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二卷目錄

 淮水部彙考二

  陶唐氏帝堯一則

  周總一則

  秦始皇一則

  漢宣帝神爵一則

  魏文帝黃初一則

  北魏明元帝泰常一則 孝文帝太和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唐元宗開元一則 天寶三則

  宋太祖乾德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真宗大中祥符二則 仁宗康定一則

  金世宗大定一則 章宗明昌一則

  元世祖中統一則 至元三則

  明太祖洪武二則 憲宗成化一則 穆宗隆慶一則

 淮水部彙考三

皇清順治一則

 淮水部總論

  圖書編兩河工成疏略 兩河新築堤閘壩總敘

 淮水部藝文一

  浮淮賦有序      魏文帝

  前題            王粲

  祭淮文         隋薛道衡

  重修淮瀆長源公廟記    宋路振

  重修淮瀆廟記       明胡謐

  濟淮賦          徐禎卿

  淮瀆廟碑記         唐龍

  淮上石堤記        朱國盛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二卷

淮水部彙考二

陶唐氏

帝堯時舜居攝祭淮瀆

按:《書經虞書舜典》:「望于山川。」孔傳《九州》名山大川,五嶽 四瀆之屬,皆一時望祭之。《釋水》云:「江、河、淮、濟為四 瀆。」

周制,「祭河瀆,禮視諸侯。」

按:《禮記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四瀆視諸俟。」

始皇并天下定祀淮瀆禮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不載。按《封禪書》:秦并天下,令 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自殽 以東,大川祠二:曰濟,曰淮。春以脯酒為歲祠,因泮凍, 秋涸凍,冬賽禱祠。其牲用牛犢各一,牢具珪幣各異。

宣帝神爵元年定祀淮瀆於平氏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按《郊祀志》,神爵元年,制詔 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闕焉無祠。其令祠官 以禮為歲事,以四時祀江海雒水,祈為天下豐年焉。」 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淮於平氏使者持節侍祠, 一禱而三祠。

文帝黃初六年遣使者沈璧於淮

按《魏志文帝本紀》。不載按《晉書禮志》。「黃初六年七 月。帝以舟軍入淮。九月壬戌。遣使者沈璧於淮。」

北魏

明元帝泰常三年詔立淮瀆廟於桑乾水之陰

按《魏書明元帝本紀》,不載。按《禮志》,「泰常三年,立五 嶽四瀆廟於桑乾水之陰,春秋遣有司祭,有牲及幣。 四瀆唯以牲牢,準古望秩云。」

孝文帝太和十有九年帝南征祀淮瀆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太和十有九年春正月己亥,車 駕濟淮。」按《禮志》,「十九年,帝南征,正月,車駕濟淮,命 太常致祭。」

文帝開皇十六年正月詔淮造神廟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按《禮儀志》云云。

元宗開元十四年定祭淮於唐州及祭淮祀文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禮樂志》:「五嶽四瀆歲一 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祭淮於唐州。」

按杜佑《通典》:「諸嶽鎮海瀆每年一祭,各以五郊迎氣 日祭之。」祭東瀆大淮云:「唯神源流深泌,潛潤博洽,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