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宗居燕邸及潮河,順宗俱在侍。稍長,世祖賜女侍郭 氏,後乃納后為妃,生武宗及仁宗。大德九年,成宗不 豫,卜魯罕皇后秉政,遣仁宗母子出居懷州。十年十 二月,后至懷州。十一年正月,成宗崩。時武宗總兵北 邊,左丞相答剌罕哈剌哈孫陰遣使報仁宗,與后奔 還京師。后與仁宗入內哭,復出居舊邸,朝夕入奠,即 遣使迎武宗還,以五月即位。先是,太后以兩太子星 命,付陰陽家推算,問所宜立。對曰:「重光大荒落有災, 旃蒙作噩長久。」重光為武宗生年,旃蒙為仁宗生年。 太后頗惑其言,遣近臣朵耳諭旨武宗曰:「汝兄弟二 人,皆我所出,豈有親疏?陰陽家所言運祚修短,不容 不思也。」武宗聞之默然,進《康里脫》脫而言曰:「我捍北 邊十年,又嗣次居長。太后以星命為言,茫昧難信。使 我設施合於天心民望,雖一日之短,亦足垂名萬世, 何可以陰陽家言而乖祖宗之託哉!」脫脫以聞,太后 愕然曰:「修短之說,雖出術家,吾為太子遠慮,所以深 愛太子也。太子既如是言,今當速來耳。」詳見《康里脫 脫傳》中。五月,武宗「既立,即日尊太后為皇太后,立仁 宗為皇太子,三宮協和。十一月,帝朝太后於隆福宮, 上皇太后玉冊、玉寶。」

武宗至大元年為皇太后建興聖宮造寺於五臺山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元年三月丁卯建興聖宮給鈔五萬錠絲二萬斤十月癸未皇太后造寺五臺山

摘軍六千五百人供其役。

至大二年,太后至五臺山,立興聖宮財賦總管府,以 太后疾,釋囚。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二年三月「乙丑,敕高麗王從 太后之五臺山。夏四月辛酉,立興聖宮江淮財賦總 管府。」五月「丁亥,以通政院使憨剌合兒、知樞密院事, 董建興聖宮,令大都留守養安等督其工。冬十月乙 丑,以皇太后有疾,詔天下釋大辟百人」按《順宗昭 獻元聖皇后傳》:「二年正月太后幸五臺山,作佛事,詔 高」麗王璋從之。四月,立興聖宮江淮財賦總管府,以 司太后錢糧。

至大三年,上皇太后尊號,告廟,肆赦。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三年「二月甲子,以上皇太后 尊號告祀南郊。乙亥,以上皇太后尊號告祀太廟。冬 十月戊申,帝率皇太子諸王群臣朝興聖宮,上皇太 后尊號曰儀天興聖慈仁昭懿壽元皇太后。辛酉,以 皇太后受尊號,赦天下。壬申,雲南省丞相鐵木迭兒 擅離職赴都,有旨詰問,以皇太后旨貸免,令復職。」 按《順宗昭獻元聖皇后傳》,「三年四月以興聖宮鷹坊 等戶四千分處遼陽,建萬戶府統之。」

至大四年,仁宗以太后命即位,車駕還都。太后戒「勿 擾民」,為太后置群牧監。

按《元史仁宗本紀》:「至大四年三月庚寅,即皇帝位於 大明殿,受諸王百官朝賀。詔曰:『惟昔先帝事皇太后, 撫朕眇躬,孝友天至。由朕得託順考遺體,重以母弟 之嫡,加有削平內難之功,於其踐祚,曾未踰月,授以 皇太子寶,領中書令、樞密使,百揆機務,聽所總裁,於 今五年。先帝奄棄天下,勳戚元老咸謂大寶之承,既 有成命,非與前聖賓天而始,徵集宗親,議所宜立者, 比當稽周、漢、晉、唐故事,正位宸極。朕以國恤方新,誠 有未忍,是用經時。今則上奉皇太后勉進之命,下徇 諸王勸戴之勤』。」三月十八日,於大都大明殿即皇帝 位。閏七月甲辰,車駕將還大都,太后以秋稼方盛,勿 令鷹坊、駝人、衛士先往,庶免害稼擾民。敕禁止之。九 月丁巳,奉太后旨,以永平路歲入除經費外,悉賜魯 國大長公主。冬十月壬辰,置群牧監,秩正三品,掌興 聖宮位下畜牧。

仁宗延祐二年三月庚午帝率諸王百官奉玉冊玉寶加上皇太后尊號

按:《元史仁宗本紀》云云。

文宗至順三年寧宗即位奉玉冊玉寶尊皇后不答失里弘吉剌氏為皇太后御殿受朝賀寧宗崩定策立順帝

按《元史寧宗本紀》:至順三年八月「己酉,文宗崩於上 都,皇后導揚末命,申固讓初志傳位於明宗之子。時 妥懽帖睦爾出居靜江,帝以文宗眷愛之篤,留京師。 太師太平王、右丞相燕鐵木兒請立帝以繼大統。於 是遣使徵諸王會京師,中書百司政務,咸啟中宮取 進止。甲寅,中書省臣奉中宮旨,預備大朝會,賞賜金 銀幣帛等物。」九月辛巳。修皇太后儀仗。十月庚子。帝 即位於大明殿。大赦天下。乙巳。造皇太后玉冊玉寶。 丁未皇太后命作兩宮幄殿。車乘供帳。十一月「甲戌。 遣宿衛官阿察赤以上皇太后玉冊。告祭南郊。中書 平章政事伯撒里告祭太廟。」戊寅。奉玉冊玉寶。尊皇 后曰皇太后。皇太后御興聖殿受朝賀按《順帝本 紀》,至順三年十一月,寧宗崩,燕鐵木兒復請立燕帖 古思。文宗后曰:「吾子尚幼,妥懽帖睦爾在廣西,今年 十三矣,且明宗之長子,理當立之。」乃命中書左丞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