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2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 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孔衍《漢魏春秋》曰:劉琮乞降,不敢告備。備亦不知,久之乃覺,遣所親問琮,琮令宋忠詣備宣旨。是時曹公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大劇乎?」 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殺卿輩。」 遣忠去,乃呼部曲議。或勸備劫將琮及荊州吏士,徑南到江陵,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

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 主。

《典略》曰:「備過辭表墓,遂泣涕而去。」

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 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 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 去!」

《習鑿齒》曰:「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膠撫寒,含蓼問疾而己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 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 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 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 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先主遣諸葛亮自結 於孫權。

《江表傳》曰:孫權遣魯肅弔劉表二子,并令與備相結。肅未至,而曹公已濟漢津。肅故進前,與備遇於當陽,因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豫州今欲何至?」 備曰:「與蒼梧太守吳臣有舊,欲往投之。」 肅曰:「孫討鹵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使自結於東,崇連和之好,共濟世業,而云欲投吳臣,臣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併,豈足托乎?」 備大喜,進住鄂縣,即遣諸葛亮隨肅詣孫權,結同盟誓。

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

《江表傳》曰:備從魯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諸葛亮詣吳未還,備聞曹公軍下,恐懼,日遣邏吏於水次候望權軍吏望見瑜船,馳往白備,備曰:「何以知之?非青徐軍邪?」 吏對曰:「以船知之。」 備遣人慰勞之。瑜曰:「有軍任不可得委署。儻能屈威誠,副其所望。」 備謂關羽、張飛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結托於東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 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 瑜曰:「三萬人。」 備曰:「恨少。」 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 備欲呼魯肅等共會,語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見子敬,可別過之。又孔明已俱來,不過三兩日到也。」 備雖深愧異瑜,而心未許之,能必破北軍也。故差池在後,將二千人與羽飛俱未肯係瑜,蓋為進退之計也 。孫盛曰:「劉備雄才,處必亡之地,告急於吳而獲奔助,無緣復顧望江渚而懷後計。」 《江表傳》之言,當是吳人欲專美之辭。

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 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江表傳》曰: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 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 長沙太守韓元、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琦病死,群下推先主 為荊州牧,治公安。

《江表傳》曰:「備立營於油江口,改名公安縣。」

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

《山陽公載記》曰:「備還,謂左右曰:『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 乃晝夜兼行 。臣松之案:《魏書》載劉備與孫權語,與《蜀志》述諸葛亮與權語正同。劉備未破魏軍之前,尚未與孫權相見,不得有此說,故知《蜀志》為是。

權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為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 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荊州主簿殷觀進曰:「若為吳 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 贊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與動,吳必不敢越 我而獨取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先主 從之。權果輟計,遷觀為別駕從事。

《獻帝春秋》曰:孫權欲與備共取蜀,遣使報備曰:「米賊張魯居王巴漢,為曹操耳目,規圖益州。」 劉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