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2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濟於艱難,朕實賴之。今將授君典禮,其敬聽朕命。」昔 者董卓初興國難,群臣釋位,以謀王室。

《左氏傳》曰:「諸侯釋位,以問王政。」 服虔曰:「言諸侯釋其私政而佐王室。」

「君則攝進,首啟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後及黃巾, 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寧東夏, 此又君之功也。韓暹、楊奉,專用威命,君則致討,克黜 其難,遂遷許都,造我京畿,設官肇祀,不失舊物,天地 鬼神,於是獲乂,此又君之功也。」袁術僭逆,肆於淮南, 懾憚君靈,用丕顯謀,蘄陽之役,橋蕤授首,稜威南邁, 術以隕潰,此又君之功也。「迴戈東征,呂布就戮,乘轅 將返,張楊殂斃,眭固伏罪,張繡稽服」,此又君之功也。 袁紹逆亂天常,謀危社稷,憑恃其眾,稱兵內侮,當此 之時,王師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執大節,精貫 白日,奮其武怒,運其神策,致屆官渡,大殲醜類。

《詩》曰:「致天之屆,于牧之野。」 鄭元云:「屆,極也。」 《洪範》曰:「鯀則殛死。」

「俾我國家,拯於危墜」,此又君之功也。濟師洪河,拓定 四州,袁譚、高幹,咸梟其首,海盜奔迸,黑山順軌,此又 君之功也。烏丸三種,崇亂二世,袁尚因之逼據塞北, 束馬縣車,一征而滅,此又君之功也。劉表背誕,不供 貢職,王師首路,威風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 君之功也。馬超、成宜,同惡相濟,濱據河潼,求逞所欲, 「殄之渭南,獻馘萬計,遂定邊境,撫和遠人,此又君之 功也。鮮卑、丁零,重譯而至,單于、白屋,請吏率職,此又 君之功也。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之以明德,班敘海內, 宣美風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獄,吏無苛政,民無懷慝, 敦崇帝族,表繼絕世,舊德前功,罔不咸秩。雖伊尹格 於皇天,周公光於四海,方之蔑如也。」朕聞先王並建 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寵章,備其禮物,所以 藩衛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周成,管蔡不靜,懲難念 功,乃使邵康公賜齊太公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 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世胙太 師,以表東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職,又命晉 文登為侯伯,錫以二輅、虎賁、鈇鉞、秬鬯、弓矢,大啟南 陽,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壞,繄二國是賴。今君稱丕 顯德,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導揚弘烈,綏爰九域,莫不 率俾。

《盤庚》曰:「綏爰有眾。」 鄭元曰:「爰,於也,安隱於其眾也。」 《君奭》曰:「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率,循也;俾,使也。四海之隅,日出所照,無不循度而可使也。

「功高於伊、周,而賞卑於齊晉,朕甚恧焉。朕以眇眇之 身,託於兆民之上,永思厥艱,若涉淵冰,非君攸濟,朕 無任焉。今以冀州之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常山、 鉅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為魏公。錫君元土, 苴以白茅,爰契爾龜,用建冢社。昔在周室,畢公、毛公, 入為卿佐;周邵、師保,出為二伯。外內之任,君實宜之。 其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又加君九錫。其敬聽朕命。 以君經緯禮律,為民軌儀,使安職業,無或遷志。」是用 錫君大輅戎輅各一,元牡二駟。君勸分務本,穡人昏 作。

《盤庚》曰:「墮農自安,不昏作勞。」 鄭元云:「昏,勉也。」

「粟帛滯積,大業惟興,是用錫君袞冕之服,赤舄副焉。 君敦尚謙讓,俾民興行,少長有禮,上下咸和,是用錫 君《軒縣之樂》,《六佾之舞》。君翼宣風化,爰發四方,遠人 革面,華夏充實,是用錫君朱戶以居。君研其明哲,思 帝所難,官才任賢,群善必舉,是用鍚君納陛以登。君 秉國之鈞,正色處中,纖毫之惡,靡不抑退,是用錫君」 虎賁之士三百人。君糾虔天刑,章厥有罪。

糾虔天刑。語出《國語》。韋昭注曰:「糾,察也。虔,敬也。刑,法也。」

「犯關干紀,莫不誅殛,是用錫君鈇鉞各一。君龍驤虎 視,旁眺八維,掩討逆節,折衝四海,是用錫君彤弓一, 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溫恭為基,孝友為德,明 允篤誠,感於朕思,是用錫君秬鬯一卣,圭瓚副焉。」魏 國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寮,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往 欽哉!敬服朕命,簡恤爾眾,時亮庶功,用終爾顯德,對 揚我高祖之休命。」

後漢尚書左丞潘勗之辭也。勗字元茂,陳留中牟人。《魏書》載公令曰:「夫受九錫,廣開土宇,周公其人也。漢之異姓八王者,與高祖俱起布衣,創定王業,其功至大,吾何可比之?」 前後三讓。於是中軍師王凌、謝亭侯荀攸、前軍師東武亭侯鍾繇、左軍師涼茂、右軍師毛玠、平鹵將軍華鄉侯劉勳、建武將軍清苑亭侯劉若、伏波將軍、高安侯夏侯惇,揚武將軍、都亭侯王忠,奮威將軍、樂鄉侯劉展,建忠將軍、昌鄉亭侯鮮于輔,奮武將軍、安國亭侯程昱,太中大夫、都鄉侯賈詡,軍師祭酒、千秋亭侯董昭,都亭侯薛洪,南鄉亭侯董蒙,關內侯王粲、傅巽,祭酒王選、袁渙、王朗、張承、任藩、杜襲,中護軍、國明亭侯曹洪,中領軍、萬歲「亭侯韓浩,行驍騎將軍、安平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