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5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命。益州刺史毛璩,萬里齊契,掃定荊楚。江州刺史郭 昶之奉迎主上宮於尋陽。鎮北參軍王元德等並率 部曲,保據石頭。揚武將軍諸葛長民,收集義」士,已據 歷陽。征鹵參軍庾賾之等潛相連結,以為內應,同力 協規,所在蜂起。即日斬偽徐州刺史安城王修、青州 刺史弘首。義眾既集,文武爭先,咸謂「不有一統,則事 無以輯。」裕辭不獲已,遂總軍要,庶上憑祖宗之靈,下 罄義夫之力,翦馘逋逆,蕩清京輦。公侯諸君,或世樹 忠貞,或身荷爵寵,而並俛眉「猾豎,自效莫由,顧瞻周 道,寧不弔乎!今日之舉,良其會也。裕以虛薄,才非古 人,接勢於已替之機,受任於既頹之運。丹誠未宣,感 慨憤躍,望霄漢以永懷,盼山川以增厲,授檄之日,神 馳賊廷。」以孟昶為長史,總攝後事;檀憑之為司馬,百 姓願從者千餘人。三月戊午朔,遇吳甫之於江乘。甫 之元驍將也,其兵甚銳,高祖躬執長刀,大呼以衝之, 眾皆披靡,即斬甫之。進至羅落橋,皇甫敷率數千人 逆戰。寧遠將軍檀憑之與高祖各御一隊,憑之戰敗 見殺,其眾退散。高祖進戰彌厲,前後奮擊,應時摧破, 即斬敷首。初,高祖與何無忌等共建大謀,有善相者 相高祖及無忌等並當大貴,其應甚近,惟云「憑之」無 相。高祖與無忌密相謂曰:「吾等既為同舟,理無偏異, 吾徒咸皆富貴,則檀不應獨殊。」深不解相者之言,至 是而憑之戰死。高祖知其事必捷。元聞敷等並沒,愈 懼,使𢘆謙屯東陵口,卞範之屯覆舟山西,眾合二萬。 己未旦,義軍食畢,棄其餘糧,進至覆舟山東,使丐士 張旂幟於山上,以為疑兵。元又遣武騎將軍庾禕之 配以精卒利器助謙等,高祖躬先士卒以奔之,將士 皆殊死戰,無不一當百,呼聲動天地。時東北風急,因 命縱火,煙焰張天,鼓噪之音震京邑。謙等諸軍,一時 土崩。元始雖遣軍置陣,而走意已決,別使領軍將軍 殷仲文具舟於石頭,仍將子姪浮江南走。庚申,高祖 鎮石頭城,立留臺,總百官,焚桓溫神主於宣陽門外, 造晉新主,立於太廟。遣諸將帥追元,尚書王假率百 官奉迎乘輿。司徒王謐與眾議推高祖領揚州,固辭。 乃以謐為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於是推高祖為使 持節、都督揚、徐、兗、豫、青、冀、幽、并八州諸軍事、領軍將 軍、徐州刺史。先是,朝廷承晉氏亂政,百司縱弛,桓元 雖欲釐整,而眾莫從之。高祖以身範物,先以威禁內 外,百官皆肅然奉職,二三日間,風俗頓改。且桓元雖 以雄豪見推,而一朝便有極位。晉氏四方牧守及在 朝大臣,盡心伏事,臣主之分定矣。高祖位微於朝,眾 無一旅,奮臂草萊之中,倡大義以復皇祚。由是王謐 等諸人,時失民望,莫不愧而憚焉。諸葛長民失期,不 得發,刁逵執送之,未至而元敗。元經尋陽,江州刺史 郭昶之備乘輿法物資之,元收略得二千餘人,挾天 子走江陵。冠軍將軍劉毅、輔國將軍何無忌、振武將 軍劉道規率諸軍追討。尚書左僕射王愉、愉子荊州 刺史綏等,江左冠族。綏少有重名,以高祖起自布衣, 甚相陵忽。綏,桓氏甥,亦有自疑之志,高祖悉誅之。四 月,奉武陵王遵為大將軍,承制大赦天下,唯桓元一 祖,後不在赦例。初,高祖家貧,嘗負刁逵社錢三萬,經 時無以還逵,執錄甚嚴。王謐造逵見之,密以錢代還, 由是得釋。高祖名微位薄,盛流皆不與相知,唯謐交 焉。桓元將篡,謐手解安帝璽紱,為元佐命功臣。及義 旗建眾,並謂謐宜誅,唯高祖保持之。劉毅嘗因朝會 問謐璽紱所在,謐益懼。及王愉父子誅謐從弟諶謂 謐曰:「王駒無罪,而義旗誅之,此是翦除勝己,以絕民 望。兄既桓氏黨附,名位如此,欲求免得乎?」駒,愉小字 也。謐懼,奔於曲阿。高祖牋白大將軍,深相保,謐迎還 復位。光祿勳丁承之、左衛將軍褚粲、遊擊將軍司馬 秀役使官人,為御史中丞王禎之所糾察。謝牋言辭 怨憤,承之造司,宜藏高祖與大將軍牋,「白粲等備位 大臣,所懷必盡,執憲不允,自應據理陳訴,而橫興怨 忿,歸咎有司,宜加裁當,以清風軌。」並免官。桓元兒子 韶聚眾向歷陽,高祖命輔國將軍諸葛長民擊走之。 無忌、道規破元大將鄭鈐等於桑落洲。眾軍進據尋 陽,加高祖都督江州諸軍事。元既還荊、郢,大聚兵眾, 召水軍造樓船器械,率眾二萬,挾天子發江陵,浮江 東下,與冠軍將軍劉毅等相遇於崢嶸洲。眾驚,下擊, 大破之。元棄眾,復挾天子還復江陵。元黨殷仲文奉 晉二皇后還京師。元至江陵,因西走南郡太守王騰 之,荊州別駕王康產奉天子入南郡府。初,征鹵將軍、 益州刺史毛璩遣從孫祐之與參軍費恬送弟喪,州 下有眾二百。璩弟子脩之時為元屯騎校尉,誘元以 入蜀,至枚回洲,恬與祐之迎射之。益州督護馮遷斬 元首,傳京師,又斬元子昇於江陵市。初,元敗於崢嶸 洲,義軍以為大事已定,追躡不速。元死幾一旬,眾軍 猶不至。元從子振逃於華容之浦中,招聚逆黨數千 人,晨襲江陵城,居民競出赴之,騰之、康產皆被殺。桓 謙先匿於沮川,亦聚眾以應。振為元舉哀,立喪廷。謙 率眾官奉璽綬於安帝。無忌、道規既至江陵,與桓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