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尊為「皇太后。」

建德三年皇太后崩帝終三年之喪

按《周書武帝本紀》,建德三年「春二月庚申,皇太后不 豫。三月辛酉,至自雲陽宮。癸酉,皇太后叱奴氏崩。帝 居倚廬,朝夕僅一溢米。群臣表請,累旬乃止。詔皇太 子贇總釐庶政。夏四月乙卯,齊遣使弔贈會葬。五月 庚申,葬文宣皇后於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辛酉,詔 曰:『齊斬之情,經籍彝訓,近代沿革,遂亡斯禮。伏奉遺 命,既葬便除,攀慕几筵,情寔未忍。三年之喪,達於天 子,古今無易之道,王者之所常行。但時有未諧,不得 全制。軍國務重,庶自聽朝。縗麻之節,苫廬之禮,率遵 前典,以申罔極。百寮以下,宜依遣命』。」公卿上表,固請 俯就權制,過葬即吉。帝不許,引古禮答之,群臣乃止。 於是遂申三年之制,五服之內,亦令「依禮。」

宣政元年宣帝即位尊皇后阿史那氏為皇太后生母李氏為帝太后

按《周書宣帝本紀》,宣政元年六月戊戌,皇太子即皇 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秋七月癸亥,尊所生李氏為 帝太后。按《武帝阿史那皇后傳》:「后,突厥木扞可汗 俟斤之女。俟斤初欲以女配帝,既而悔之。高祖即位, 前後累遣使要結,乃許歸后於我。保定五年二月,詔 陳國公純、許國公宇文貴、神武公竇毅、南陽公楊荐 等」,奉備皇后文物及行殿,并六宮以下百二十人,至 俟斤牙帳所迎后。天和三年三月,后至,高祖行親迎 之禮。宣帝即位,尊為皇太后。按《武帝李皇后傳》:「后 名娥姿,楚人也。于謹平江陵,后家被籍沒,至長安,太 祖以后賜高祖,後稍得親幸。」

宣帝大象元年帝自稱天元皇帝尊皇太后阿史那氏為天元皇太后李氏為天皇太后

按《周書宣帝本紀》,「大象元年,帝自稱天元皇帝,所居 稱天臺,冕有二十四,旒室服旗鼓皆以二十四為節, 皆準天臺。尊皇太后為天元皇太后。秋七月丙申,尊 天元帝太后李氏為天皇太后。壬子,改天元帝后朱 氏為天皇后,立妃元氏為天右皇后,妃陳氏為天左 皇后。」

大象二年,尊天元皇太后阿史那氏為「天元上皇太 后」,天皇太后李氏曰「天元聖皇太后。」

按《周書宣帝本紀》,「大象二年春二月壬午,尊天元皇 太后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曰天元聖皇 太后。癸未,立天元皇后楊氏為天元太皇后,天皇后 朱氏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為天右大皇后,天 左皇后陳氏為天左大皇后。正陽宮皇后直稱皇后。」

按《阿史那皇后傳》:「大象二年,又尊為天元上皇太。」

「后,冊曰天元皇帝。臣贇奉璽綬冊,謹上天元皇太后 尊號曰天元上皇太后。」伏惟窮神盡智,含弘載物,道 洽萬邦,儀刑四海。聖慈訓誘,恩深明德。雖冊徽號,未 極尊嚴。是用增奉鴻名,光縟常禮,俾誠敬有展,歡慰 在茲,福祉無疆,億兆斯賴。按《李皇后傳》,「大象二年, 尊為天元聖皇太后,冊曰天元皇帝。臣贇奉璽綬冊, 謹」上天皇太后尊號曰「天元聖皇太后。」伏惟月精效 祉,坤靈表貺,瑞肇丹陵,慶流華渚。雖率由令典,夙奉 徽號,而因心盡敬,未極尊名。是用思弘稱首,上昭聖 德。敢竭誠敬,永綏福履。顯揚慈訓,貽厥孫謀。

隋定皇太后輿服印璽之制。

按《隋書禮儀志》:「皇太后乘重翟車,青質,金飾諸末。朱 輪,金根、朱牙。其箱飾以重翟羽,青油纁朱裏,通幰,繡 紫帷,朱絲絡網,繡紫絡帶。八鑾在衡,錫鞶纓十二就, 金㚇方釳,插翟尾,朱總。」總以朱為之如馬纓而小著馬勒在兩耳兩鑣也駕 蒼龍,受冊,從郊禖、享廟則供之。皇太后服同於后服, 而貴妃以下,並亦給印。皇太后璽,以白玉為之,方一 寸二分,螭獸鈕,文各如其號。璽不行用,有令,則太后 以宮名「衛尉印。」

唐定「皇太后金璽及出入儀衛之制。」

按《唐書車服志》:皇太后璽,以金為之,藏而不用封令, 書以宮官印。按《儀衛志》:皇太后出,尚儀版奏:「請中 嚴。尚服率司仗布侍衛,司賓,列內命婦於庭,西嚮北 上,六尚以下詣室奉迎。尚服負寶,內僕進車於閤外, 尚儀版奏『外辦』。」馭者執轡,皇太后乘輿以出,華蓋侍 衛警蹕,內命婦從。出門,皇太后升車,從官皆乘馬,內 命婦、宮人以次從。《清游隊》旗一,執者一人,佩橫刀,引、 夾皆二人,佩弓箭、橫刀,騎。次金吾衛折衝都尉一人, 佩橫刀、弓箭,領騎四十,亦佩橫刀,夾折衝。執槊二十 人,持弩,四人佩弓箭,十六人持䂍槊刀二人。次虞候 佽飛二十八人,騎,佩弓箭、橫刀,夾道分左右,以屬黃 麾仗。次內僕令一人在左,丞二人在右,各書令史二 人騎從。次黃麾一,執者一人,夾道二人,皆騎。次左右 廂黃麾仗,廂皆三行,行百人。第一矩戟,五色氅,執者 黃地白花綦襖冒;第二戈,五色氅,執者赤地黃花綦 襖冒;第三鍠,五色旛,執者青地赤花綦襖冒。左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