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

 第十六卷目錄

 皇太后部彙考二

  魏文帝黃初三則 明帝青龍一則 景初一則 齊王嘉平一則 高貴鄉公甘露一則

   元帝景元一則

  晉總一則 武帝泰始一則 太熙一則 惠帝永平二則 光熙一則 明帝泰寧一則

   成帝咸和一則 康帝建元一則 穆帝永和二則 升平二則 哀帝興寧二則 廢帝

  太和一則 簡文帝咸安一則 孝武帝寧康一則 太元三則 安帝隆安一則

  宋總一則 武帝永初二則 少帝景平二則 文帝元嘉二則 孝武帝大明二則 明

  帝泰豫一則 後廢帝元徽一則

  南齊武帝永明一則 鬱林王隆昌一則 海陵王延興一則 東昏侯永元一則 和

  帝中興一則

  梁元帝承聖一則 敬帝紹泰一則

  陳總一則 武帝永定一則 文帝天康一則 宣帝太建三則

  北魏惠帝一則 昭成帝建國一則 明元帝泰常一則 神麚一則 文成帝和平一

  則 宣武帝延昌一則 孝明帝熙平一則 神龜二則 正光一則 孝昌二則 武泰一

  則

宮闈典第十六卷

皇太后部彙考二

文帝黃初元年帝初受禪尊母卞王后曰皇太后稱永壽宮

按《魏志文帝本紀》,延康元年十一月庚午,王升壇即 阼,改延康為黃初,大赦。黃初元年十一月癸酉,尊王 太后曰皇太后。按《武宣卞皇后傳》:后,瑯琊開陽人, 文帝母也。二十四年,拜為王后,策曰:「夫人卞氏撫養 諸子,有母儀之德,今進位王后,太子諸侯陪位,群卿 上壽,減國內死罪一等。」二十五年,太祖崩,文帝即王 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踐阼,尊后曰皇太后,稱永壽宮。 黃初三年,詔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與政。 按《魏志文帝本紀》:黃初三年九月甲午,詔曰:「夫婦人 與政,亂之本也。自今以後,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 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以此 詔傳後世,若有違背,天下共誅之。」按《武帝卞皇后 傳》,黃初中,文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書陳群奏曰:「『陛 下以聖德應運,受命創業,革制,當永為後式。案典籍 之文,無婦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禮典婦因夫爵,秦違 古法,漢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議是也,其 勿施行,以作著詔。下藏之臺閣,永為後式』。」

黃初七年,明帝即位,尊郭皇后為皇太后,稱永安宮。 按《魏志明帝本紀》:黃初七年夏五月丁巳,即皇帝位, 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按文德《郭皇后傳》:「后,安平 廣宗人也。祖世長吏,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 中王也』。」遂以女王為字。太祖為魏公時,得入東宮。太 子即王位,后為夫人。及踐阼,為貴嬪。黃初三年,立為 皇后。明帝即位,尊后為皇太后,稱「永安宮。」

明帝青龍三年春正月丁巳皇太后薨

按《魏志明帝本紀》云云。按《注魏略》曰:「明帝既嗣立, 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憂暴崩。甄后臨沒,以帝屬 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說甄后見譖之禍,不獲大 斂,被髮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殯葬太后,皆如甄后故 事。」按注《漢晉春秋》曰:「初甄后之誅,由郭后之寵,及 殯,令被髮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養明帝。帝知 之,心」常懷忿,數泣,問甄后死狀。郭后曰:「先帝自殺,何 以責問我?且汝為人子,可追讎死父,為前母枉殺後 母耶?」明帝怒,遂逼殺之。敕殯者使如甄后故事。

景初三年齊王即位尊皇后郭氏為皇太后稱永寧宮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明帝景初三年正月丁亥,齊王 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按《明元郭皇后 傳》:「后西平人,世河右大族,黃初中本郡反叛,遂沒入 宮。明帝即位,甚見愛幸,拜為夫人。叔父立為騎都尉, 從父芝為中郎將,帝疾困,遂立為皇后。齊王即位,尊 為皇太后,稱永寧宮,追封諡太后父滿為西都定侯, 以立子建紹其爵。」封太后母杜為《郃陽君》。

齊王嘉平六年郭太后令廢齊王芳定策立高貴鄉公髦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嘉平六年「秋九月,大將軍司馬 景王將謀廢帝,以聞皇太后。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 春秋已長,不親萬機,耽淫內寵,沈漫女色,日延倡優, 縱其醜謔。迎六宮家人,留止內房,毀入倫之敘,亂男 女之節。恭孝日虧,悖傲滋甚。不可以承天緒,奉宗廟。 使兼太尉高柔奉策,用一元大武,告於宗廟。遣芳歸』」 藩於齊,以避皇位。丁丑,令曰:「東海王霖,高祖文皇帝 之子。霖之諸子,與國最親。高貴鄉公髦有大成之量, 其以為明皇帝嗣。」十月己丑,公至於元武館。群臣奏 請舍前殿,公以先帝舊處,避止西廂。群臣又請以法 駕迎,公不聽。庚寅,公入於洛陽,群臣迎拜西掖門南, 公下輿將答拜,儐者請曰:「儀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 答拜。至止車門下輿,左右曰:「舊乘輿入。」公曰:「吾被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