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和、妙靜仙師。按《儀衛志》:崇寧元年,臣僚言:「元符皇

后,先帝、皇后也,其典禮宜極褒崇。」於是酌聖瑞皇太 妃之制,出入由宣德正門,增龍鳳扇二十,御龍直十 二人,御龍骨「朵子直十七人,御龍弓箭直十二人,御 龍弩直二十二人,殿前指揮十三人,皇城司禁衛二 十人,快行親從官四人,執燭皇城司親從官、金銅車 并棕車,隨時定數供須。行幸藥架一座,勾當官吏二 員,封題一員,藥童三人,抬檠藥架輦官十一人,秤庫 子親事官量差人數祗應。」從之。

崇寧二年,冊元符皇后為皇太后,其典禮一準「聖瑞 太妃例。」

按《宋史徽宗本紀》。崇寧二年二月甲寅。進元符皇后 為太后。宮名崇恩。五月丙午。冊元符皇后劉氏為太 后按《儀衛志》云:二年。臣僚又言。元符皇后。元符末 嘗預定策之勳。以承神宗哲宗之志。禮部太常寺奏: 「典禮準聖瑞皇太妃例。侍從官入內內侍省都知或 押班一員。皇城御藥內東門司官各一員。御輦院輪 官隨從諸司,御燎子茶床、帶御器械內侍十人,引喝 內侍一人,輿用龍鳳繖,紅黃兼用,出入由宣德東門, 今欲出入由宣德正門。龍鳳扇二十把,今添作三十 把。」輦官供御六十二人,次供御四十九人,都下五十 八人;御龍直三十三人,今添作四十五人;御龍骨朵 子直三十三人,今添作五十人;御龍弓「箭直三十三 人,今添作四十五人;御龍弩直三十三人,今添作四 十五人;殿前指揮三十二人,今添作四十五人;內臣 二人,皇城司一百人,禁衛,今添作一百二十人;天武 官一百五十四人,行宮司一百人,入內院子五十人, 快行親從官四人,今添作八人;執燭皇城司親從官 金銅車并棕車,隨時內中批出合要數供,須行幸藥 架一座,勾當官一員,吏人二員,封題一員,藥童三人, 抬檠藥架輦官十一人,秤庫子、親事官,量差人數祗 應。」從之。

政和三年崇恩太后暴崩上諡祔廟如儀

按《宋史徽宗本紀》,「政和三年二月辛卯,崇恩太后暴 崩。閏月辛酉,上崇恩太后諡曰昭懷。五月丙午,葬昭 懷皇后於永泰陵。六月癸亥,祔昭懷皇后神主於太 廟。」按《昭懷劉皇后傳》:「徽宗立,冊為元符皇后,明年 尊為太后,名宮崇恩。帝緣哲宗故,曲加恩禮,后以是 頗干預外事,且以不謹聞。帝與輔臣議,將廢之,而后 已」為左右所逼,即簾鉤自縊而崩,年三十五。

宣和七年詔內禪欽宗即位上尊皇后鄭氏為太上皇后

按《宋史欽宗本紀》,宣和七年十二月「庚申,徽宗詔皇 太子嗣位,自稱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 服,泣涕固辭。因得疾,又固辭,不許。辛酉,即皇帝位。丙 寅,上道君皇帝尊號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皇后曰 道君太上皇后。按《鄭皇后傳》:后,開封人也,本欽聖 殿押班。徽宗為端王,每日朝慈德宮,欽聖命鄭、王二 押班供侍。及即位,遂以二人賜之。崇寧初,封賢妃,遷 貴妃。王皇后崩,政和元年,立為皇后。欽宗受禪,尊為 太上皇后,遷居寧德宮,稱寧德太后。從上皇幸南京, 金師退,先歸。時用事者言上皇將復辟於鎮江,人情 危駭。或謂后將由端門直入禁中,內侍輩頗勸欽宗 嚴備,帝不從,出郊迎后,於是兩宮歡甚洽,上皇聞之, 即罷如洛之議。汴京破,從上皇幸青城北遷。留五年, 崩於五國城,年五十二。紹興七年,何蘇等使還,始知 上皇及后崩,高宗大慟,詔立重成服,諡「顯肅」,后親族 各遷官有差。祔主徽宗室,以聞哀日為犬忌,梓宮歸, 入境,承之以槨,納翬衣其中,與徽宗合攢於會稽永 祐陵。

高宗建炎元年詔太后及六宮南遷改元祐太后為隆祐太后因巡幸不果行冊禮

按《宋史高宗本紀》,建炎元年夏四月「癸亥,邦昌尊元 祐皇后為宋太后,遣人至濟州訪帝。戊辰,邦昌手書 上延福宮太后尊號曰元祐皇后,入居禁中,以尚書 左丞馮澥為奉迎使。皇后又遣兄子衛尉少卿孟忠 厚持手書遺帝,皇后垂簾聽政,邦昌權尚書左僕射, 率在京百官上表勸進。甲戌,皇后手書告中外,俾帝」 嗣統。五月庚寅朔,帝登壇受命。元祐皇后在東京,是 日徹簾。辛卯,遙尊乾龍皇帝為孝慈淵聖皇帝,元祐 皇后為元祐太后。秋七月壬寅,詔:「奉元祐太后如東 南,六宮,及衛士家屬從行。朕當留中原,與金人決戰。」 八月己未,元祐太后發京師。庚午,更號元祐太后為 隆祐太后。丙子,隆祐太后發南京,命侍衛馬軍都指 揮使郭仲荀護衛如江寧。冬,十月,戊午,太后至揚州。

按《昭慈聖獻孟皇后傳》:「靖康初,瑤華宮火,徙居延」

寧宮又火,出居相國寺前之私第。金人圍汴,欽宗與 近臣議再復后,尊為元祐太后,詔未下而京城陷。時 六宮有位號者皆北遷,后以廢獨存。張邦昌僭位,尊 后為宋太后,迎居延福宮,受百官朝。胡舜陟、馬伸又 言,「政事當取后旨。」邦昌乃復上尊號元祐皇后,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