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文彥博致仕歸洛,將宴餞崇政殿,以固在殯,罷之,輟 視朝二日,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溫靖。固宅心誠粹, 不喜矯亢,與人居,久而益信,故更歷夷險而不為人 所疾害。嘗曰:「人當以聖賢為師,一節」之士,不足學也。 又曰:「以愛親之心愛其君,則無不盡矣。」

《揮麈餘話》:明清頃於蔡微處得觀祐陵與蔡元長賡 歌一軸,皆真跡也。今錄於後:《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 郊祭天齋宮即事賜太師》:報本精禋自國南,先期清 廟宿齋嚴。層霄初擴同雲霽,暖吹俄回海日暹。十萬 軍容冰作陣,九街鴛瓦玉為簷。肅雍顯相同元老,行 慶均釐四海霑。」《太師臣京恭和雪晴至日日初》南帝 舉明禋祀事嚴。萬瓦溝中寒色在,一輪空外曉光暹。 「雲和龍軫開冰轍,風暖鸞旗拂凍簷。共喜天心扶聖 德,珠璣更誤寵恩霑。」「展采齊明拱面南,濃雲深入夜 更嚴。風和不放瓊英落,日暖高隨玉漏暹。照地神光 臨午陛,鳴皋仙羽下重簷。」「五門回仗如天上,看舉雞 竿雨露霑。」「袞龍朱履午階南,大輦鸞鳴羽衛嚴。玉軫 乍回黃道穩,金烏初上白雲暹。五門曉吹開旗尾,萬 騎花光入帽簷。已見神光昭感格,鶴書恩下萬邦霑。」 「飲福初回八陛南,凝旒裒對百神嚴。晛消塵入康衢 潤,神應光隨北陛暹。丹檻雉開中扇影,朱繩鶴下五 門簷。群生鼓舞明禋畢,卻憶花飛舞袖霑。」《清廟齋幄 嘗有詩,賜太師,已曾》和進。禋祀禮成,以目擊之事,依 前韻再進,今亦用元韻復賜太師,非特以此相困,蓋 清時君臣賡載,亦一時盛事耳。「靈鼓黃麾道指南,紫 壇蒼璧示凝嚴。聯翩玉羽層霄下,烜赫神光愛景暹。 為喜鸞輿回鳳闕,故留芝蓋出虯簷。禮天要作斯民 福,解雨今當萬物霑。」《太師以被賜暹字韻詩》,前後凡 三次《進和蓋欲示其韻愈嚴而愈工耳復以前韻又 賜太師》「天位迎陽轉斗南,千官山立盡恭嚴。共欣奠 玉煙初達,爭奉回鑾日已暹。歸問雪中誰詠絮,冥搜 花底自巡簷。禮成卻喜歌盈尺,端為來麰萬㝢霑。唐杜 甫詩巡簷索共梅花笑蓋雪事也《太師臣京題神霄宮》「下馬神霄第 一回,晴空宮殿九秋開。月中桂子看時落,雲外仙軿 特地來。參差碧瓦切昭回,繡戶雲輀次第開。仙伯九 霄曾付託,得隨真主下天來。」《神霄玉清萬壽宮慶成 卿以使事奉安聖像,聞有二詩書》。《俯同其韻復賜 太師》「碧落金風爽氣回,叢霄乍喜瑞霞開。經營欲致 黎元福,敢謂詩人詠子來。」「曈曚日馭曉光回,金碧相 宜玉府開。步武煙霞還舊觀,百神應喜左元來。」《昨日 召卿等自卿私第泛舟經景龍江游擷芳園靈沼聞 卿有小詩今俯同其韻賜太師》「景龍江靜喜安流,玉 色閒看浴翅鷗。已覺西風頗無事,何妨穩泛濟川舟。 登山想見留雲際,賞日還能傍水涯。對此已多重九 興,先輸黃髮賞黃花。」「錦繡煙霄碧玉山,縈紆靜練照 晴川。留連不惜厭厭去,雅興難忘《既醉》篇。」《上清寶籙 宮,立冬日講經之次,有羽鶴數千飛翔空際,公卿士 庶,眾目仰瞻。卿時預榮觀,作詩紀實來上。因俯同其 韻,賜太師以下》:上清「講席鬱蕭臺,俄有青田萬侶來。 蔽翳晴空疑雪舞,低徊轉影類雲開。翻翰清唳遙相 續,應瑞移時尚不回。歸美一章歌盛事,喜今重見謫 仙才。」又,《上巳日賜太師》:「金明春色正芳妍,修禊佳辰 集眾賢。久矣愆陽罹暵旱,沛然膏雨潤農田。乘時賸 挾花盈帽,胥樂何辭酒滿船。所賴燮調功有自,佇期 高廩報豐年。」微元長之孫自云當其父祖富貴鼎盛 時,悉貯于隆儒亨會閣,此百分之一二焉。國禍家艱 之後,散落人間,不知其幾也。

祐陵。癸巳歲,蔡元長自錢唐趨召,再拜詔特錫燕于 太清樓,極承平一時之盛。元長作記以進云。「政和二 年三月,皇帝制詔臣京宥過眚愆,復官就第,命四方 館使、榮州防禦使臣童師敏齎詔召赴闕。臣京頓首 辭,繼被御札手詔,責以大義,惶怖上道,於是飲至於 郊,曲燕於垂拱殿,祓禊於西池,寵大恩隆,念無以稱。」 上曰:「朕考周宣王之詩,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 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鱉膾鯉,其可不如古者?」詔 以是月八日開後苑太清樓,命內客省使、保大軍節 度觀察留後、帶御器械臣譚稹,同知入內內侍省事 臣楊戩,內客省使保康軍節度觀察留後帶御器械 臣賈祥,引進使晉州管內觀察使、勾當內東門司臣 梁師成等五人總領其事,西上閤門使、忠州刺史、尚 藥局典御臣鄧忠仁等一十三人掌典內謁者職。有 司請辦具,上帝弗用。前三日,幸太清相,視其所,曰:「於 此設次,於此陳器皿,於此置尊罍,於此膳羞,於此樂 舞,出內府酒尊、寶器、琉璃、馬瑙、水精、玻璃、翡翠、玉曰: 以此加爵,致四方美」味,蠃蛤蝦鱖白、南海瓊枝、東陵 玉蕊,與海物惟錯,曰:「以此加籩。」頒御府寶帶,宰相、親 王以玉,執政以通犀,餘花犀,曰:「以此實篚。」教坊請具 樂奏,上弗用,曰:「後庭女樂,肇自先帝,隸業天臣,未之 享,其陳於庭。」上曰:「不可以燕樂廢政。」是日,視事垂拱 殿,退,召臣何執中、臣蔡京、臣鄭紳、臣吳居厚、臣劉正 夫、臣侯蒙、臣鄧洵仁、臣鄭居中、臣鄧洵武、臣高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