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左右》因有諸侯子得行朝義而卒不成朝禮,故繫于母而曰「朝其子。」

按《史記·杞世家》:「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

徐廣曰:《世本》曰:「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按德公宜作惠公姑容立在僖二十二年桓公前尚有成公十八年注詳惠王四年

襄王五年「夏四月,齊侯、宋公、陳侯、魯侯、衛侯、鄭伯、許 男、曹伯會于鹹。」

按《春秋僖公十三年》。按《左傳》,十三年「夏,會于鹹,淮 夷病杞故,且謀王室也。」

襄王六年春,諸侯城杞緣陵。

按《春秋》僖公十四年。按《左傳》十四年春,「諸侯城緣 陵而遷杞焉。」不書其人,有闕也。

緣陵:邑辟淮夷,遷都于緣陵闕。謂器用不具,城池未固而去,為惠不終也。澶淵之會,既而無歸,大夫不書,而國別稱人,今此總曰「諸侯」,君臣之辭。不言城杞,杞未遷也。

按《公羊傳》十有四年春,「諸侯城緣陵。孰城之?城杞也。 曷為城杞滅也。孰滅之?」蓋徐、莒脅之。曷為不言徐、莒 脅之?為桓公諱也。曷為為桓公諱?上無天子,下無方 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 也。然則孰城之?桓公城之。曷為不言桓公城之?不與 諸侯專封也。曷為不與?實與而文不與。文曷為不與? 「諸侯之義,不得專封也。」諸侯之義不得專封,則其曰 「實與之何?」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 者,力能救之,則救之可也。

襄王十五年「冬十一月,杞子薨,弟姑容立。」

按《春秋》僖公二十三年。按《左傳》,二十三年,冬十一 月,杞成公卒。書曰「子,杞夷也。」不書名,未同盟也。凡諸 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赴以名則亦書之,不然則 否,辟不敏也。

襄王十九年春「杞子朝于魯。秋八月,魯公子遂帥師 入杞。」

按《春秋》僖公二十七年。按《左傳》,二十七年春,杞桓 公來朝,用夷禮,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秋入杞,責 無禮也。

襄王二十年「秋杞伯姬歸寧于魯。」

按:《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襄王二十三年冬杞伯姬求婦于魯。

按:《春秋》僖公三十一年。

頃王四年春杞伯朝于魯。

按《春秋》文公十二年。按《左傳》,十二年春,杞桓公來 朝,始朝公也,且請絕叔姬而無絕昏。公許之。二月,叔 姬卒。

定王十六年春,魯伐杞。

按:《春秋》宣公十八年。

定王二十年春三月,杞伯朝于魯。

按《春秋》成公四年。按《左傳》,四年,春三月,杞伯來朝, 歸叔姬故也。

定王二十一年春正月,「杞叔姬歸于魯。冬十二月己 丑,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伯、邾子、杞伯同 盟于蟲牢。」

按:《春秋》成公五年。

簡王二年「秋,楚伐鄭。晉侯、齊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 莒子、邾子、杞伯救鄭。八月,同盟于馬陵。」

按《春秋成公七年》。按《左傳》,七年,秋「楚子重伐鄭,師 于氾,諸侯救鄭,鄭共仲、侯羽軍楚師,囚鄖公鍾儀,獻 諸晉。」八月同盟于馬陵,尋蟲牢之盟,且莒服故也。 簡王四年,春正月,杞伯逆叔姬之喪于魯,晉侯、齊侯、 宋公、魯侯、衛侯、鄭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 按《春秋成公九年》。按《左傳》,九年春「杞桓公來逆叔 姬之喪,請之」也。杞叔姬卒為杞故也。逆叔姬為我也。 《簡王十三年》秋「杞伯朝于魯。」

按《春秋》成公十八年。按《左傳》十八年「秋,杞桓公來 朝,勞公,且問晉故,公以晉君語之,杞伯於是驟朝于 晉而請為昏。」

簡王十四年「夏齊崔杼魯仲孫蔑曹人邾人杞人次 于鄫。」

按《春秋》襄公元年。按《左傳》,元年「夏五月,晉韓厥、荀 偃帥諸侯之師伐鄭,入其郛,敗其徒兵于洧上。於是 東諸侯之師次于鄫,以待晉師。晉師自鄭以鄫之師 侵楚焦夷及陳。晉侯、衛侯次于戚,以為之援。」

靈王五年「春三月壬午,杞伯姑容薨,子丐立。秋,葬杞 桓公。」按世家桓公立十七年春秋桓公立七十年 按《春秋》襄公六年。按《左傳》,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 以名,同盟故也。」

靈王八年「冬,晉侯、宋公、魯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 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伐鄭。十二月己亥,同 盟于戲。」

按《春秋》襄公九年。按《左傳》,九年,「冬十月,諸侯伐鄭。 庚午,季武子、齊崔杼、宋皇鄖從荀罃、士丐門于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