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5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得炊。予笑曰:「饑與雨是人苦事,惟遊山時,一一入佳 境。」僕夫聞之,亦為解頤,待炊而食。頃之,微雨不止,即 共衝雨行。問所謂華子岡者,無標識處。寺前人北指 最高頂,近是雨甚,亦無徑,不便登。因誦靈運「銅陵映 碧澗,石磴瀉紅泉。」遂登群「峰首,邈若升雲煙」之句似 之,獨泉稱瀉紅不然耳。解者謂水自丹砂出,非耶?顏 魯公《記》稱西北有麻源,謝詩題入華子岡,恐其處也, 則亦髣髴之辭耳。再後入靈谷徑,其石岫一片,似吾 西湖寶石山,帶以石欄干。又數武,則石巖垂為屋。昔 晞陽范公令此邑,顏其巖,然僅可當飛來峰一竇耳。 又三轉石磴上,道士樓居在焉。四面巉巖,石俱蔽遮, 不令見香火,客座俱窣窣在重圍中,悶甚,有境不可 以無人如此。即驅車出,而黃陶諸生後至。予曰:「可以 已。」止不入。復披寒雨,行十里許,臨河渡從姑山。從從 姑山後上為跏趺石,可坐數百人。落級而左,兩巖隙 深千尺,有天下墮,渺渺飛一道光,名一線天。其上為 天柱峰,為步天橋,遠眺則江城野郭,煙樹萬家,縹緲 在望。從一線而渡,為雙玉樓。黃生云:「近溪先生講道 其間,於此山偶得一記,前身夙有緣,故名雙玉。」迤而 右為飛鰲峰,乃從姑壇場處,緣崖為堂,即羅先生共 四方人揮麈談性之地,亦似吾南山石屋之一。俯檻 則林木掩映,蒼翠在眼,終以石勝。復轉而左,為竹影 菴,為讀書巖,皆先生所品置。諸生曰:風雅之士,謂乏 雅稱。予曰:「道無雅俗,山寧有雅俗?仙則仙,儒則儒,此 姑山惟諸君判案耳。」從讀書巖步下級,日已夕,仍還 飛鰲峰。而別駕華公設精饌名茶,令見待。王生輩復 為具快飲峰前,似非寒酸本色,然亦何必減方平美 膳,擘麟脯也。晚倦歸,即宿此山。次旦,門人吳世卿君 章亦至,諸生各出紙扇索予書,予即揮毫應之,書訖 即行矣。往予未至姑山時,客多稱從姑奇絕,而以麻 姑本山為少致。已而覽之,則從姑見稱有故。一去城 近,縉紳先生與閭巷人過覽,便一峰石磊塊多幻奇, 覽者目易眺。一羅先生標置,聚徒眾為此山檀行。而 麻源入。山深跂高測險,泉石幽曠,無色聲奇艷。閴其 無人,松響雲光,映徹林表。據予所見,金陵棲霞、霅川、 圓證、吾家靈峰寺,並擅幽勝,而三峽雙瀑,神功仙跡, 尤他山所無,此湖東第一山也。萬曆乙巳六月三日 記。

遊麻姑山記        熊人霖

自二月癸巳至己亥連霽,峕丁酉歲清明後五日也。 晨起,從東門旅館覓籃輿,度大德橋而南,徑太平橋, 值延石將竟中橋,卓高亭,方具楹礎,宛若天官水中 柱也。迤南門別平西,經途問津於龍磜,市氛遂遠。涂 在田中皆延石。時久晴微陰,望麻姑山,雲氣冉冉,引 入勝境。左右眾山,層巘疊呈,若將若迓。而左則從姑, 最右則赤門石、觀音巖,最對之令人神情開滌。計違 市五里許,得駱家坪。坪上及左右各有屋三四楹,農 者居之,桐花稻秧與流水映帶,從此涂多,拾級稍前, 乃得魁父之丘。逶迤行白石、岡子連三處,其平廣差 可敵虎丘千人坐也。自此以往,皆拾級登。至山口,有 茶亭,旁一酒家,酒薄,僅可勞舁者。步行至半山亭,有 石鼓四,頗似岐陽獵碣,蓋昔人施遊屐小憩,而後人 更橫二石磴其上,憩彌眾矣。時微陰忽晴,日光如駛, 從亭中迴望下方諸山,煙靄倏忽變遷,疲人應接扶 筇。歷岡巒數匝,抵澗口,則兩山左右壁中噴瀑懸溜 數丈,輒停為潭,潭復懸為瀑,如是者三四,輒有巨石 當之。泉激而怒,復迴薄左右出,大者若建五丈旗,小 者若一匹練,俗謂之「雌雄泉」也。旁一沽酒舍,酒亦薄。 雌雄泉之中環一石,可坐數十人往,好事者亭之,今 飄搖矣,然佳處正不在亭稍右,而上塗左方石斗出。 臨澗拄杖於此,見飛瀑,煙分雨合,蜺飲珠錯,而遠樹 遙嵐,紫綠迸射,從姑拱立於前,明媚閒遠。姑山之觀, 當以此地為勝極耳。更立數十武,有山梁,絕澗跨瀑, 顏曰「龍門。」然山石㟏岈,頗障遠景。惟俯視龍潭,石泉 出石罅,僅勺許,四時不竭,是曰神功之泉,釀者汲於 此,云水重於他水之十三也。余歃之良。然水絕清,微 有澀味,頗似礬澱,梅雨不能如惠泉之甘也。蓋泉行 山中,或經產礬處,故清有餘而醇不足。《齊民要術》酒 欲偷甜,法當宜釀。但山旁之釀者,秣麪取草具,而市 中亦未見有劉白墮其人。甚矣,時之絀也。再上,山漸 開曠,有菴顏曰慈惠門。前故有大夫松,傳為顏魯公 手植。崇禎丙寅秋,仆於風。延陵吳使君更植小松補 之。今榦大一拱有半,而稍前古松二松並峙者,蒼翠 森挺,榦大皆三拱以上,高「可三十尺,殆明初物也。」庵 中僧頗簡朴,具筍菽為飯相隨。前過丹霞觀,僅一古 殿,尚弘敞,中祀麻姑像,雙髻。左王方平像,幅巾紺色; 右蔡經像,巾服乃似世所塑伽藍者,大率皆臆成之。 廟中無羽士,僅一祝史,種蟹螺之田,歲收十鍾,未足 充腹。而廟門偏右向,蓋近年形家者取諸其迎水,而 於審局面勢無當,何若仍舊貫耶?門前山曰「五老」,亦 臆名之,其以廟為當日蔡經宅者,亦臆也。且吾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