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5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媻羅痆斯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媻羅痆斯國按唐書不載按大唐西域記媻羅痆斯國周四千餘里國大都城西臨殑伽河長十八九里廣五六里

閭閻櫛比,居人殷盛,家積巨萬,室盈奇貨。人性溫恭, 俗重強學,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氣序和,穀稼盛,果木 扶疏,茂艸𧆑靡。伽藍三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並學 小乘正量部法。天祠百餘所,外道萬餘人,並多宗事 大自在天,或斷髮,或椎髻,露形無服,塗身以灰,精勤 苦行,求出生死。

大城中天祠二十所,層臺祠宇,雕石文木,茂林相蔭, 清流交帶。鍮石天像量減百尺,威嚴肅然,懍懍如在。 大城東北媻羅痆河西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 高百餘尺。前建石柱,碧鮮若鏡,光潤凝流,其中常現 如來影像。

媻羅痆河東北行十餘里,至鹿野伽藍,區界八分,連 垣周堵,層軒重閣,麗窮規矩。僧徒一千五百人,並學 小乘正量部法。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餘尺,上以黃 金隱起作菴,沒羅果,石為基陛,甎作層龕,龕帀四周, 節級百數,皆有隱起黃金佛像。精舍之中有鍮石佛 像,量等如來身,作轉法輪勢。

精舍西南有石窣堵波,無憂王建也。基雖傾陷,尚餘 百尺。前建石柱,高七十餘尺,石含玉潤,鑒照映徹。慇 懃祈請,影見眾像,善惡之相。時有見者,是如來成正 覺已,初轉法輪處也。「其側不遠窣堵波」,是阿若憍陳 如等見菩薩捨苦行,遂不侍衛,來至于此,而自習定。 其傍窣堵波,是五百獨覺同入涅槃處。又三窣堵波, 過去三佛座及經行遺跡之所。

《三佛經行》「側有窣堵波,是梅呾麗邪。」唐言慈即姓也舊曰彌勒譌也 《菩薩受成佛記處》。昔者如來在王舍城鷲峰山,告諸 苾芻:「當來之世,此贍部洲,土地平正,人壽八萬歲。有 媻羅門子慈氏者,身真金色,光明照朗,當捨家成正 覺,廣為眾生三會說法。其濟度者,皆我遺法,植福眾 生也。其于三寶,深敬一心,在家、出家持戒、犯戒,皆蒙 化導,證果解脫。三會說法之中,度我遺法之徒。然後」 乃化同緣善友。是時慈氏菩薩聞佛此說,從座起白 佛言:「願我作彼慈氏世尊。」如來告曰:「『如汝所言當證 此果』。如上所說,皆汝教化之儀也。」

《慈氏菩薩受記》。西有窣堵波,是釋迦菩薩受記之處。 賢劫中人壽二萬歲,迦葉波佛出現于世,轉妙法輪, 開化含識,授護明菩薩記曰:「是菩薩于當來世,眾生 壽命百歲之時,當得成佛,號釋迦牟尼。釋迦菩薩受 記。」南不遠,有過去四佛經行遺跡,長五十餘步,高可 七尺,以青石積成,上作如來經行之像。像形傑異,威 嚴肅然,肉髻之上,特出髾髮。靈相無隱,神鑒有徵。于 其垣內,聖跡實多。諸精舍窣堵波數百餘所,略舉二 三,難用詳述。

伽藍垣西有一清池,周二百餘步,如來嘗中盥浴。次 西大池,周一百八十步,如來嘗中滌器。次北有池,周 百五十步,如來嘗中浣衣。凡此三池,並有龍止。其水 既深,其味又甘,澄淨皎潔,常無增減。有人慢心濯此 池者,金毗羅獸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無懼。浣衣 池側大方石上,有如來袈裟之跡,其文明徹,煥如彫 「鏤。諸淨信者每來供養。外道凶人輕蹈此石。池中龍 王便興風雨。」

池側不遠有窣堵波,是如來修菩薩行時,為六牙象 王,獵人剝其牙也。詐服袈裟,彎弧伺捕。象王為敬袈 裟,遂捩牙而授焉。

捩牙側不遠有窣堵波,是如來修菩薩行時,愍世無 禮,示為鳥身,與彼獼猴、白象于此相問:「誰先見是尼 拘。」樹,各言事跡,遂編長幼,化漸遠近,人知上下,道 俗歸依。其側不遠大林中有窣堵波,是如來昔與提 媻達多俱為鹿王斷事之處。昔于此處大林之中,有 兩群鹿各五百餘。時此國王畋遊原澤,菩薩鹿王前 請王曰:「大王校獵中原,縱燎飛矢,凡我徒屬命盡茲 晨,不日腐臭,無所充膳,願欲次差日輸一鹿。王有割 鮮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回駕而返。兩群之 鹿更次輸命,提媻群中有懷孕鹿,次當就死,白其王 曰:「身雖應死,子未次也。」鹿王怒曰:「誰不寶命?」雌鹿歎 曰:「吾玉不仁,死無日矣。」乃告急菩薩鹿王。鹿王曰:「悲 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門,道路之 人傳聲唱曰:「彼大鹿王今來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馳 觀。王之聞也,以為不誠。門者白至,王乃信然,曰:「鹿王 何遽來邪?」鹿曰:「有雌鹿當死,胎子未產,心不能忍,敢 以身代。」王聞歎曰:「我,人身鹿也;爾,鹿身人也!」于是悉 放諸鹿,不復輸命。即以其林為諸鹿藪,因而謂之施 鹿林焉。鹿野之號自此而興。伽藍西南二三里有窣 堵波,高三百餘尺,基址廣「峙,瑩飾奇珍。既無層龕,便 置覆缽,雖建表柱而無輪鐸。其側有小窣堵波」,是阿 若憍陳如等五人棄制迎佛處也。《初》薩媻曷剌他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