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永康元年十二月丁丑,帝崩於 德陽前殿,年三十六。戊寅,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 朝。」按《靈帝本紀》,帝諱宏,肅宗元孫也。曾祖河間孝 王開,祖淑,父萇,世封解瀆亭侯。帝襲侯爵。母董夫人。 桓帝崩,無子,皇太后與父城門校尉竇武定策禁中, 使守光祿大夫劉鯈持節將左右羽林至河間奉迎。 《續漢志》曰:「桓帝之初,京師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 公為吏,子為徒。一徒死,百乘車,車班班,入河間。河間 妃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石上慊慊舂黃粱。梁 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城上烏者,處高獨食,不 與下共』」,謂人主多聚斂也。「公為吏,子為徒」者,言蠻夷 叛逆,父既為軍吏,子弟又為卒徒,往擊之也。「一徒死, 百乘車」者,言前一人討逆既死矣,後又遣百乘車往 也。「車班班」者,言乘輿班班,入河間迎靈帝也。「妃女數 錢」,言帝既立,其母永樂太后好聚金以為堂室也。「石 上慊慊」者,言太后雖積金錢,猶慊慊常若不足,使人 舂黃粱而食之也。「我欲擊之」者,言太后教帝使賣官 受錢,天下忠篤之士怨望,欲擊鼓求見「卿懸鼓者復 怒而止我也。」按桓思《竇皇后傳》:后諱妙,章德皇后 從祖弟之孫女也。父諱武。延熹八年,鄧皇后廢后以 選入掖庭為貴人。其冬,立為皇后,而御見甚稀。帝所 寵惟采女田聖等。永康元年冬,帝寢疾,遂以聖等九 女皆為貴人。及崩,無嗣,后為皇太后。太后臨朝定策, 立解瀆亭侯宏,是為靈帝。太后素忌忍,積怒田聖等。 桓帝梓宮尚在前殿,遂殺田聖。又欲盡誅諸貴人,中 常侍管霸、蘇康苦諫乃止。

靈帝建寧元年帝即位中常侍曹節矯詔遷太后於南宮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建寧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門校 尉竇武為大將軍。己亥,帝到夏門亭,使竇武持節,以 王青蓋車迎入殿中。庚子,即皇帝位,年十二。九月丁 亥,中常侍曹節矯詔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皇太 后遷於南宮。」太后與竇武密謀,欲誅曹節。今武等 既誅,故太后被遷。按桓思《竇皇后傳》,「時太后父大 將軍武謀誅宦官,而中常侍曹節等矯詔殺武,遷太 后於南宮雲臺,家屬徙比景。」

建寧二年尊董貴人為「孝仁皇后」,置永樂宮。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建寧二年「春三月乙巳,尊慎園 董貴人為孝仁皇后。」《續漢志》曰:置永樂宮,儀如桓 帝尊匽貴人之禮。按《孝仁董皇后傳》:「后諱某,河間 人,為解瀆亭侯。萇夫人生靈帝。建寧元年,帝即位,追 尊萇為孝仁皇,陵曰慎陵,以后為慎園貴人。及竇氏 誅,明年,帝使中常侍迎貴人,并徵貴人兄寵到京師, 上尊號曰孝仁皇后,居南宮嘉德殿,宮稱永樂。」

熹平元年六月癸巳皇太后竇氏崩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按桓思《竇皇后傳》,「竇氏 雖誅,帝猶以太后有援立之功,建寧四年十月朔,率 群臣朝於南宮,親饋上壽。黃門令董萌因此數為太 后訴怨,帝深納之,供養資奉,有加於前。中常侍曹節、 王甫疾,萌附助太后,誣以謗訕永樂宮,萌坐下獄死。 熹平元年,太后母卒於比景,后感疾而崩。立七年,合 葬『宣陵』。」

中平六年少帝即位尊皇后何氏為皇太后太后臨朝孝仁皇后董氏以憂暴崩獻帝立遷何太后於永安宮遇酖而崩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六年夏四月丙辰。帝崩於 南宮嘉德殿。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 曰皇太后。太后臨朝。大赦天下。六月辛亥。孝仁皇后 董氏崩。秋七月庚寅,孝仁皇后歸葬河間慎陵。」按 《獻帝本紀》。「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母王美人,為 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為渤海 王,徙封陳留王。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歲。遷皇太 后於永安宮。丙子,董卓殺皇太后何氏。按《靈思何 皇后傳》:「后諱某,南陽宛人。家本屠者,以選入掖庭,生 皇子辯,養於史道人家,號曰史侯。拜后為貴人,甚有 寵幸,性彊忌,後宮莫不震懾。光和三年,立為皇后。時 王美人任娠,畏后,乃服藥欲除之,而胎安」不動,又數 夢負日而行。四年,生皇子協,后遂酖殺美人。帝大怒, 欲廢后,諸宦官固請得止。董太后自養協,號曰「董侯 王。」美人,趙國人也,以良家子應法相,選入掖庭。帝愍 協早失母,又思美人,作《追德賦》《令儀頌》。中平六年帝 崩,皇子辯即位,尊后為皇太后。太后臨朝,后兄大將 軍進欲誅宦官,反為所害。后母舞陽君亦為亂兵所 殺。并州牧董卓被徵,將兵入洛陽,陵虐朝廷,遂廢少 帝為弘農王而立協,是為獻帝。扶弘農王下殿,北面 稱臣。太后鯁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董卓又議太后踧 迫永樂宮,至令憂死,逆婦姑之禮,乃遷於永安宮,因 進酖弒而崩,在位十年。董卓令帝出奉常亭舉哀,公 卿皆白衣「會,不成喪也。」合葬文昭陵。初,太后新立,當 謁二祖廟,欲齋,輒有變故,如此者數,竟不克。時有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