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34 (1700-1725).djvu/1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通鑑綱目》:魏太武帝延和元年,方士祁讖奏改代為 萬年。崔浩曰:「昔太祖應天受命,兼稱代、魏,以法殷商。 國家積德,當享年萬億,不待假名以為益也。纖之所 聞,皆非正義,宜復舊號。」魏主從之。

《魏書孝明帝本紀》,孝昌二年「九月辛亥,葛榮敗都督 廣陽王淵、章武王融于博野白牛邏,融歿于陣,榮自 稱天王,號曰齊國。」

《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十一年二月,土谷人王須拔反, 自稱漫天王,國號燕。」

《通鑑綱目》:「隋煬帝大業十二年十二月,鄱陽賊帥操 師乞自稱元興王,攻陷豫章郡,以其鄉人林士弘為 大將軍,詔治書侍御史劉子翊將兵討殺之。士弘代 統其眾,與子翊戰,殺子翊,兵遂大振,至十餘萬人。自 稱皇帝,國號楚。」

《創業起居注》:「大業十三年二月己丑,馬邑軍人劉武 周殺太守王仁恭,據其郡,自稱天子,國號定楊。」 《唐書竇建德傳》:「隋大業十四年,建德始都樂壽,號金 城宮。宗城人獻元圭一,景城丞孔德紹曰:『昔天以是 授禹,今瑞與之侔,國宜稱夏』。建德然之。」

《通鑑綱目》:「恭帝皇泰二年八月,沈法興稱涼王,都毗 陵。性殘忍,專尚威刑,其下離怨。時杜伏威據歷陽,陳 稜據江都,李子通據海陵,俱有窺江表之心。子通攻 江都,克之,稜奔伏威。子通入江都,即帝位,國號吳。」 《舊唐書高祖本紀》:「武德元年九月,宇文化及至魏州, 鴆殺秦王浩,僣稱天子,國號許。」

武德二年。夏四月乙巳,王世充篡越王侗位,僣稱天 子,國號「鄭。」

《雲仙雜記》:則天初稱周方具告天冊文。有吏人見大 「周」字上有兩仙童,長二三寸,執刀划削,斯須視之,失 去「周」字。人知唐必復興。

《唐書董昌傳》:「昌,杭州人。僖宗還京師,累拜檢校太尉、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爵隴西郡王,寖自侈大。客倪德 儒曰:『《越中祕記》言,羅平鳥主越禍福。中和時,鳥見吳 越,四目而三足,其鳴曰:『羅平,天冊民祀以禳難,今大 王署名,文與鳥類,即圖以示昌。昌大喜。乾寧二年即 偽位,國號大越羅平』』。」

《冊府元龜》:天祐四年,潞州行營使李思安奏:「壺關縣 庶穰鄉鄉人伐樹,樹倒,自分兩片,內有六字如左書 云:『天十四載石進』。」及晉高祖即位,議者曰:「天字取四 字中兩畫,加之於旁,則丙字也。四字去中之兩畫,加 十字則申字也。帝即位之年乃丙申也。又《易》云:『晉者 進也,國號大晉』。」皆符契焉。

《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許州舞陽人。天復三年八月, 唐封建蜀王。四年,唐遷都洛陽,改元天祐。建與唐隔 絕而不知,故仍稱天復。天復七年九月己亥,建即皇 帝位。通正元年十二月,改明年元曰天漢,國號漢。天 漢元年十二月,復國號蜀。」

《吳越世家》:「錢鏐善射,與槊稍通圖緯諸書。唐乾符三 年,浙西裨將王郢作亂,石鑑鎮將董昌募鄉兵討賊, 表鏐偏將擊郢,破之。景福二年,拜鏐鎮海軍節度使、 潤州刺史。乾寧二年,董昌反,自稱皇帝,國號羅平。昌 乃以書告鏐,鏐以昌反狀聞於昭宗,下詔削昌官爵, 封鏐彭城郡王。梁太祖即位,封鏐吳越王。龍德元年」, 賜鏐,詔書不名。唐莊宗入洛,賜鏐玉冊金印,鏐因自 稱吳越國王,更名所居曰宮殿,府曰朝,官屬稱臣。 《南漢世家》:「劉隱弟龑,梁末帝即位,封南海王。貞明三 年,龑即皇帝位,國號大越,改元乾亨二年,祀天地南 郊,大赦境內,改國號漢。」

《閩世家》:王審知,唐封琅邪王。唐亡,梁太祖加拜審知 中書令,封閩王。審知卒,子延翰立。同光四年,中國多 故,延翰乃取司馬遷《史記閩越王無諸傳》,示其將吏 曰:「閩自古王國也。吾今不王,何待之有?」於是軍府將 吏上書勸進。十月,延翰建國稱王,而猶稟唐正朔。審 知養子建州刺史延稟,本姓周氏,自審知時與延翰 不葉,延翰立,以其弟延鈞為泉州刺史,延鈞怒,二人 因謀作亂。十二月,延稟、延鈞皆以兵入,執延翰殺之, 而延鈞立,更名璘。唐即拜璘節度使,封閩王。長興三 年,璘上書言:「楚王馬殷、吳越王錢鏐皆為尚書令,今 皆已薨,請授臣尚書令。」唐不報。璘遂絕朝貢,即皇帝 位,國號閩。

王延政,審知子也。曦立,為淫虐,延政數貽書諫之,曦 怒,遣杜建崇監其軍。延政逐之,曦乃舉兵攻延政,為 延政所敗,乃以建州建國稱殷。

《通鑑綱目》:「梁主貞明三年秋八月,清海建武節度使 劉巖稱皇帝,國號越。以趙光裔、楊潛、李殷衡同平章 事。冬十一月,越改國號漢。」

貞明五年,吳徐溫自以權重而位卑,說吳王隆演曰: 「今大王與諸將皆為節度使,不相臨制,請建吳國,稱 帝而治。」王不許。嚴可求屢勸溫以徐知詢代徐知誥, 知誥與駱知祥謀,出可求為楚州刺史。可求至金陵, 見溫,說之曰:「吾奉唐正朔,常以興復為辭,令朱、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