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3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證,無如虔說之旨密矣。」其水又東,注于伊水,伊水 又北,逕高都城東。徐廣《史記音義》曰:今河南新城縣 有高都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東周與鄭高 都利者也。」又來需之水,出于半石之山,西南流,逕斌 輪城北,西歷芰澗。一作艾澗水以其西流,又謂之小狂水 也。其水又西南,逕大石嶺南,《開山圖》所謂大石山也。 山下有大石嶺碑。河南隱士通明,以漢靈帝中平六 年八月戊辰,於山堂立碑,文字淺鄙,殆不可尋。魏文 帝獵于此山,虎超乘輿,孫禮拔劍殺虎于是山。山在 洛陽南,而劉澄之言在洛東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 高平陵。王隱《晉書》曰:「惠帝使校尉陳總仲元詣洛陽 山請雨,總盡除小祀,唯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 是山也。來需之水又西南,逕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 城東,西入伊水,謂之『曲水』」也。

又東北過伊闕中。伊水逕前亭西。《左傳昭公三十 二年》:「晉箕遺樂徵,右行跪濟師,取前城者也。」三十二年左傳 二十二年跪作詭京《相璠》曰:「今洛陽西南五十里,伊關外前 亭矣。」服虔曰:「前讀為泉,周地也。」伊水又北入伊闕,昔 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 流,故謂之伊闕矣。《春秋》之闕塞焉。昭公二十六年,趙 鞅使女寬守闕塞是也。陸機云:「洛有四闕,斯其一焉。」 東巖西嶺,並鐫石開軒,高甍架峰,西側靈巖下,泉流 東注,入于伊水。傅毅《反都賦》曰:「因龍門以暢化,開伊 闕以達聰」也。闕左壁有石銘云:「黃初四年六月二十 四日辛巳,大出水舉,高四丈五尺。」齊此已下,蓋記水 之漲滅也。右壁又有石銘云:「永康五年,河南府君循 大禹之軌,部督郵辛曜、新城令王琨、部監作掾董猗、 李褒,斬岸開石,平通伊闕。」石文尚存也。

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于洛。伊水自闕東北流, 枝津右出焉,東北引溉,東會合水,同注公路澗,入于 洛,今無水。《戰國策》曰:「東周欲為田,西周不下水。」蘇子 見西周君曰:「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民皆種他種, 欲食之,不如下水以病之。東周不必復種稻,種稻而 復奪之,是東周受於君矣。」西周遂下水,即是水之故 渠也。伊水又東北,枝渠左出焉,水積成湖,北流注于 洛,合伊水。伊水又東北至洛陽縣南,逕員丘東,大魏 郊天之所,準漢故事建之。《漢書·郊祀志》曰:「建武二年, 初制郊兆於洛陽城南七里,為圜壇八陛,中又為重 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壇上為五帝位,其外為 壝,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按《禮》,天子大裘而冕,祭昊天。」 一作皞天「上帝於此,今袞冕也,壇壝無復紫矣。」伊水又東 北流,注于洛水。《廣志》曰:廣志以上疑有脫落《鯢魚》,聲如小兒,有 四足,形如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馬遷謂之「人魚」, 故著其一作其著《史記》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魚膏為燭。」 徐廣曰:「人魚,似鯰而四足,即鯢魚也。」按山海經伊水出蔓渠山東流 注于洛又云厭染之水出傅山之陽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魚不云伊水豈古今相沿并厭染之水名伊 水乎

按:《晉書地理志》,「上洛郡盧氏。」熊耳山在東,《伊水》所 出。

按《西征記》,「伊水上源經新城、陸渾二縣,男女無少長 皆病癭,俗云水土所致,伊水不可飲也。」

按:《唐書地理志》,「河南府,河南郡,河南。」有伊水、 伊陽。伊水有金。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伊出商州上洛縣熊耳山, 東北至河南府洛陽縣南流入于洛。」《郡縣志》:「伊水, 在河南縣東南十八里。」

按:《金史地理志》:「河南府洛陽。」有「伊洛瀍澗、金水」、銅 駝街、金粟山、金谷。

嵩州,「伊陽。」宋隸河南府。有伊水、淯陽水。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河南府「伊水,源出盧氏縣悶頓 嶺,東流經嵩縣、洛陽、偃師縣界,入于洛水。」

按:《明一統志》河南河南府:「陸渾山,在嵩縣東北四十 里,一名方山,漢末隱士胡昭隱居於此,隋因山置陸 渾縣。又陸渾之山,伊水出焉。」

伊陽渠在嵩縣東一十里,分伊水以溉田。

永定渠在嵩縣南六里。又有鳴皋、順陽、濟民等渠,皆 分伊水以溉田。

伊水石堰在府城南龍門山,東抵天津。唐河南尹裴 迥置。

按《河南通志》:河南府伊河在府城南,源出盧氏縣悶 頓嶺,流經嵩縣洛陽界,會于洛。《左傳》:辛有適伊,見被 髮而祭於野,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後秦晉果遷陸 渾之人于此。今屬嵩縣地。

姜左河,源出登封縣西北,流經洛陽縣界,入伊水。 高都川在嵩縣西北五里,源自大礦山,下流入伊。 按《盧氏縣志》:城東南百里有悶頓嶺,伊水出焉。 按《嵩縣志》:城西南十里有三塗山,蓋神禹所鑿以導 伊者。《書》曰「南望三塗」是已。兩山壁峙,伊水中流,一為 伊闕,一為陸渾,并此為三塗,俗呼為崖口,又曰水門 云。

按《洛陽縣志》,城正南二十五里有闕塞山,郡之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