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2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四朝,孜孜竭誠,人望所屬,陛下固宜親重。易直以忠 厚長者輔佐先帝,陛下亦當委付微臣。是陛下首自 選擢,非因陳乞。」帝瞿然曰:「卿何事邪?卿何事邪?朕知 卿合作宰相。昨內難既定,朕以人望所屬,用卿不疑, 軍國事多,方所倚賴。今卿辭免,是彰朕之不德,朝廷 四方,其謂朕何?」慰勉久之而退。既出延英門,遽命中 人復召處厚,獨入咨訪移晷,開陳理體者數百言,其 要以旌別淑慝、修舉法制為請。因復懇言:裴度勳大 望崇,且其心忠藎,可以久于任使。帝欣納焉。

開成元年正月,以敘州司戶參軍董昌齡為峽州刺 史。昌齡前在邕南,以殺衡方厚待罪,無何復命。右拾 遺魏謨上疏曰:「臣聞王者渙汗之恩,凡罪寬宥,唯故 殺人者死,乃王者不易之典也。其董昌齡,比者錄以 微功,任之方隅。不能祇慎寵光,恣其狂暴,無辜殺戮, 事跡顯彰,妻孥銜冤,萬里來訴。伏蒙陛下睿聖慈憫, 念其狂橫,時令鞫劾,尋得貰原,尚以微績,曲全性命, 中外言議,竊為未當。今授之牧守,以理疲人,則殺人 者遭拔擢,冤苦者何申訴?此則理法所紊,交為不可。 臣忝備諫列,不敢不言。況陛下慎恤刑獄,朔望循省, 慮有冤濫,以及生人。儻事理稍乖,則傷聖化,今茲寵 授,物議囂然。伏乞陛下速回成命,以警列士,則天下 幸甚。」疏奏數日,昌齡復改為洪州別駕。二月辛未,宰 臣又奏:「諫官所論董昌齡不合為群守,陛下遽即聽 從,臣下無不感說。」九月壬辰,以左驍衛將軍兼揚州 大都督府司馬雲朝霞為潤州司馬,依前教坊副使。 朝霞以善吹笛進,帝為《新聲雅樂》,朝霞能承意變聲, 頻符帝旨,繇是有寵。初授揚州司馬,諫官上言曰:「此 官品第,尚書郎、刺史皆為之,非樂工所宜處也。」疏奏 之後,帝於延英又稱朝霞之能,宰臣召諫官,論以帝 旨,於是右補闕魏謨入疏,再論,浹旬後,降授此官。十 一月庚午,帝於麟德殿召翰林學士柳公權、丁居晦 對,因便授居晦御史中丞。翌日,制下。是日,帝問公權: 「向外人情,所論如何?」公權奏曰:「昨陛下除郭旼為邠 寧節度使,向外人情,頗生異論。」帝曰:「郭旼是尚父之 姪,太皇太后之叔,在官無過犯,自執金吾與小鎮有 何議論?」公權奏曰:「陛下數日前取郭旼二女入內,有 之乎?」帝曰:「然。」入參太后。公權曰:「外議云:郭旼二女有 殊色,故令入侍,遂領藩方。不言郭旼有他」能而蒙聖 獎。帝俛首良久,謂公權曰:「為之奈何?」公權曰:「昔廬江 王妃入侍太宗,王珪切諫太宗,遂還其本家。今陛下 若令自南內送歸郭旼之家,內外必信非陛下所納。 郭旼之女授邠,寧,自無異論。」是日,太皇太后遣南宮 留後張華送郭旼二女歸家,各與錦綵五十匹。 武宗會昌二年十一月,涇陽較獵白鹿原諫議大夫 高少免鄭朗等於閣內論陛下較獵太頻出城稍遠 萬機廢弛晨出夜歸方用兵師。且宜停止帝優勞之 謂宰臣曰:「諫官甚要朕時聞其言,庶幾減過。」

《東觀餘論》。武宗好長生久視之術,築望仙臺,勢侵天 漢。上始即位,道士趙歸真杖殺之,罷望仙臺院。大中 八年,復命緝之,右補闕陳凝以下抗疏論其事,立罷 修造,以其院為文思院。上英睿妙理,尤長于納諫,從 之如轉丸。李璲除嶺南節度使,間一日以命中使頒 旄節,給事中蕭傲封上詔書。上政聽樂,不暇別召中 使,謂優人曰:「汝可就李璲宅,卻喚使來。」旄節及璲門 而反。劉潼自鄭州刺史除桂州觀察使,右諫議大夫 鄭裔綽疏言不可。中使至鄭,頒告已數日,卻命追制。 納諫從善,皆此類也。

《冊府元龜》:宣宗大中十一年正月,車駕將幸華清宮, 兩省官進狀論奏,詔曰:「朕以驪山近宮貞聖廟貌,未 嘗修謁,自謂闕然。今屬陽和氣清,中外事簡,聽政之 暇,或議一行。蓋崇禮敬之心,非以盤遊為事。雖申初 會,兼慮勞人。卿等職備禁闈,志勤奉上,援經據古,列 狀獻章,載陳懇至之辭,深睹盡忠之節。已允來請,所 奏咸知。」九月,右補闕陳嘏、左拾遺王譜、右拾遺薛廷 傑上疏,諫遣中使往羅浮山迎軒轅先生。詔曰:「朕以 萬機事繁,躬訪庶務,聞羅浮山處士軒轅集,善能攝 生,年齡亦壽,乃遣使迎之,或冀有少保理也。朕每觀 前史,見秦皇、漢武為方士所惑,嘗以之為誡。卿等位 當論列,職在諫司,閱示來章,深納誠」意。乃謂《崔慎繇》 曰:「為吾言于諫官,雖少君、欒大復生,不能相惑。如聞 軒轅生高士,欲與之一言耳。」

趙璘《因話錄》:宣宗朝,兩省官對,上曰:「卿等皆朕諍臣, 切須各務公道,但無私黨,所論事必與卿行,若苟近 私,雖直無益。」

大中七年冬,詔來年正月一日御含元殿受朝賀。璘 時為左補闕,請權御宣政殿,疏曰:「伏以新正大慶,萬 國來朝,四方願睹盛儀,士庶固當胥悅。但竊聞關輔 之內,頻歲不登。自冬以來,降雪極少,尚須祈禱,方軫 聖慈。伏見去歲之初,權御宣政,從宜之制,出自宸衷。 事簡禮全,人心為便。伏乞且推此例,停御含元。待至 豐年,卻依舊典。所冀觴稱萬壽,不愆元會之期;禮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