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9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連武功山,於諸山最為秀傑,冬夏積雪,望之皓然』。」 按: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第十一洞太白山,周迴五 百里,名元德之天,在明州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關內名山太白,在鳳翔府 郿縣東南五十里,漢武功縣地。」

按《三才圖會太白山圖考》:太白山在西安府郿縣城 東南四十里,鍾西方金宿之秀,關中諸山莫高於此。 其山巔高寒,不生草木,上有鐵鑄山神碑三,曰大阿 福、二阿福、三阿福有湫池,雖三伏亦凝冰,蓋山巔常 有積雪不消,盛夏視之猶爛然,故以太白名。關中遇 旱,則登山取湫,然山既高寒,冰雪常凝,身弱衣薄,登 山者多死。俗傳以為「太白神能留人」,非也。麓有鬼谷, 即鬼谷子授蘇秦《捭闔術》處。

按《陝西通志·山川攷》:「太白山在延安府郿縣東南四 十里,四時積雪,望之皓然。初有金精墜圭峰西,化為 白石,若美玉,故名。巔無草木,有湫三區,禱即雨。山半 有橫雲如瀑布,即大澍。語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 又在慶陽府城北一百五十里,黑水河發源於此。 黑水源出太白山,在慶陽府城西一百二十里,南流 入寧」州界。

按《郿縣志·地形考》:山曰終南,在縣境曰太白山。盛夏 積雪,望之皓然。或曰初有金星墜圭峰西,其精化為 白石,若美玉焉,故名。不知高幾許。巔無草木,有湫三 區。山下軍行不鳴鼓角,鳴則疾風暴雨立至,云有神 龍怪物。又半山有橫雲如瀑布,即澍雨。語曰:「南山瀑 布,非朝即暮。」旱禱輒應。人皆神之。北為四嘴山,山巒 若疊嶂,迤邐陵高,比登太白峰,俯瞰如岡阜焉。南連 武功諸山,最為秀傑。語曰:「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武功 今訛為鏊山,又曰垂山。西曰瓦窯山,又西曰駝羊峰, 抵斜谷,接岫連麓,周圍五百里不絕,為關中名山。其 西南紅崖頭曰馬鞍山,一曰馬嶺山。西北附原者曰 熨斗山,山產防風。此隨地為名,不與太白聯接焉。 《祠祀考》:太白山祠,自北齊制方澤始,從祀崑崙皇地 祇。至唐元宗時,山人李渾以符瑞得幸。天寶三年,立 元元廟於臨淄舊邸,欲塑像。帝夜夢神人曰:「太白山 北谷中有玉石,可取而琢之,紫氣見處是也。」翌日,令 工入谷求之,山下人云:「旬日來常有紫氣,連日不散。」 果於其下掘得玉石,琢為元元像,高二尺許,服袞冕, 當扆南面。又為二真人,二侍童,諸帝后侍立左右,皆 朱衣朝服,并有李林甫、陳希烈之形,各高六尺。七載, 李渾又言,「於山見神人金星,洞有玉板石記寶符靈 藥,為聖主福壽之徵。」命御史中丞王珙從仙遊谷求 而獲焉。明年閏六月,乃封山為神應公,并加聖祖及 諸帝后號諡。九載冬十月,太白山人王元翼上言:「元 元皇帝降寶仙洞,言洞中有妙寶真符。珙奏聞。」帝遣 珙等於洞中得玉石函、《上清護國經》寶券、紀籙等獻 之。時帝遵道教,慕長生,所在爭言符瑞,群言表賀無 虛日。林甫等請舍宅為觀,以祝聖壽,則廟祀疑自此 始,然妄誕不經。貞元十二年,旱甚,分命禱祀,詔京兆 尹韓皋下令甸邑,載飾祠廟。時聞喜裴均令盩、《厔統》, 承制詔繕終南山祠,并新太白山祠,三倍於舊。翌日 大雨,賜詔嘉異。後唐清泰入宋祥符,並加繕理,仍令 有司歲時致祭,而奉事始專矣。皇祐五年,春夏不雨, 工部郎中、直龍圖閣、知鳳翔府軍事李昭遘兩遣迎 湫,連獲大雨,乃具狀奏請封爵。至和二年,敕封太白 山湫為濟民侯,仍令本府差官祭告。昭遘承詔,揭其 公爵,就舊祠後抗殿,宅濟民侯位。然所以肇山有三 神,蓋亦萌於二殿云。嘉祐六年,復大旱,時宋選知府 事,而眉山蘇軾簽書判官公事,《外集》所云為扶風從 事者也。乃諭父老,境內可禱者咸云太白至靈,自昔 有禱輒應。近歲向傳師少卿為守,奏封山為濟民侯, 自茲禱不驗。軾檢《唐書》《會要》,以天寶十四年詔封山 為靈應,公即請太守遣使祝之,若應,當奏復公爵,且 令以瓶取水歸郡。水未至,風霧相纏,幡旗飛舞,彷彿 若有所見,遂大雨三日,歲大熟。越明年,乃代作奏檢, 具言其狀,請復公爵。當年牒奉敕旨,特改封明應公, 本府差官祭告,且修廟祀之日,有白鼠歷酒饌上,嗅 而不食,父老曰:「龍也。」而其說則近誕云。熙寧八年,南 郊肆赦,詔天下祠廟禱祀靈應,及有爵號褒崇未稱 者,並以名聞。太常禮院準中書批送鳳翔府狀,太白 山湫事由看詳,敕敕進福應王,太白封王,實自此始。 厥後共傳合并二神,妄言於朝,降秩弗順。紹聖三年, 河南李漉芻以朝列大夫充祕閣校理知鳳翔府,跡 狀以聞,復改公爵,易號為濟遠,後又進為惠濟王。金、 元俱仍王爵,而普順、惠民、靈應則自元始並號為三, 不知何時鎔鐵為主,稱曰「阿福」,而各以行著,曰大、曰 二、曰「三」,甚可異焉。大抵蒙古語取福利生民云爾。至 于以三著行,則自「明應」、「濟民」二殿並列。厥後封爵數 更,並存未廢,著人耳目。因山有三峰,遂成附會。而一 切時俗陋說,紛然旁出,則矯誣甚矣。明興表立嶽鎮, 在秦實惟華、吳太白支山,未列正祀,其前代不經封