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擢腎,如累黍而合尺度焉。針芥不投,無以服才士之 心。若舍尺牘而他問,以名器假人,將無以塞囂陵詬 誶之口。況身實脂潤恇怯錞處猥,繩人以孝廉方正 剛大侃直之概,則己自覺其不情,而人亦「不信,噫談 何容易?」公已奉命督晉中學,乃上疏極言諸監督使 者當罷狀甚切直,聖主未即報可,業心俞之。後卒如 公言。二三子中之津津然瞻雲望日,豈在條教號令 哉!記先是,檄纔下,郡縣皆腆膴奔走,議為地,不遑啟 處。比公至,父兄子弟、知交親故各寂然斂己約束而 聽試焉。此何以故?試已無賢不肖,如獲所欲得,媸者 顧影自憎,無鹽嫫姆,乃有怨鑑者乎?爭自琢磨,恥借 齒牙,況買刺且以貨取也。握三才之璽,進退人才,凜 然罔敢干以私,二千石而下,無得關一語以延諸生。 堂下字櫛句比,沖粹恬夷,上下各相喻于無言。使者 雖貴,倨居然廣文耳。所入幾何,悉括以餼諸生。授館 致餐,臨視諸生病,謹致藥餌。諸生感且泣數行下。己 即屏逐諸騎造諸生,諸生無一刻荒于嬉者。諸生入 室,問字蕭然,兩蒼頭供餰粥,圖書襆被,外無長物。相 視而駭,退而相語,皆太息。豈必在執經問難哉?公奉 朝廷之法,洽以父兄子弟之情,提聖賢之精神,通帖 括之志氣,三年兩課之制,期人以百年名世之業,侃 直廉靜之躬,悚革後先愧恥奔競之習,教之所係,固 不重歟?余嘗謂「學使者在作士,又在養士。」作直風草 之機,今者殆可謂養士矣。昔胡安定湖州之學最善, 宋慶曆始建太學,有司請下湖州請安定之法,以為 《太學法》,至著為令。余謂不然,即取湖州之法,然非安 定,則其法亦如往者奉例承款而已,得如侍安定左 右邪?後嘉祐年,用有司言,遷先生太學中允,居太學, 然此非卿大夫責也。諸生因感慨後先升降之際,請 記其事。書院廡下,以致教化轉移之機,原無難易。如 逸少云:「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將無有感于斯文。 公諱繼咸,字臨侯,乙丑進士,甲戌督晉中學,江西袁 州府宜春縣人記

《與楊玉泉提學書》
王維楨

使至,辱及華翰,因悉節旄入關。秦士子望風抃蹈,若 將丕變,更益歲年,其績效可睹已。秦中先輩名家,務 敦本實,已乃衍而為詞,故各皆有就。近世學者,迂視 前哲,顓趨捷徑,掇摭《六經》細碎之語,點綴湊泊,眩觀 競進,此習且十年不有中興君子振刷之,弗可改也。 夫《六經》為議道之祖,乃學者不求觀理而務勦詞,所 謂「截華而亡實」者也。流而靡止,將害道蠹政,不直為 文之弊,而僕竊懼焉。違侍漸遠,式申卑戀,併附夙慨 如此,伏惟鑒教。春盡,聞有榆塞之行,塞上氣候與內 地殊,幸節慎為國,不勝惓惓。

督學部藝文二

《柳博士自太常出提舉江西儒學來訪宿山中》

元吳萊

一掃空山鹿豕蹤。車如流水馬如龍。黃麾法仗知宸 輦。青史勳名問景鐘。宣室受釐端有召。曲臺傳禮尚 為容。少年作賦將投獻。東北孤雲是岱宗。

《慶黃晉卿任江浙儒學提舉》
薛元曦

憶昨追隨到上台,鼇頭先奪錦標回。道人獨寶籠鵝 帖,天子曾驚倚馬才。禮以「二儀」宗《太極》,名因三賦重 「蓬萊。」只今教雨司吳越,絕勝文翁化蜀來。

《寄應寧提學用留別韻》
明·李東陽

天上詞垣近省闈,十年毛羽愛追飛。南池水暖鶤重 化,西華風高鴈未歸。絕足風塵須獨步,初心道德肯 相違。網羅剩有求才意,未放山林老布衣。

《送馬公順視學湖南》
何景明

洞庭雲夢眼中寬,襄國荊門掌上看。三楚樓臺皆壯 麗,萬年江漢自波瀾。煙花白日空愁暮,鴻鴈青春尚 避寒。莫道秦川歸未得,人間今日路行難。

《送馮汝言學憲之浙江》
李攀龍

儒臣奉詔外臺居,況復揚波海晏如。門下美材收竹 箭,臥中高士羨挏廬。山川半入《吳都賦》,風俗兼傳《越 絕書》。始信工文官自達,主恩垂老不曾疏。

《送張企翱之廣東提學》
陸容

「天語遙將度嶺南,一方師表羨君堪。」潛回風俗觀新 政,樂育英才副昔談。愛護襟期同鄭老,能詩標格近 羅含。少年科第曾誰負,大好文章每自慚。好士一生 心耿耿,閱人多中目耽耽。芹宮會講晨留榻,柏府程 書晚駐驂。道路漫從瀧吏問,姓名先得峒民諳。蠻音 啁哳初難辨,海味珍奇素所甘。畫鼓發船馴巨鱷,青 衿擁座聽春蠶。文身俗在能無教,可語僧來不放參。 龍墨污脣閑吮筆,廌冠籠髮老勝簪。敷文聖代今同 契典禮儀。「夙陋聃。逢石只應呼丈拜,歃泉寧復侶 渠貪。花明蕉荔供行色,味雜檳蔞當酒酣。故國乾坤 惟欠雪,莫年山水定工嵐。清風入誦炎蒸散,化雨隨 車槁瘁覃。駿骨收時忘牝牡,色絲成後看青藍。贈行 已乏金兼百,餞飲何妨爵過三。往事莫言溫室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