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00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十卷目錄

 晉水部彙考

  考

 晉水部藝文

  晉水          明李維楨

 晉水部紀事

 晉水部外編

 文水部彙考

  考

 文水部紀事

 滹沱河部彙考

  考

 滹沱河部藝文一

  漢光武渡滹沱冰合賦   唐獨孤及

  創開滹水渠堰記     金元好問

  真定府修河記       明胡倫

  泛滹沱河賦         石珤

 滹沱河部藝文二

  臨滹沱          唐李益

  渡滹沱河         宋胡曾

  過滹沱河         許復齊

  渡滹沱河         文天祥

  過滹沱         金趙秉文

  滹沱流澌行        元王惲

  渡滹沱河          劉因

  其二            前人

  早發滹沱感冰合       陳孚

  過滹沱河        明金幼孜

  過滹沱河         程敏政

  滹沱晚渡二首        章懋

  渡滹沱河          石玠

  早發滹沱          王英

 滹沱河部紀事

 滹沱河部雜錄

山川典第二百十卷

晉水部彙考

《山海經》
之晉水

晉水,發源山西太原府太原縣西之懸甕山。始出分 為南北二池,「其南流者曰大池,又名流杯池,其北流 者曰八角池,下分為三河,一為北河,又名智伯渠,又 名晉渠」,一為中河,流入大池;一為南河,又名陸堡河, 而總會于清水河,入汾水。

按:《山海經。北山經》:「縣雍之山,晉水出焉,而東南流注 于汾水」,其中多𩶆魚「其狀如鯈」而赤鱗,其音如叱,食 之不驕。按縣雍二字漢書注水經注魏書注俱作懸甕 按:《漢書地理志》:「左馮翊、臨晉。」故大荔,秦獲之,更名。 有河水祠。芮鄉,故芮國。莽曰監晉。應劭曰:「臨晉水,故 曰臨晉。」臣瓚曰:「晉水在河之間,此縣在河之西,不得 云臨晉水也。」

太原郡「晉陽。」龍山在西北。有鹽官,晉水所出,東入 汾。

按:《淮南子地形訓》,「晉出龍山。」

按:《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晉陽,本唐國,有龍山,晉水 所出。」《山海經》曰:「有懸甕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其獸多閭麋。晉水出焉,東南注于汾。」

按:《水經》,晉水出晉陽縣西縣壅山。壅山海經作雍音甕 注縣,故 唐國也。《春秋左傳》稱,「唐叔未生,其母邑姜夢帝謂己 曰:『余名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之參』。及生,名之曰虞。」 《呂氏春秋》曰:「叔虞與成王居,王援桐葉為珪以授之, 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請曰:『天子封虞乎』? 王曰:『余戲耳』。公曰:『天子無戲言』。」時唐滅,乃封之於唐。 縣有晉水,後改名為晉。故子夏敘《詩》,稱此晉也,而謂 之唐,儉而用禮,有堯之遺風也。《晉書地道記》及《十三 州志》並言晉水出龍山一。宋本下有云字水結絀山在縣西 北,非也。《山海經》曰:「縣雍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 南。昔智伯之遏晉,以水灌晉陽,其川上㴑,後人踵其 遺蹟,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 涼堂。御覽作臺結飛梁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 至有淫朋密友,羈遊宦子,莫不尋梁契集,用相娛慰。 於晉川之中,最為勝處。

又東過其縣南,又東入于《汾水》。汾、舊本作湖水分為二 流,北瀆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戰國,襄子保晉陽,智氏 防山以水之,城不沒者三版,與韓魏望歎於此,故智 氏用亡。其瀆乘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圍溉。漢末 赤眉之難,郡掾劉茂負太守孫福,匿于城門西下空 穴中,其夜奔盂,即是處也。東南出城,流注于汾水也。 其南瀆于石塘之下,伏流逕舊谿,東南出逕晉陽城 南,城在晉水之陽,曰晉陽矣。《經》書:「晉荀吳帥師敗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