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詔有司歲奉金千兩、銀五千兩、重幣五百端、絹二千 疋、綿二萬兩、布五百疋」、錢五萬貫,他所應用,內庫奉 之,毋拘其數。上月或五朝、六朝而后,愈加敬儉,見諸 大長公主,禮如平時。惇睦九族,恩紀皆洽。尢惡聞人 過,諛佞之言無所得入。恕以容物,未嘗見喜慍。然御 下公平,雖至親無所阿徇。

章宗明昌元年帝屢朝隆慶宮詔正旦先賀太后然後進酒以服未闋不許禮官奉上冊寶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以世宗 喪,不受朝賀,上朝於隆慶宮,是月凡四朝。二月甲辰, 朝於隆慶宮,是月凡四朝。三月丙辰,還都,朝於隆慶 宮,是月凡六朝。夏四月甲申朔,朝於隆慶宮,是月凡 四朝。五月朝於隆慶宮,是月凡三朝。六月壬辰,奉皇 太后幸壽慶寺。秋七月庚午,朝於隆慶宮,八月戊子」, 朝於隆慶宮,是月凡三朝。九月庚申,朝於隆慶宮。冬 十月戊子,朝於隆慶宮。十一月己卯,朝於隆慶宮。是 月凡五朝。十二月乙巳,朝於隆慶宮。丙午,詔有司,正 旦可先賀隆慶宮,然後進酒。按《顯宗孝懿皇后徒 單氏傳》,明昌元年,禮官議以五月奉上冊寶,后弗許。 上屢為之請,后曰:「今世宗服未終,遽衣錦繡、佩珠玉, 於禮何安?當俟服闋行之。」上諭有司曰:「太后執意甚 堅,其待來年」

明昌二年,皇太后不豫,帝殷勤侍疾,尋崩。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二年春正月乙卯,皇太后不 豫,自是日往侍疾,丙夜乃還。辛酉,皇太后崩。丙寅,以 左副都點檢廩等報哀於宋、高麗。夏四月乙酉,葬孝 懿皇太后於裕陵。九月丁未朔天壽節,以皇太后喪 不受朝。」按《顯宗孝懿皇后徒單氏傳》,明昌二年正 月崩於隆慶宮,年四十五,諡曰孝懿,祔葬裕陵。后好 詩《書》,尢喜《老》《莊》,學純淡清懿,造次必於禮。逮嬪御以 和平,其有生子而母亡者,視之如己所生,慈訓無間。 上時問安,見事有未當者,必加之嚴誡云。

明昌三年皇太后小祥有司請依世宗忌辰故事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三年春正月乙巳朔,以皇太 后喪,不受朝。丙戌以孝懿皇后小祥。尚書省請依明 昌元年世宗忌辰例,諸王陪位,服慘素,去金玉之飾, 百官不視事,禁音樂屠宰。從之。」

承安元年以禮官言不行追冊禮

按《金史章宗本紀》:承安元年夏四月甲戌,尚書省以 趙承元言,請追上孝懿皇太后冊寶,然後行諡冊禮。 禮官執奏,「尊皇太后已詔示中外,無追冊禮,從之。」

衛紹王至寧元年八月被弒宣宗即皇帝位九月辛未詔追尊皇妣為皇太后

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按《顯宗昭聖皇后劉氏傳》: 「后遼陽人,大定元年選入東宮,時年二十三。三年三 月十三日,宣宗生,是日大雨震電,后驚悸得疾,尋卒。 承安五年,贈裕陵昭華。宣宗即位,追尊為皇太后,升 祔顯宗廟,追諡昭聖皇后。」

哀宗正大元年帝即位尊皇后溫敦氏母元妃溫敦氏皆為皇太后

按《金史哀宗本紀》,「元光二年十二月辛卯,奉遺詔即 皇帝位,改元正大。元年春正月戊午,上始視朝。尊皇 后溫敦氏、元妃溫敦氏皆為皇太后,號其宮一曰仁 聖,一曰慈聖。百官入賀於隆德殿。」按《宣宗皇后王 氏傳》:「宣宗皇后王氏,中都人,明惠皇后妺也。宣宗封 翼王,后入王邸,及見后姊有姿色,又納之。貞祐元年, 封」后為元妃,姊為淑妃。淑妃生哀宗,后無子,養哀宗 為己子。貞祐二年,賜姓溫敦氏。宣宗崩,哀宗即位。正 大元年,尊后為皇太后,號其宮曰仁聖,進封后父曰 南陽郡王。或曰:宣宗為諸王時,莊獻太子母為正妃, 及即位,尊為皇后。貞祐元年九月,詔曰:「元妃某氏,久 奉侍於潛藩,已賜封於國號,可立為皇」后。其名氏蓋 不可考也。或又曰:自王氏姊妹入宮而后寵衰,尋為 尼,王氏遂立為后,皆后姊明惠之謀也。初,王氏姊妹 受封之日,昏霾黃氣充塞天地。已而后夢丐者數萬 踵其後,心甚惡之。占者曰:「后者,天下之母也。百姓貧 窶,將誰訴焉?」后遂敕有司,京城設粥與冰藥。及壬辰、 癸巳歲,河南饑饉,大元兵圍汴,加以大疫,汴城之民 死者百餘萬,后皆目睹焉。按《明惠王皇后傳》:后,王 皇后之姊也,生哀宗。宣宗即位,封為淑妃。及妹立為 后,進封元妃。哀帝即位,詔尊為皇太后,號其宮曰「慈 聖。」后性端嚴,頗達古今。哀宗已立為皇太子,有過尚 切責之,及即位,始免榎楚。

正大八年九月丙申,慈聖宮皇太后溫敦氏崩。遺誥: 「園陵制度,務從儉約。」

按《金史哀宗本紀》云云按《宣宗明惠皇后傳》:正大 八年九月丙申,后崩,遺命園陵制度務從儉約。十二 月己未,葬汴城迎朔門外五里莊獻太子墓之西,諡 明惠皇后。

天興二年正月辛酉遣奉御朮甲塔失不后弟徒單四喜往汴京奉迎兩宮甲戌兩宮值變不果行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