得一木牌於番禺道中,視其 所書,則後山殘民也,自言被誣為盜,乞招撫以延旦 夕,即其事上於總督,招之,得男婦數百人,後山盜遂 靖。廣商例納引錢,舊多自私琚,薄收之,貯其三於庫 備賑濟,餘以代公費。又罷農民例納,曰:「是求仕而教 之貪也。」派料物解京者,舊為豪猾侵削不完,乃勾稽 加懲,且令州縣擇均徭之殷實者領焉,上下宜之。然 持法不撓,卒為當路所中,梧州府士民爭送之。

王鑾

按《明外史徐文溥傳》:「鑾字廷和,大庾人。正德三年進 士,授邵武知縣,入為都水主事,出轄徐沛閘河。十一 年,織造中官史宣過其地,索輓夫于沛縣,知縣胡守 約,給其半。宣怒,自至縣捕吏,鑾助守約與抗。宣誣奏 於朝,逮繫詔獄,以言官論救,輸贖還職,守約為民。已, 分司南旺,又捕誅中官廖堂姪廖鵬之黨。嘉靖初,遷」 武昌知府。鎮守中官李景儒歲進魚鮓多科率,鑾疏 請罷之。帝為飭景儒。楚府征稅,茶商重困。鑾謂稅當 歸官,力與爭。王詆為「毀辱親王。」鑾遂請終養,不待報 竟歸。後吏部坐以擅離職守,奪官。

毛思義

按《明外史張文明傳》:「思義,陽信人。官永平知府。正德 十三年,駕幸昌平,民間婦女驚避,哭聲相聞。思義下 令言:大喪未舉,車駕必不遠出。非有文書,妄稱駕至 擾民者,治以法。鎮守中官郭原與思義有隙,以聞,立 逮下詔獄,拘半載,謫雲南安寧知州。嘉靖中,累遷副 都御史,應天巡撫。」

祁敕

按《明外史循吏傳》:「敕字惟允,東莞人。父順,天順時廷 對擬第一,以姓名近御諱,抑寘二甲,終江西左布政 使,有聲於時。叔父頤,兄孜政皆舉於鄉。敏舉進士,終 戶部主事。敕以正德十二年擢第,授刑部主事。嘉靖 初,伏闕諍《大禮》,繫獄,廷杖獲釋。歷員外郎、郎中,善決 獄,為尚書胡世寧所器。八年,遷饒州知府,斥舞文吏」, 讞獄務得情,出無辜者百餘人。歲凶,請於上官,得蠲 常賦。嚴儲水法,修預備倉,革排門夫役,令下,人皆稱 便。增築鄱陽白馬隄、浮梁湖、白渠,民不擾而事集。常 議鑿井濟囚渴,忽泉湧東廡下,士民謂仁化所感,名 之曰「應德泉。」暇則詣學,集諸生講授,置籍以紀善惡, 而時周其匱乏。凡廟器射圃,咸為修治,弦歌俎豆,蔚 然可觀。月朔,令父老集社學,訓誡子弟,以所沒官田 為館穀資,且下其法於屬城,俾以為式。義士節婦,並 見褒禮。淮府官校橫恣,稍加誡諭,即謝過求自新。諸 舊例歲可入己者,悉為釐革。上官課治行,為列郡最, 士民咸歌頌之。十一年,詔造郊壇磁磚,刻期七十日。 或言「以土為質,飭之」以磁,可速就。敕不可,曰:「若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