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華。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舜父母憎舜,使其塗廩,自下焚之。舜服《鳥工》衣服飛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龍工衣,自傍而出,耕於歷夢,眉長於髮,遂登庸。

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作《大韶》之樂。

即帝位,蓂莢生于階,鳳凰巢于庭,擊石拊石,以歌《九韶》,百獸率舞,景星出於房,地出,乘黃之馬。

三年命咎陶作「刑。」

十四年,「卿雲見」,命禹代虞事。

在位十有四年,奏鐘石笙管未罷,而天大雷雨,疾風發屋拔木,桴鼓播地,鐘缺。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舜乃磬堵持衡而笑曰:「明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見于鐘石笙筦乎?」乃薦禹於天,使行天子事也。於時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慶雲爛兮,禮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群臣咸進,頓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于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聖賢,莫不咸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以竭,褰裳去之。」于是八風循通,慶雲叢聚,蟠龍奮迅於其藏,蛟魚踊躍於其淵,龜鱉咸出其穴。遷虞而事夏,舜乃設壇於河,依堯故事。至于下昃,榮光休至。黃龍負圖,長二十二尺,廣九尺,出於壇畔,赤文綠錯,其文言「當禪禹。」

十五年,帝命夏后有事於太室。

十七年春二月,入學初用萬。

二十五年,息慎氏來朝,貢弓矢。

二十九年,帝命子《義鈞》封於商。

三十年,葬「后育於渭。」

三十二年,帝命夏后總師,遂陟方岳。

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后受命於神宗,遂復九州。 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來朝。

四十二年,元都氏來朝,貢「寶玉。」

四十七年「冬,隕霜,不殺草木。」

四十九年,帝居於鳴條。

五十年,帝陟。

義鈞封於商,是謂「商均。」 后育娥皇也。鳴條有蒼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按《淮南子修務訓》:「舜作室,築牆茨屋,辟地樹穀,令民 皆知去巖穴,各有家室。南征三苗,道死蒼梧。」

按《風俗通》:昔者舜以夔為樂正,始治六律,和均五聲, 以通八風,而天下服重。黎又薦能為音者,舜曰:「夫樂, 天地之精,得失之節,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夔能 和之,平天下,若夔一足矣。」

夏后氏

帝禹本紀按據五帝三王之說則夏殷周例皆當稱王史記唯周本紀稱王夏殷俱仍稱帝今 亦從其舊云按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

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 黃帝之元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 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 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嶽 皆曰:「鯀可。」堯曰:「鯀為人,負命毀族,不可。」四嶽曰:「等之 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於是堯聽四嶽用鯀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 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 殛鯀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於是舜舉 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堯崩,帝舜問四嶽曰:「有能成 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 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讓 於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視爾事矣!」禹為人敏給 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 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 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 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 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宮室, 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𣞶。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 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后稷,予眾庶難 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 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載 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嶽陽。覃懷致功,至於 衡漳。其土白壤,賦上上錯,田中中,常、衛既從,大陸既 為,鳥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海,濟、河維沇州。九河既 道,雷夏既澤,雍沮會同,桑土既蠶,於是民得下丘居 土。其土黑墳,草繇木條。田中下,賦貞,作十有三年乃 同。其貢漆絲,其篚織文。浮於濟、漯,通於河、「海、岱維青 州,嵎夷既略,濰、淄既道,其土白墳,海濱廣潟,厥田斥 鹵,田上下,賦中上。厥貢鹽絺,海物維錯。岱畎絲枲,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