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廟、壇壝、公廨、郵舍、河渠、隄防之屬,靡不繕修,一如令 甲。八年入朝,太祖嘉其績,賜宴禮部,遣還郡,諭之曰: 「政成當顯用。」先是,曹縣知縣程貢以不職為克勤所 笞,銜之。是年八月,訐《克勤》於朝,詔遣御史按問。御史, 貢故人,欲實其奏,廉察兩月無所得,乃捕吏卒酷掠 之,誣以「私用倉中炭葦,時方十月,固未嘗附火,葦則 苫公宇,實非私用。」時帝用法嚴,竟被逮。民號呼若失 父母,至則下獄。子孝孺上書政府請代,政府不為奏, 遂輸作江浦。明年,空印事起,又被逮。至十月,竟死於 西市,年五十有一。克勤篤於孝友,方亂時,徒跣負母 逃山中,血流至踵。訓兩弟,終身未嘗失色。與人交,洞 見肺腑。自奉簡素,一布袍十年不易。行縣以食具自 隨,鄰郡守因童子進二木瓜,笞童子而還之。鄉人為 饒陽令,以潯鴈侑書,卻不受。同列以事奪俸,朝夕延 與共食,久而不衰。晚年益畏慎,晝所行事,夕必告於 天,俯仰皆無愧怍。論者謂克勤非獨循吏,亦醇儒也。 子孝聞、孝孺。孝聞十三喪母,蔬食終制。孝孺自有傳。

王宗顯

按《明外史》本傳:「宗顯,和州人,僑寓嚴州。胡大海克嚴 州,得宗顯,禮遇之。及進攻婺州不克,城蘭谿而守之, 置宗顯幕中。太祖以婺州久不下,親視師,師壁蘭谿, 大海以宗顯見太祖曰:『我鄉里也』。因命至婺,城覘敵, 委寄甚密。宗顯潛行客舊識家,盡得城中虛實及諸 將短長,還白太祖。太祖甚喜曰:『我得婺,以爾為知府』。」 進攻城不即下。而樞密同僉甯安慶與守將帖木烈 思內貳,夜遣都事縋城詣軍前請降,開東門納兵,與 宗顯所刺事合,城已下改婺州為寧越府,以宗顯知 府事。宗顯故儒者,博涉經史,於是首開郡學,聘名士 葉儀、宋濂為《五經》師,戴良為學正,吳沈、徐原等為訓 導。自兵興以來,學校久廢,至是始聞絃誦之聲。無不 忻悅。未幾卒官。

王觀

按《明外史》本傳:「觀字尚賓,祥符人。性耿介,儀度英偉, 善談論。由鄉薦入太學,擢知蘇州府。公廉有威,發奸 摘伏,民憚若神。有黠吏錢英,屢陷官長,莫敢誰何,觀 縛至庭,捶殺之,自是奸豪屏跡。事聞,太祖遣行人齎 敕褒之,勞以御酒。歲大侵,民多逋賦,部使者督趣甚 急,觀乃延諸富人集郡衙飲食之,使量出貸,代貧民」 償所負。辭指誠懇,皆驩然應教,逋賦以完。朝廷嘉其 能,以觀榜勵天下。與觀同守蘇者,前有李亨、魏觀,後 有姚善、況鍾,皆賢稱。姑蘇五太守,並祀學宮。

王興福

按《明外史王觀傳》:時守郡有名者,又有王興福、蘇恭 讓。興福,隨人,初守徽州,有善政,遷知杭州。時杭初附, 人心未安,興福善於撫輯,寬簡不苛,民甚德之。秩滿 當遷,郡人遮道攀留,興福諭遣之,曰:「非余能惠父老, 父老自善守法令耳。」太祖嘉之,擢吏部尚書。坐事左 遷西安知府,卒官。

蘇恭讓

按《明外史王觀傳》:「恭讓,玉田人。舉聰明正直,任漢陽 知府。為治簡而明,嚴而不苛。郡有重役,輒詣上官,反 覆陳說,多得減省,民蒙其利。而知漢陽縣者趙庭蘭, 徐人,亦能愛民任事,朝廷嘗遣使徵陳氏散卒,他縣 多以民丁應,庭蘭獨言其縣無有,民以不擾。故漢陽 人言郡守則稱恭讓,言縣令則稱庭蘭。」

呂文燧

按《明外史》本傳:「文燧,字用明,永康人。元末,處州盜起, 文燧散家財,募壯士,得三千人,將之,與盜連戰,破走 之,復縣城。元人三授以官不受。太祖定婺,置永康翼, 以文燧為左副元帥兼知縣事。尋召為營田司經歷, 擢知廬州府。浙江平,徙知嘉興府。會松江民作亂,襲 嘉興,文燧柵內署,率壯士拒守,而請援於李文忠,移」 兵擒之。諸將因欲屠城,文燧爭曰:「據城者賊也,民何 罪!」釋不問。滿三載,入朝,奉詔持節諭闍婆國。次興化, 疾卒。明年,嘉興佐貳以下坐鹽法死者數十人。有司 嘗署名公牘者,例籍其家。帝曰:「朕知呂文燧誠信,必 不為奸利,且歿於使事,可念也。」特命勿籍。

胡器

按《臨江府志》:「器字士璉,峽江人。貢升太學,授雲南普 安軍民府通判。時南夷新附,諭以禮教,擢泉州知府, 綽有惠政。每判死刑,恆鬱鬱不樂。或問其故,曰:『吾為 民父母,不能化民以德政致民。此地倉庫火風猛,眾 莫能措。器稽首,火尋滅。永樂初,與修書內閣,陞貴州 按察使。尋召為國子祭酒,兼攝通政事。致仕歸。有《樸 庵集》』。」

何士英

按《金華府志》:「士英,字子文。洪武中,舉人材,授知平涼 府。以親老乞歸,忤旨,謫廉州判官。臨民廉謹,再乞歸 養。永樂初,起知平涼府,編氓相慶,以為重,得慈父母。 會主者較郡庾,虧數千石,士英方自劾,民爭輸之如 數。考滿去,父老遮留載道。安府以詩送行,有『前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