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徒蔡謨等上奏曰:『嗣皇誕哲岐嶷,繼承天統,率土宅 心』」,兆庶蒙賴。陛下體茲坤道,訓隆文母。昔塗山光夏, 簡狄熙殷,實由宣哲,以隆休祚。伏惟陛下德侔二媯, 淑美《關雎》,臨朝攝政,以寧天下。今社稷危急,兆庶懸 命,臣等章惶。一日萬機,事運之期,天祿所鍾,非復沖 虛高讓之日。漢和熹、順烈,並亦臨朝,近明穆故事,以 為先制,臣等不勝悲怖,謹伏地上請,乞「陛下上順祖 宗,下念臣吏,推公弘道,以協天人,則萬邦承慶,群黎 更生。」太后詔曰:「帝幼沖,當賴群公卿士將順匡救,以 酬先帝禮賢之意。且是舊德世濟之美,則莫重之命 不墜,祖宗之基有奉,是其所以欲正位於內而已。所 奏懇到,形於翰墨,執省未究,以悲以懼。先后允恭,謙 抑思順,坤道所以不距群情,固為國計。豈敢執守沖 闇,以違先旨?輒敬從所奏。」於是臨朝稱制。有司奏:「謝 夫人既封,荀、卞二夫人亦應追贈,皆后之前母也。」太 后不許。太常殷融議,依鄭元議,衛將軍裒在宮庭,則 盡臣敬;太后歸寧之日,自如家人之禮。太后詔曰:「典 禮誠所未詳,如所奏,是情所不能安也,更詳之。」征西 將軍翼、南中郎尚義謂:父尊盡於一家,君敬重於天 下。鄭元議合情禮之中,太后從之。自後朝臣皆敬裒 焉。按《禮儀志》:褚太后臨朝時,議褚裒進見之典,蔡 謨、王彪之並以虞舜、漢高祖猶執子道,況后乎!王者 父無拜禮。尚書八座議以為純子則王道缺,純臣則 孝道虧。謂公庭如臣,私覿則嚴父為允。

穆帝永和元年褚太后抱帝臨軒詔詳振卹之宜停不急之務

按《晉書穆帝本紀》,永和元年春正月甲戌朔,皇太后 設白紗帷於太極殿,抱帝臨軒。九月景申,皇太后詔 曰:「今百姓勞弊,其共思詳所以振卹之宜,及歲常調, 非軍國要急者,並宜停之。」

永和十二年。春正月。帝臨軒。以太后母喪。懸而不樂 按《晉書穆帝本紀》云云。

升平元年帝加元服褚太后反政居崇德宮

按《晉書穆帝本紀》,升平元年春正月壬戌,帝加元服, 告於太廟。始親萬機皇太后,居崇德宮。按《康獻褚 皇后傳》:帝既冠,太后詔曰:「昔遭不造,帝在幼沖,皇緒 之微,眇若贅旒。百辟卿士,率遵前朝,勸喻攝政,以社 稷之重,先代成義,僶俛敬從,弗遑固守。仰憑七廟之 靈,俯仗群后之力,帝加元服,禮成德備,當陽親覽,臨 御」萬國。今歸事反政,一依舊典。於是居崇德宮,手詔 群公曰:「昔以皇帝幼沖,從群后之議。既以闇弱,又頻 丁極艱,銜卹歷祀,沉憂在疚。司徒親尊德重,訓救其 弊,王室之不壞,實公是憑。帝既備茲冠禮,而四海未 一,五寇叛逆,豺狼當路,費役日興,百姓困苦。願諸君 子思量遠筭,戮力一心,輔翼幼主,匡救」不逮,未亡人 永歸別宮,以終餘齒。仰惟家國,故以一言託懷。 升平五年,穆帝崩,崇德太后定策,立瑯琊王丕。 按《晉書哀帝本紀》,升平五年五月丁巳,穆帝崩。皇太 后令曰:「帝奄不救疾,後嗣未建。」瑯琊王丕,中興正統, 明德懋親。昔在咸康,屬當儲貳,以年在幼沖,未堪國 難,故顯宗高讓。今義望情地,莫與「為比,其以王奉大 統。」於是百官備法駕,迎於瑯琊第。庚申,即皇帝位。

哀帝興寧二年崇德太后復臨朝攝政

按《晉書哀帝本紀》:「興寧二年,帝雅好黃老斷穀,餌長 生藥,服食過多,遂中毒,不識萬機。崇德太后復臨朝 攝政。」

興寧三年,哀帝崩,崇德太后復定策立瑯琊王奕。 按《晉書廢帝本紀》:興寧三年二月景申,哀帝崩,無嗣。 丁酉,皇太后詔曰:「帝遂不救厥疾,艱禍仍臻,遺緒泯 然,哀慟切心。瑯琊王奕明德茂親,屬當儲嗣,宜奉宗 廟,纂承大統,便速正大禮,以寧人神。」於是百官奉迎 於瑯琊第,是日即皇帝位。

廢帝太和六年桓溫宣崇德太后令廢帝為海西公按晉書廢帝本紀太和六年十一月丁未桓溫詣闕因圖廢立誣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龍計好朱靈

寶等參侍內寢,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長欲封 樹,時人惑之。溫因諷太后以伊、霍之舉,己酉,集百官 於朝堂,宣崇德太后令曰:「王室艱難,穆、哀短祚,國嗣 不育,儲宮靡立。瑯琊王奕,親則母弟,故以入纂大位。 不圖德之不建,乃至於斯。昏濁潰亂,動違禮度,有此 三孽,莫知誰子!人倫道喪,醜聲遐布。既不可以奉守」 社稷,敬承宗廟,且昏孽並大,便欲建樹儲藩,誣罔祖 宗,傾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懷!今廢奕為東海王, 以王還第,供衛之儀,皆如漢朝昌邑故事。但未亡人 不幸,罹此百憂,感念存沒,心焉如割。社稷大計,義不 獲已,臨紙悲塞,如何可言!按《康獻褚皇后傳》,桓溫 之廢海西公也,太后方在佛屋燒香,內侍啟云:「外有 急奏。」太后乃出,尚倚戶前,視奏數行,乃曰:「我本自疑 此,至半便止。」索筆答奏云:「未亡人罹此百憂,感念存 沒,心焉如割。」溫始呈詔草,慮太后意異,悚動流汗,見 於顏色。及詔出,溫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