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史光宗本紀》,紹熙二年夏四月「乙酉,從壽皇聖 帝、壽成皇后幸聚景園。十一月辛未,有事於太廟。皇 后李氏殺皇貴妃,以暴卒聞。壬申,合祭天地於圜丘, 以太祖、太宗配。大風雨,不成禮而罷。帝既聞貴妃薨, 又值此變,震懼感疾,罷稱賀肆赦」,不御樓。壽皇聖帝 及壽成皇后來視疾。

紹熙三年,群臣請帝詣重華宮,帝朝重華宮,都人大 說。

按《宋史光宗本紀》,紹熙三年四月「戊午,帝朝重華宮。 十月辛亥,帝詣重華宮進香。庚申,會慶節,丞相率百 官詣重華宮拜表稱賀。十一月丙戌,日南至,丞相率 百官詣重華宮拜表稱賀。兵部尚書羅點、給事中尢 袤、中書舍人黃裳,皆上疏請帝朝重華宮。吏部尚書 趙汝愚亦因面對以請,帝開納。辛卯,帝朝重華宮,皇」 后繼至,都人大說。十二月癸卯,帝率群臣上《壽皇聖 帝玉牒》《聖政會要》於重華宮。按《慈懿李皇后傳》:后 為皇太子妃,嘗訴太子左右於高、孝二宮,高宗不懌, 謂吳后曰:「是婦將種,吾為皇甫坦所誤。」孝宗亦屢訓 后:「宜以皇太后為法,不然,行當廢汝。」后疑其說出於 太后。及太子即位,冊為皇后。光宗欲誅宦者,近習皆 懼,遂謀離間三宮。會帝得心疾,孝宗購得良藥,欲因 帝至宮授之。宦者遂訴於后曰:「太上合藥一大丸,俟 宮車過即投藥。萬一有不虞,其奈宗社何?」后覘藥實 有心,御之。頃之內宴,后請立嘉王為太子,孝宗不許。 后曰:「妾《六禮》所聘。嘉王,妾親生也,何為不可?」孝宗大 怒。后退,持嘉王泣訴於帝,謂壽皇有廢立意,帝惑之, 遂不朝《太上》。

紹熙四年。帝以后言,不朝重華宮,群臣固請,乃從。 按《宋史光宗本紀》,紹熙四年春正月己巳朔,帝朝重 華宮。三月丙子,帝朝重華宮,皇后從。癸巳,帝從壽皇 聖帝、壽成皇后幸聚景園。九月己巳,金遣董師中等 來賀重明節。庚午,重明節,百官上壽,侍從。兩省請帝 朝重華宮,不聽。甲申,帝將朝重華宮,皇后止。帝中書 舍人陳傅良引裾力諫,不聽。戊子,著作郎沈有開、祕 書郎彭龜年、禮部侍郎倪思等咸上疏請朝重華宮。 壬子,祕書省官請朝重華宮,疏三上,不報。甲寅,工部 尚書趙彥逾等上疏重華宮,乞會慶聖節勿降旨免 朝。壽皇曰:「朕自秋涼以來,思與皇帝相見,卿等奏疏, 已令進御前矣。」明日會慶節,帝以疾不果朝,丞相葛 邲率百官賀於重華宮,侍從上章,「居家待罪」,詔不許。 嘉王府翊善黃裳上疏請誅內侍楊舜卿,臺諫張叔 椿、章穎上疏乞罷黜。戊午,太學生汪安仁等二百一 十八人上書請朝重華,皆不報。己未,丞相以下奏事 重華宮。庚申,帝將朝重華宮,復以疾不果。丞相以下 上疏自劾,請罷政。彭龜年請逐陳源以謝天下,皆不 報。十一月戊寅,帝朝重華宮,都人大說。按《慈懿李 皇后傳》:帝久不朝太上,中外疑駭。紹熙四年九月重 明節,宰執、侍從、臺諫連章請帝過宮。給事中謝深甫 言:「父子至親,天理昭然,太上之愛陛下,亦猶陛下之 愛嘉王。太上春秋高,千秋萬歲後,陛下何以見天下?」 帝感悟,趣命駕朝重華宮。是日,百官班列,俟帝出,至 御屏后挽留帝入,曰:「天寒,官家且飲酒。」百僚侍衛相 顧莫敢言。中書舍人陳傅良引帝裾請毋入,因至屏 後。后叱曰:「此何地,爾秀才欲斫頭耶?」傅良下殿慟哭, 后復使人問曰:「此何理也?」傅良曰:「子諫父不聽,則號 泣而隨之。」后益怒,遂傳旨罷還宮。

紹熙五年,壽皇不豫,群臣請詣重華宮問疾,尋崩,帝 不能執喪。太皇太后吳氏定策立嘉王,又尊帝為太 上皇。

按《宋史光宗本紀》,紹熙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御大 慶殿,受群臣朝,遂朝重華宮,次詣慈福宮,行慶壽禮, 推恩如淳熙十年故事。癸酉,壽皇聖帝不豫。三月己 巳,壽成皇后生辰,免過宮上壽。夏四月乙未,壽皇聖 帝幸東園。甲辰,侍從入對,請朝重華宮。己酉,太學生 程肖說等以帝未朝,移書大臣。事聞,帝將以癸丑日」 朝,至期,丞相以下入宮門以俟。日昃,帝復以疾不果 出。侍從、館學官上疏,乞罷黜居家待罪。職事官請去 待罪者百餘人,詔不許。丙辰,侍講黃裳、祕書少監孫 逢吉等再上疏以請。丁巳,起居郎兼權中書舍人陳 傅良請以親王、執政或近上宗戚一人充重華宮使。 臺諫交章劾內侍陳源、楊舜卿、林億「年離間兩宮,請 罷逐之。」五月甲子,侍從入對,未得見。宰執詣重華宮 問疾,不及引。陳傅良繳上告敕,出城待罪。丁卯,以壽 皇聖帝疾棘,命丞相以下分禱天地、宗廟、社稷。戊辰, 丞相留正等請帝侍疾,正引裾隨帝至福寧殿,久之 乃泣而出。辛未,丞相以下以所請不從,求退,帝命皆 退,於是丞相以下遂出城待罪,知閤門事韓𠈁胄請 宣押入城,許之。乙亥,帝將朝重華宮,復不果。戊寅,以 壽皇聖帝疾,赦。權刑部尚書京鏜入對,請朝重華宮。 庚辰,丞相以下詣重華宮問疾。癸未,起居舍人彭龜 年叩頭請奏事,詔令上殿,乃請朝重華宮。甲申,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