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

 第十二卷目錄

 太上皇部彙考二

  宋徽宗宣和一則 欽宗靖康二則 高宗紹興三則 孝宗隆興二則 乾道八則 淳

  熙八則 光宗紹熙五則 寧宗慶元四則 嘉泰一則

  明英宗正統一則 代宗景泰二則 英宗天順一則

宮闈典第十二卷

太上皇部彙考二

徽宗宣和七年詔內禪太子即位尊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按《宋史欽宗本紀》,宣和七年十二月「庚申,徽宗詔皇 太子嗣位,自稱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 服,泣涕固辭。因得疾,又固辭,不許。辛酉,即皇帝位,御 垂拱殿,見群臣,乃引道君皇帝出居龍德宮,皇帝出 居擷景園。以少宰李邦彥為龍德宮使,太保領樞密 院事蔡攸、門下侍郎吳敏副之。丙寅,上道君皇帝尊」 號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皇后曰「道君太上皇后。」

欽宗靖康元年正旦帝詣龍德宮行慶賀禮金人入寇道君皇帝東巡尋還朝

按《宋史欽宗本紀》,靖康元年春正月「丁卯朔,受朝臣 朝賀,退詣龍德宮賀道君皇帝。己巳,金人濟河。詔親 征道君皇帝東巡。以領樞密院事蔡攸為行宮使,尚 書左丞宇文粹中副之。詔罷內外官司局所一百五 處留後苑,以奉龍德宮。庚午,道君皇帝如亳州,百姓 多潛遁。辛巳,道君皇帝幸鎮江。三月丁卯朔,遣徽猷」 閣待制宋煥奉表道君皇帝行宮。癸酉,命趙野為《道 君皇》帝行宮奉迎使。癸未,遣李綱迎道君皇帝於南 京。乙酉,迎道君皇帝於宜春苑。夏四月己亥,迎太上 皇帝入都門。壬寅,朝於龍德宮。五月丙寅朔,朝於龍 德宮,令提舉官日具太上皇帝起居平安以聞。六月 丙申朔,以道君皇帝還朝,御紫宸殿,受群臣朝賀。壬 寅,詔:「今日政令,惟遵奉上皇詔書,修復祖宗故事。群 臣庶士亦當講孔、孟之正道,察安石舊說之不當者, 羽翼朕志,以濟中興。」冬十月壬寅,天寧節,率群臣詣 龍德宮上壽。十一月丙辰,京城陷。丁巳,奉道君皇帝、 寧德皇后入居延福宮。命何栗及濟王栩使金軍。戊 午,何栗入言金人邀上皇出郊。帝曰:「上皇驚憂而疾, 必欲之出,朕當親往。」按《禮志》,靖康元年正月朔,朝 賀畢,車駕詣龍德宮賀,百官班門外,宰執進見如儀。 靖康二年,上皇北狩。

按《宋史欽宗本紀》:靖康二年二月「丁卯,金人要上皇 如青城。辛未,金人偪上皇,召皇后、皇太子入青城。三 月丁巳,金人挾上皇北行。」

高宗紹興七年上皇崩聞至詔終三年之喪

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七年春正月「丁亥,何鮮、范寧 之至自金國,始聞上皇及寧德皇后崩。己丑,帝成服。 二月癸巳,百官七上表,請遵以日易月之制。徽猷閣 待制、知嚴州胡寅請服喪三年,衣墨臨戎,以化天下。 帝欲遂終服,而張浚連疏論喪服不可即戎。遂詔外 朝勉從所請,宮中仍行三年之喪。庚子,遣王倫等使」 金國迎奉梓宮。九月甲子,上太上皇帝諡曰「聖文仁 德顯孝皇帝」,廟號徽宗皇后曰顯肅皇后。冬十月甲 戌,始作徽宗皇帝、顯肅皇后神主。十二月丁卯,祔徽 宗皇帝、顯肅皇后神主於太廟。癸未,王倫等使還,入 見,言金國許還梓宮及皇太后。丁亥,復遣王倫等奉 迎梓宮。

紹興八年,遣使奉迎上皇梓宮。

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八年五月「丁未,金國使烏陵 思謀、石慶充與王倫等偕來。秋七月乙酉朔,復命王 倫及藍公佐奉迎梓宮。八月戊午,詔:『日者遣使報聘 鄰國,期還梓宮,尚慮邊臣未諭,遂弛戎備,以疑眾心。 其各嚴飭屬城,明告部曲,臨事必戒,無忘捍禦』。」冬十 月丁丑,金國使張通古、蕭哲與王倫偕來。十一月戊 戌,王倫入見。己亥,復以倫為國信計議使,中書舍人 蘇符副之。符辭以疾。十二月乙卯,以宗正少卿馮楫 為國信計議副使。丁丑,詔:「金國使來,盡割河南、陝西 故地,通好於我,許還梓宮及母兄親族,餘無需索。」庚 辰,帝不御殿,以方居諒陰,難行吉禮,命秦檜攝冢宰, 受書以進。

紹興三十二年,詔皇太子即皇帝位,自稱太上皇帝。 禮官詳內禪儀注及正旦、冬至、朔望稱賀、上壽之禮。 又詔議上德壽宮尊號冊寶之制,以《內禪紹統集》為 《中興禮書》。

按《宋史孝宗本紀》,帝諱眘,字元永,太祖七世孫也。初, 太祖少子秦王德芳生英國公惟憲,惟憲生新興侯 從郁,從郁生華陰侯世將,世將生慶國公令譮,令譮 生子稱,是為秀王。王夫人張氏夢人擁一羊遺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