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8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中路東莞縣南頭、屯門等澳,大戰船八,《烏艚》船十二; 廣海衛望峒澳戰船四。

東路潮州府柘林澳,戰船二,烏船十五,哨船一; 碣石、靖海、甲子門等澳,戰船十,哨船六。

西路高州府石城、吳川、灣澳各哨船二。

廉州府「海面」戰船二。

瓊、雷二府海港,東莞、《烏艚》各六,新會、《橫江》船四, 雷州海港大戰船六。

廣東事宜

東路

廣東列郡者十,分為三路。東路為惠、潮二郡,與福建 連壤,漳舶通番之所必經。議者謂潮為嶺東之巨鎮, 柘林、南澳俱係要區,扼吭撫背之防,不可一日緩。而 靖海、海門、蓬洲、大城諸所,又皆跬步海濤,所賴以近 保三陽、遠衛東嶺者也。惠州、海豐東南濱海,其捷勝、 平海、甲子門,皆瞬息生變。惠、潮守備劄於衛治,誠有 「以嚴其防矣。然未知柘林為尤要也。柘林乃南粵海 道門戶,據三路之上游,番舶自福趨廣,悉由此入。舊 例風汛之期,各澳皆設戰艦,秋盡而掣回泊水寨,此 在他澳猶可。柘林去水寨一日之遠,警報未易達。倘 賊視我無備,批吭搗虛,不亦危乎?無柘林,是無水寨 也;無水寨,是無惠潮也。為今之計,東」路官軍每秋掣 班,必以柘林為堡,慎固要津,附近大城所戍卒互為 聲援,不得規避空所,縱賊馳驟,若遇颶霧塵霾,尤宜 加之意焉。其外碣石、靖海、甲子門海澳,雖視柘林稍 次,而舟師防禦各有信地之責者,又可少懈乎?

中路

嶺南濱海諸郡,左為惠、潮,右為高、雷、廉,而廣州中處, 故於此置省,其責亦重矣。環郡大洋,風濤千里,皆盜 賊淵藪,帆檣上下,烏合突來,樓船屯哨,可容緩乎?嘗 考之三四月東南風汛,日本諸島入寇,多自閩趨廣。 柘林為東路第一關鎖。使先會兵守此,則可以遏其 衝而不得泊矣。其勢必越於中路之屯門、雞棲、佛堂 門、冷水角、老萬山、虎頭門等澳,而南頭為尤甚。或泊 以寄潮,或據為巢穴,乃其所必由者。附海有東莞、大 鵬戍守之兵,使添置往來,預為巡哨,遇警輒敵,則必 不敢以泊此矣。其勢必歷峽門、望門、大小橫琴山、零 丁洋、仙女澳、九竈山、九星洋等處而西,而浪白澳為 尤甚,乃番舶等候接濟之所也。附海有香山所戍守 之兵,使添置往來,預為巡哨,遇警輒敵,則亦不敢以 泊此矣。其勢必歷厓門、寨門海、萬斛山、綱洲等處而 西,而望峒澳為尤甚,乃番舶停留避風之門戶也。附 海有廣海衛、新寧、海朗所戍守之兵,使添置往來,預 為巡哨,遇警輒敵,則又不敢以泊此矣。夫其來不得 停泊,去不得接濟,則雖濱海居民,且安枕而臥矣,況 會城乎?按今設禦之法浪、白望峒二所,各置戰艦,慎 固封守,而南頭宜特設海道駐劄,居中調度,似有以 扼嶺南之咽喉矣。應援聯哨,其中路今日之急務乎?

西路

議者曰:「廣東三路雖並稱險阨,今日倭奴衝突莫甚 於東路,而中路次之,西路高、雷、廉又次之,西路防守 之責可緩也。是對日本倭島則然耳。三郡逼近占城、 暹邏、滿剌諸番,島嶼森列,遊心注盻,防守少懈,則變 生肘腋,滋蔓難圖矣。可弗講乎?故高州東連肇、廣,南 憑溟渤神電所轄,一帶海澳,若連頭港、汾州山、兩家」 灘、廣州灣為本府之南翰,兵符重寄,不當托之匪人, 以貽保障之羞也。雷州突出海中,三面受敵,其遂溪、 湛川、潿洲、樂民等四十餘隘,固為合衛三道門戶,而 海安、海康、黑石、清道并徐聞、錦囊諸隘,所以合防海 澳,以操縱反側,俾不敢梗化焉者,尤可齷齪玩愒已 哉。若廉州則尤為全廣重輕,海北扼塞,兩有攸寄。故 兵符特劄於靈山,達堡增屯於衛北,海寇峒獠外夷 之憂,視三嶺獨勞焉。西南雄郡如瓊,為廉之外戶,五 指腹心,盡為黎據,郡邑封疆,無不濱海備倭之制。若 白沙、石瓊、館頭、文昌、海安、海康,對峙番島,飄風突來, 防禦甚艱。近雖駐參將於厓州,責有攸寄,而守禦營 戍舊額,歲久寖弛。凡此皆西路今日所當汲汲經畫 焉者。深念預防,俾幕南稽顙,重譯來庭,非長民若兵 者之責乎?

一、廣東兵餉,舊制於潮州府民壯數內抽追工食,選 募打手、駕船後生,分守三路。後又因山賊竊發,念城 池為重,寄留民壯守護,而前項兵食,每年於鹽利內 除補。後議以兵貴精而不貴多,食宜預而不宜匱,於 東路兵夫止選三百名防守,遇有警報,則增雇三百, 以足六百原數。其中西路一千五百名內量減七百 「名,止募八百名,通計見該一千一百名,約計東路三 百名,西路二百名,中路六百名,各路將三之一,哨巡 三之二」,營守每兵夫五十名,艚船一隻,兵夫一名,每 月工食六錢,口糧三斗。船一隻腳價一兩五錢或一 兩二錢。兵船每四隻則以一官統之,日逐守巡,或閱 月半月,更番相代。又於朔朢量加魚「鹽之犒,永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