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一百十卷目錄

 三恪部彙考二

  周一

  陳

官常典第一百十卷

三恪部彙考二

周一

武王克商,始封媯滿於陳,以備三恪。

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子產曰:『昔虞閼父為周陶正, 以服事我先王。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 也,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 按《史記周本紀》:「武王十一年,伐紂,罷兵西歸,追思先 聖,王乃褒封帝舜之後於陳。」

正義曰:《括地志》云:「陳州宛丘縣在陳城中,即古陳國也。」帝舜後遏父為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器用,封其子媯滿於陳,都宛丘之側。

按《陳世家》,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為庶人 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媯汭,其後因為氏姓,姓媯氏。舜 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夏后之時,或失 或續。至於周武王克殷紂,乃復求舜後,得媯滿,封之 於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

索隱曰:按《左傳》,「虞遏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武王。」杜註,「遏父,舜之後。陶正,官名,是生滿者也。」

按《路史》:「胡,舜裔也,歸姓胡公,世不淫。至虞閼父,為周 陶正,武王配其子胡公滿以太姬,錫之媯姓,與肅慎 之瑤,復之於陳,以備三客。」

厲王二十四年,陳侯圉戎薨,子寧立。按世家自胡公至慎公無年可

考「幽公」 以下,始紀年數。今按《左傳》,桓五年為陳桓公卒之年,逆推至陳幽公寧,則寧之立當在是年。

按《史記·陳世家》:「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 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為孝公。孝公卒,子 慎公圉戎立。」慎公當周厲王時。慎公卒,子幽公寧立。 幽公十二年,周厲王奔於彘。按厲王三十七年流于彘應為幽公十三年 厲王四十七年,陳侯寧薨,子孝立。按寧自厲王二十五年紀元至此得

二十三年

按《史記陳世家》:「幽公寧二十三年卒,子釐公孝立。釐 公六年,周宣王即位。」按此為初立之六年實紀元之五年 宣王三十二年,陳侯孝薨,子靈立。按孝自厲王四十八年紀元至此得

三十六年

按《史記·陳世家》:「釐公孝三十六年卒,子武公靈立。 幽王元年,陳侯靈薨,子說立。」按靈自宣王三十三年紀元至此得十五年 按《史記陳世家》:「武公靈十五年卒,子夷公說立。是歲 周幽王即位。」

幽王四年,陳侯說薨,弟燮立。按說自幽王二年紀元至此得三年 按《史記·陳世家》:「夷公說三年卒,弟平公燮立。平公七 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周東徙,秦始列為諸侯。 平王十六年,陳侯燮薨,子圉立。」按燮自幽王五年紀元至此得二十三年 按《史記·陳世家》:「平公燮二十三年卒,子文公圉立。 平王二十六年,陳侯圉薨,子鮑立。」按燮自平王十七年紀元至此得十

按《史記·陳世家》:「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十年,文公 卒,子桓公鮑立。桓公二十三年,魯隱公初立。」

桓王元年夏,宋、陳、蔡、衛伐鄭。秋,陳人執衛州吁。 按《春秋》隱公四年。按《左傳》,四年春,衛州吁弒桓公 而立。宋殤公之即位也,公子馮出奔鄭,鄭人欲納之。 及衛州吁立,將修先君之怨於鄭,而求寵於諸侯,以 和其民,使告於宋曰:「君若伐鄭,以除君害。君為主,敝 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衛國之願也。」宋人許之。於是陳、 蔡方睦於衛,故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圍其東門, 五日而還。州吁未能和其民,厚問定君於石子。石子 曰:「王覲為可?」曰:「何以得覲?」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陳、 衛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厚從州吁如陳。石碏 使告於陳曰:「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 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陳人執之,而請涖於衛。九月, 衛人使右宰醜涖殺州吁於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 涖殺石厚於陳。 《桓王》三年夏五月,鄭侵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隱公六年:夏五月庚申,鄭伯 侵陳,大獲。往歲鄭伯請成於陳,陳侯不許。五父諫曰: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陳侯曰:『宋、衛實難,鄭 何能為』?」遂不許。

桓王四年「冬十二月,陳及鄭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隱公七年冬,陳及鄭平。十二 月,陳五父如鄭涖盟。壬申,及鄭伯盟。歃如忘,洩伯曰: 「五父必不免,不賴盟矣。」鄭良佐如陳涖盟,辛巳,及陳 侯盟。亦知陳之將亂也。鄭公子忽在王所,故陳侯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