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八年,初牧于汧、渭。

九年,王陟。按通志作在位十五年年六十五歲

夷王本紀

按:《史記周本紀》:「孝王崩,諸侯復立懿王太子燮為夷 王。夷王崩,子厲王胡立。」

按《竹書紀年》:「夷王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

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于河,用「介珪。」

三年,王致諸侯,烹齊哀公于鼎。

六年,王獵於《社林》,獲犀牛一以歸。

七年冬,雨雹大如礪。

八年,王有疾,諸侯祈于山川。王陟。按通志作在位十五年年六十

厲王本紀

按《史記周本紀》:「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大 夫芮良夫諫厲王曰:『王室其將卑乎』?夫榮公好專利 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 有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將取焉,何可專也?所 怒甚多,而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夫王人 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極, 猶日怵惕,懼怨之來也。故《頌》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蒸民,莫匪爾極』。《大雅》曰:『陳錫載周』。是不布利而 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于今。今王學專利,其可乎?匹 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榮公若用周, 必敗也。」厲王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用事。王行暴虐 侈傲,國人謗王。召公諫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 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其謗鮮矣,諸侯不朝。三十四 年,王益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厲王喜,告召公曰: 「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 甚於防水。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水 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 至於列士獻詩,瞽獻「典,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 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 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猶 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 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 備敗,所以產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 於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王不聽,於是 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於 彘。厲王太子靜匿召公之家,國人聞之,乃圍之。召公 曰:「昔吾驟諫王,王不從,以及此難也。今殺王太子,王 其以我為讎而懟怒乎?夫事君者險而不讎,懟怨而 不怒,況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脫。召 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厲王死于 彘,太子靜長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為王,是為宣 王。

按《竹書紀年》:厲王「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宮, 命卿士榮夷、公落、楚人來獻龜貝。」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伐之,不克。

八年,初監謗芮伯良夫戒百官於朝。

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

十二年,王亡奔彘。國人圍王宮,執召穆公之子殺之。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攝行天子事。

十四年,玁狁侵宗周西鄙。召穆公帥師追荊蠻,至于 洛。

二十二年,大旱。

二十三年,大旱。

二十四年,大旱。

二十五年,大旱。

二十六年,「大旱,王陟於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 為王。共伯和歸其國,遂大雨。

大旱既久,廬舍俱焚。會汾王崩,卜於太陽。《兆》曰:「厲王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歸國。按《通志》:「厲王在位四十年,流于彘,并共和十四年,共五十四年,崩于彘。」

宣王本紀

按《史記·周本紀》:宣王即位,二相輔之,修政法文、武、成、 康之遺風,諸侯復宗。周。十二年,魯武公來朝,宣王不 修籍于千畝。虢文公諫曰:「不可。」王弗聽。三十九年,戰 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宣王既亡南國之師, 乃料民於太原。仲山甫諫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聽, 卒料民。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宮涅立。

按:《竹書紀年》:宣王

名靖。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輔政。復田 賦,作《戎車》。

二年,錫太師皇父、司馬休父命。

三年,王命大夫仲伐西戎。

四年,王命蹶父如韓,韓侯來朝。

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帥師伐玁狁」,至于太原。秋八月, 「方叔帥師伐荊蠻。」

六年,召穆公帥師伐淮夷。王帥師伐徐戎,皇父休父 從王伐徐戎,次于淮。王歸自伐徐。錫《召穆公命》。 七年,王錫《申伯命》。王命樊侯、仲山甫城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