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燕王綰與吾有故,愛之如子;聞與陳豨有謀,吾以 為亡有故,使人迎綰,綰稱疾不來,謀反明矣。燕吏民 非有罪也。賜其吏六百石以上爵各一級」,與綰居去 來歸者赦之,加爵亦一級。詔諸侯王議可立為燕王 者,長沙王臣等請立子建為燕王。詔曰:「南武侯織,亦 粵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三月,詔曰:「吾立為天子,帝 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與天下之豪士賢大夫共定 天下,同安輯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為列侯,下乃 食邑。而重臣之親或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賦斂;女 子、公主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賜大第室;吏二千 石徙之長安,受小第室;入蜀漢定三秦者,皆世世復。 吾於天下賢士功臣,可謂亡負矣。其有不義,背天子, 擅起兵者,與天下共伐誅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上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疾。疾甚,呂后迎良醫。醫 入見,上問醫曰:「疾可治不?」醫曰:「可治。」於是上嫚罵之 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 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疾,賜黃金五十斤,罷之。呂后 問曰:「陛下百歲後,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上曰:「曹參 可問。」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知 有餘,然難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 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乃所知 也。」盧綰與數千人居塞下候伺,幸上疾愈,自入謝。夏, 四月,甲辰,帝崩于長樂宮。盧綰聞之,遂亡入匈奴。呂 后與審食其謀曰:「諸將故與帝為編戶民,北面為臣, 心常鞅鞅。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 發喪。人或聞,以語酈商,酈商見審食其曰:「聞帝已崩, 四日不發喪,欲誅諸將。誠如此,天下危矣。陳平、灌嬰 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周勃將二十萬定燕、代。此聞帝 崩,諸將皆誅,必連兵還鄉,以攻關中。大臣內畔,諸將 外反,亡可蹻足待也!」審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發喪, 大赦天下。五月,丙寅,葬長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 至太上皇廟,群臣曰:「帝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 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曰高皇帝。初,高祖不 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 初順民心,作三章之約。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韓 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陸賈造《新語》, 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雖「日不暇給」,規摹弘遠矣。

贊曰:「《春秋晉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 學擾龍事,孔甲,范氏其後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 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 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范氏為晉士師。魯 文公世奔秦,後歸于晉,其處者為劉氏。劉向云:『戰國 時,劉氏自秦獲于魏,秦滅魏,遷大梁,都于豐。故周市』』」 說雍齒曰:「豐故梁徙也。」是以頌高祖云。漢帝本系,出 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 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鮮焉。及高祖即 位,置祠祀官,則有秦、晉、梁、荊之巫,世祠天地,綴之以 祀,豈不信哉!由是推之,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 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

按《豐縣志》:「豐公姓劉氏,名清,漢高祖祖也。傳三世,生 太公,名煓,字執嘉。生四子,伯仲邦交。」《晉史墨》云:「陶唐 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夏為御龍氏,在商為 豕韋氏,在周封杜伯,其子曰隰叔,奔晉為士師,是曰 范氏。隰叔生師為王,王生成伯缺,缺生士會,適秦歸 晉,有子留于秦,自為劉氏。生明,明生遠,遠生陽,陽十」 世孫復仕魏為大夫,秦滅魏,徙梁生清,清徙居沛之 豐,生仁號,仁號生煓,煓生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