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9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目錄

 匈奴部總論

  賈誼新書解縣 威不信 匈奴

  鹽鐵論本議 復古 備邊 擊之 結和 伐功 西域 世務 和親 論功

  大學衍義補慎德懷遠之道 征討綏和之義上 征討綏和之義下 修攘制

  御之策 四方夷落之情

 匈奴部藝文一

  匈奴列傳贊         史記

  匈奴列傳贊         漢書

  匈奴列傳論        後漢書

  匈奴和親議         班固

  單于朝位論         荀悅

  漢宣帝冠帶單于賦     唐裴度

  朝呼韓邪賦         王起

 匈奴部藝文二

  匈奴歌         漢古歌辭

  勞還師歌         晉張華

  詠霍將軍北伐       梁虞羲

 匈奴部紀事

邊裔典第一百二十二卷

匈奴部總論

賈誼新書

《解縣》

天下之勢方倒縣,竊願陛下省之也。凡天子者,天下 之首也,何也?上也。蠻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蠻 夷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足 反居上,首顧居下,是倒縣之勢也。天下倒縣,莫之能 解,猶謂國有人乎?非特倒縣而已也。又類躄且病痱。 夫躄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今西為上流,東為下流, 故隴西為上,東海為下,則北境一倒也。西郡、北郡雖 有長爵,不輕得復;五尺已上,不輕得息,苦甚矣。中地 左戍,延行數千里,糧食餽饟至難矣。斥候者望烽燧 而不敢臥,將吏戍者,或介胄而睡,而匈奴欺侮侵掠, 未知息時,於焉信威廣德甚難。臣故曰:「一方病矣,醫 能治之,而上弗肯使也,天下倒縣甚」苦矣,竊為陛下 惜之。進諫者類以為是困不可解也,無具甚矣。陛下 肯幸聽臣之計,請陛下舉中國之禍而從之匈奴,中 國乘其歲而富彊,匈奴伏其辜而殘亡,係單于之頸 而制其命,伏中行說而笞其背,舉匈奴之眾,唯上之 令,殺之乎,生之乎?次也。陛下威嚴大信,德義廣遠,據 天下而必固稱高號,誠所宜俛視中國,遠望四夷,莫 不如志矣。然後退齋三日,以報高廟,令天下無愚智。 男女皆曰:「皇帝果大聖也,胡忍以陛下之明,承天下 之資,而久為戎人欺傲若此?可謂國無人矣。」

《威不信》

古之《正義》,「東西南北,苟舟車之所達,人跡之所至,莫 不率服,而後云天子德厚焉,澤湛焉,而後稱帝,又加 美焉,而後稱皇。今稱號甚美,而實不出長城。彼非特 不服也,又大不敬。邊長不寧,中長不靜。譬如伏虎,見 便必動,將何時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 杖九州而不行於匈奴,竊為陛下不足,且事有甚逆」 者焉,其義尤要。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蠻夷 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蠻夷徵令,是主上之操也; 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足反居上,首顧居下,是倒 植之勢也。天子之勢倒矣,莫之能理,猶謂國有人乎? 德可遠施,威可遠加,舟車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捫然 數百里,而威令不信,可為流涕者,此也。

《匈奴》

「竊料匈奴控弦,大率六萬騎,五口而出,介卒一人,五 六三十,此即戶口三十萬耳,未及漢千石大縣也。而 敢歲言侵盜,屢欲亢禮,妨害帝義,甚非道也。陛下何 不使能者一試理此,將為陛下以耀蟬之術振之。為 此立一官,置一吏,以主匈奴。誠能此者,雖以千石居 之可也。」陛下肯聽其事計,設令中國日治,匈奴日危, 「大國大富,匈奴適亡。吒犬馬行,理勢然也。將必以匈 奴之眾為漢臣民制之,令千家而為一國,列處之塞 外,自隴西、延安至遼東,各有分地以衛邊,使備月氏、 灌窳之變,皆屬之。其置郡,然後罷戎,休邊民。天下之 兵,帝之威德,內行外信,四荒悅服,則愚臣之志快矣。 不然,帝威不遂,心與嘿嘿。」竊聞匈奴當今遂羸,此其 示武昧利之時也。而建隆、義渠、東方諸國又頗來降。 以臣之愚,匈奴動疑,將一材而出奇厚贄以責漢,不 大興不已,旁午走急,數十萬之眾,積於此方,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