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三。其制用形飾,備見圖志。司空領尚書令任城王澄 等五十人議,以為:「皇太后稱制臨朝,躬親庶政,郊天 祭地,宗廟之禮,所乘之車,宜同至尊,不應更有製造。 《周禮》魏、晉雖有文辭,不辨形制,假令欲作,恐未合古 制,而不可以為一代典。臣以太常、國子二議為疑,重 集群官,並從今議,惟」恩裁決。靈太后令曰:「群官以後 議折中者,便可如奏。」

神龜元年皇太后高氏崩葬以尼禮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神龜元年九月戊申,皇太后高 氏崩於瑤光寺。冬十月丁卯,以尼禮葬於北邙。按 《宣武皇后傳》:神龜元年,太后出覲母武邑君。時天文 有變,靈太后欲以后當禍,是夜暴崩,天下冤之。喪還 瑤光佛寺,殯葬皆以尼禮。按《禮志》:神龜元年九月, 尼高皇太后崩於瑤光寺。肅宗詔曰:「崇憲皇太后德 協坤儀,徵符月晷,方融壼化,奄至崩殂。朕幼集荼蓼, 夙憑德訓,及翕虣定難,是賴謨謀。夫禮沿情制,義循 事立,可特為齊衰三月,以申追仰之心。」有司奏:「案舊 事,皇太后崩儀,自復魄斂葬,百官哭臨,其禮甚多。今 尼太后既存委俗尊,憑居道法。凶事簡速,不依配極 之典;庭局狹隘,非容百官之位。但昔逕奉接,義成君 臣,終始情禮,理無廢絕。輒準故式,立儀如別。內外群 官,權改常服,單衣邪巾,奉送至墓,列位哭拜,事訖而 除。止在京師,更不宣下。」詔可。

神龜二年,詔遵舊典,崇奉太后。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神龜二年「春正月丁亥,詔曰:『朕 以沖眇,纂承寶位,夙夜惟寅,若涉淵海。賴皇太后慈 仁,被以夙訓。自臨朝踐極,歲將半紀,天平地成,四海 寧乂。天道高遠,巍巍難名,猶以撝挹自居,稱號弗備, 非所以崇奉坤元,允協億兆者也。宜遵舊典,稱詔宇 內,以副黎蒸元元之望』。」

正光元年七月侍中元乂等矯皇太后詔遜位歸政尋幽后於北宮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正光元年「秋七月,侍中元乂、劉 騰奉帝幸前殿,矯皇太后詔曰:『魏有天下,奕葉重光。 高祖孝文皇帝以英聖馭天,徙京定鼎;世宗宣武皇 帝以睿明承業,廓寧區夏,而鴻勳未半,早已登遐。乃 令車書弗同,鯨寇尚熾。幼主稚弱,夙纂寶曆,曾是宗 祏,莫克祗奉。朕所以敬奉群請,臨朝總政。帝年已長』」 久思退身,所以往歲殷勤,具陳情旨,百官內外,已照 此懷。僉爾眾意,苦見勤奪,僶俛從事,以迄於茲。自此 春來,先疾屢發,藥石攝療,莫能善瘳。夏首及今,數加 動劇,便不堪日釐萬務,巨細兼省。帝齒周星紀,識學 逾躋,日就月將,人君道「茂,足以撫輯萬邦,諧決百揆。 朕當率前志,敬遜別宮,遠惟復子明辟之義,以自綏 養,實望群公逮於黎庶,深鑒斯理。如此則上下休嘉, 天地清晏,魏道熙隆,人神慶悅,不其善歟!」乃幽皇太 后於北宮。

孝昌元年皇太后復臨朝攝政詔治權臣擅命者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孝昌元年夏四月辛卯,皇太后 復臨朝攝政,引群臣面陳得失。詔曰:「朕以寡昧,夙承 天曆,茫若涉海,罔知所濟。實憑宗社降祐之靈,庶勉 幼志,以康世道。而神龜之末,權臣擅命,元乂、劉騰陰 相影響,遂使皇太后幽隔後宮,太傅、清河王無辜致 害,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橫被夷滅,右衛將軍奚康生」 仍見誅翦。從此以後,無所畏忌,恣諸侵求,任所與奪。 「無君之心,積習稍久;不臣之跡,緣事彌彰。蔽耳目之 明,專生殺之柄,天下為之不康,四郊由茲多壘。此而 可忍,孰不可懷!雖屢經赦宥,未容致之於法,猶宜辨 正,以謝朝野。騰身既往,可追削爵位。乂之罪狀,誠合 徽纆。但以宗枝舅戚,特加全貸,可除名為民。」

孝昌二年二月。帝皇太后。臨大夏門。親覽冤訟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云云。

武泰元年帝崩皇太后詔立臨洮王世子釗尋為爾朱榮所害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武泰元年二月癸丑,帝崩。甲寅, 皇子即位。皇太后詔曰:「皇家握曆受圖,年將二百,祖 宗累聖,社稷載安。高祖以文思先天,世宗以下武經 世,股肱惟良,元首穆穆,及大行在御,重以寬仁奉養, 率由溫明恭順。朕以寡昧,親臨萬國,識謝塗山,德慚 文母。屬妖逆遞興,四郊多故,實望穹靈降祐,麟趾眾 繁。自潘充華有孕椒宮,冀誕儲兩,而熊羆無兆,維虺 遂彰。於時直以國步未康,假稱統嗣,欲以底定物情, 繁仰宸極。何圖一旦弓劍莫追,國道中微,大行絕祀。 皇曾孫故臨洮王寶暉世子釗,體自高祖,天表卓異。 大行平日,養愛特深,義齊若子,事符當璧。」及翊日弗 愈,大漸彌留,乃延入青蒲,受命玉几。「暨陳衣在庭,登 策靡及。允膺大寶,即日踐阼,朕是用惶懼忸怩,心焉 靡洎。今喪君有君,宗社惟固,宜崇賞卿士,爰及百辟, 凡厥在位,並加陟敘。」夏四月戊戌,爾朱榮濟河。庚子, 皇太后、幼主崩。按《宣武靈皇后傳》:母子之間,嫌隙 屢起。鄭儼慮禍,乃與太后計,因潘充華生女,太后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