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月己巳,賜孔彥縉一品金織衣。呂震言,衍聖公是 二「品,如旨賜之,過矣。」上曰:「朝廷用孔子之道治家國 天下,今孔子之徒在官有一品服者。孔子之後襲封, 承先師之祀,服之何過?且先帝時,五品儒臣有賜二 品服者,亦何過哉?其賜之,用稱朕崇儒之意。」

按《春明夢餘錄》:「衍聖公府在皇城西太僕寺街,仁宗 初,諭四裔來貢,皆有公館,先聖子孫乃寓民舍,無以 示崇尚之意。乃賜府第。」

仁宗洪熙元年衍聖公赴京封其妻夏氏為夫人

按《明會典》:「洪熙元年,衍聖公進表赴京,欽賜羊一隻, 鵝三隻,酒十瓶,麪二十五斤,茶鹽醬各二斤,油燭二 十枝。」

按《闕里志》:「元年正月十三日,封衍聖公孔彥縉妻夏 氏為夫人。制曰:『朕致敬先師,施及厥後,至其家室,亦 有褒榮者,所以廣崇儒重道之恩也。先聖五十九代 孫孔彥縉,受命先帝,襲封衍聖公,歲時來朝,雍容進 退,朕用嘉之,厚其禮遇。其妻夏氏內助克賢,而未有 封命,今從其夫之貴,封為夫人。凡天下後世有事於』」 修齊治平者,皆誦法孔子,矧配孔子之孫。可不慎哉! 可不敬哉!益懋率履,毋忝於家。

宣宗宣德四年定衍聖公下程順天府辦送

按《明會典》:「宣德四年,衍聖公到京,欽賜羊一隻,鵝二 隻,酒六瓶,麪二十斤,茶鹽醬各二斤,油燭十枝。」自後 俱照此例。舊屬膳部辦送。今皆行順天府辦。

英宗正統元年六月詔凡先聖子孫寓流他處所在俱免差役

按:《明大政紀》云云。

代宗景泰二年幸學召衍聖公率三氏子孫觀禮

按《兗州府志》:「景泰二年,上幸太學,召衍聖公彥縉,率 三氏子孫觀禮,賜一品服。是後遂著為令。」

景泰六年,贈六十世孫承慶爵「衍聖公」,以六十一世 弘緒襲封。

按《闕里志》:「六十代承慶,彥縉長子,未襲爵而卒。景泰 六年十二月,贈襲封衍聖公,命以六十一代孫承慶 長子弘緒襲封衍聖公,時年八歲,延入內殿,特賜金 鈕麒麟圖書御篆『謹禮崇德』四字。亦異數也。」

憲宗成化元年令三氏學三年貢一人優免孔氏地糧

按:「《明會典》:凡三氏歲貢。成化元年,令三氏學三年貢 一人,提學官考試起送。」

按《曲阜縣志》:「元年蠲免孔氏地糧一百一十六頃五 十六畝四分。」

成化五年,衍聖公有罪,逮問免繫。

按《明大政紀》:五年二月,大學士彭時等奏:「衍聖公孔 弘緒貪淫暴虐,宜置之法。但弘緒為先聖嫡孫,今宜 從厚。伏望念先師功德在萬世,律有八議,弘緒正合 應議之例。」上曰:「弘緒罹法,殊玷家聲。卿等欲彼散行 就逮,雖非所以處弘緒,而於孔氏之道則得矣。其勿 繫之。」

成化六年,詔「以孔弘緒弟權襲衍聖公。」

按《明大政紀》六年五月,國子監丞李紳奏,「前衍聖公 弘緒,自幼失學,長狎群小,以致干冒刑憲。聖明念先 聖後裔,特加寬宥,革職為民,命其弟弘泰襲封。然教 之不豫,將復蹈前轍。伏望留之京師,俾隨侍班行,伏 睹禮制,退則從游太學,親近師儒,俟其學成,遣歸奉 祀。」禮部覆奏:「著弘泰在監讀書一年,然後許歸,朔朢 隨班朝參。」從之。

按《闕里志》:「六年五月,以六十一世孫弘泰襲封衍聖 公。」弘泰,弘緒弟,緒子聞韶尚在襁褓,權以弟襲封。 成化十六年兵部題准:衍聖公入朝回日,付馬快船 裝送。

按《明大政紀》:十六年七月,兵部尚書余子俊題「衍聖 公入朝,應付馬快船,從之。」先是衍聖公每歲赴京朝 賀,沿途水陸驛傳,起中馬站船廩給,回日無馬快船 裝送,而張真人往回水陸,起上馬站船廩給,且有馬 快船從之。蓋其時方崇道教,而內官梁芳、左道李孜 省輩方用事,故致隆於其所尊如此。及郎中陸容言 於余子俊,欲優厚之。子俊慨然曰:「是義舉也。」即日題 允。自是,衍聖公往回,陸路得騎上等馬,回日應付馬 快船裝送。

孝宗弘治十六年仍以六十二世孫聞韶襲衍聖公以次子襲五經博士奉述聖祀

按《闕里志》:「六十二代聞韶,弘治十六年襲封衍聖公。 先是,巡撫都御史徐源奏,聞韶係孔子六十二代孫, 次當襲封。上曰:『崇儒重道,莫先於孔氏,其亟行之』。事 下吏部,遣官詣闕里傳召命。是歲九月入覲,襲封焉。 擇日上表陳謝如儀。上益思所以褒崇之者,特遣中 貴人持玉帶一、麒麟文綺一以賜,仍𢌿之璽書,以侈」 其事。述聖子思子書院在兗州府鄒縣南門外,舊名 「中庸精舍」,相傳即《孟子》受業處也。亦於十六年題准, 世以衍聖公次子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奉子思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